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MTG专利>正文

环型可穿戴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48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使尺寸符合使用者的环型可穿戴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型可穿戴终端(10)具备:环(12),其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14);以及内径修正构件(16),其安装在环(12)的内侧。使用者可以通过在环(12)上安装内径修正构件(16)来使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内径符合自己的手指。如此,能够利用一个环(12)来应对多种尺寸。

Ring wearable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earable terminal which is easy to match the size with users. The ring-type wearable terminal (10)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12),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mmunication unit (14) communicating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and an inner diameter correction member (16) which is mount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ring (12). The user can fit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ring wearable terminal (10) to his finger by installing an inner diameter correction member (16) on the ring (12). In this way, a ring (12) can be used to cope with various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型可穿戴终端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型可穿戴终端。
技术介绍
当IC卡接近读写器时会进行无线通信来收发各种数据。易于使用,从而以进出管理卡、员工卡、交通工具乘车卡、信用卡等形式普及开来。具备与IC卡同样的功能的指环也为人所知。若使用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内嵌有RFID的环,则无须从提包、衣服的口袋中取出IC卡即可通过铁路的自动检票机或者支付所购物品的货款。【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930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以环型的形式戴在身上,能够更为简单地使用其功能,但若是尺寸与手指不合,则有可能掉落而丢失。搭载有IC芯片、天线等的指环的尺寸不容易调整,要不论男女而得到广泛使用,就必须准备多种尺寸。但在该情况下,显然制造成本会增加。本技术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易于使尺寸符合使用者的环型可穿戴终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某一形态为一种环型可穿戴终端。该环型可穿戴终端具备:环,其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以及内径修正构件,其安装在环的内侧。根据该形态,使用者可以通过在环上安装内径修正构件来使环型可穿戴终端的内径符合自己的手指。若准备内径不同的多个内径修正构件,则可利用一个环来应对多种尺寸。本技术的另一形态也是一种环型可穿戴终端。该环型可穿戴终端包含第一及第二环型可穿戴终端。第一环型可穿戴终端具备:第一环,其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以及内径修正构件,其安装在第一环的内侧。第二环型可穿戴终端具备第二环,所述第二环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在第一环上安装有内径修正构件的状态下的内径设为第二环的内径以上。因而,显然,第一环的内径比第二环的内径大。根据该形态,通过使第一环附带内径修正构件,能够避免环的内径从第一环到第二环陡然缩小的情况。因而,能够提供如下环型可穿戴终端:第一环更易于符合过大的使用者的手指,另一方面,第二环更易于符合过小的使用者的手指。【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更易于使尺寸符合使用者的环型可穿戴终端。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的立体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的分解图。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的图。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的立体图。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附图中,为方便说明,会酌情省略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具备:环,其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以及内径修正构件,其安装在环的内侧。通信部通过已知的技术与读写器等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来收发数据。内径修正构件是外径与环的内径大致相等的环状构件。可以在环的内侧安装内径修正构件而使环型可穿戴终端的内径尺寸符合使用者的手指。若准备多个内径不同的内径修正构件,则能以环的内径为最大尺寸来应对多种尺寸。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立体图,图2为其分解图。图3为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环型可穿戴终端10具备设置有通信部14的环12和内径修正构件16。环12由高强度陶瓷形成,所述高强度陶瓷由添加有氧化钇的二氧化锆构成。通信部14是包含IC芯片及天线的IC标签,内置于环12中。通信部14在接近读写器时进行无线通信来收发数据。内径修正构件16通过硅树脂而形成为环状。内径修正构件16的外径与环12的内径大致相等。此外,内径设为与使用者佩戴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手指相符的大小。内径修正构件16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用以能够变形而嵌入至环12的内侧。如图2及图4所示,将环12的内周面设为朝内侧缓缓突出的凸面18。此外,将内径修正构件16的外周面设为对应于环12的凸面18而凹陷的凹面20。当将内径修正构件16安装至环12的内侧时,凸面18嵌于凹面20而与其密接,使得环12不易从内径修正构件16上脱落。也可在凸面18与凹面20之间涂布防滑材料。在一位使用者持续使用相同手指的情况下,可不用更换内径修正构件16,因此,也可使用粘接材料将内径修正构件16安装在环12上。将环12固定在内径修正构件16上,使得环12不易从内径修正构件16上脱落而掉落及丢失。以上构成的实际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如下。使用者将内径修正构件16安装在环12上而使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内径符合自己的手指。只须将手指上戴有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手靠近读写器,即可简单地执行自动检票机的读取、所购物品货款的支付等。若环型可穿戴终端10的制造商准备内径不同的多个内径修正构件16,则能够利用一个环12来应对多种尺寸。[第二实施方式]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30的图。环型可穿戴终端30包含第一环型可穿戴终端32和第二环型可穿戴终端40。第一环型可穿戴终端32具备:第一环34,其设置有第一通信部36;以及内径修正构件38,其安装在第一环34的内侧。第二环型可穿戴终端40具备设置有第二通信部44的第二环42。第一环34及第二环42和内径修正构件38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环12及内径修正构件16相同。将第一环34的内径设为R1,将内径修正构件38的内径设为R2。第二环42的内径R3比内径修正构件38的内径R2小。通过该构成,能够提供一种内径R1、R2、R3这3个尺寸的环型可穿戴终端。根据以上构成,一方面抑制所制造的环的种类增加,另一方面易于提供与使用者的手指相符的尺寸的环型可穿戴终端。再者,由于有第二环42本身,因此无须在第一环34上安装内径修正构件来应对内径R3以下的小尺寸。因此,也不存在因内径修正构件过厚而有损美观或者难以使用的情况。再者,也可配备在小于R1大于R3的范围内内径不同的多个内径修正构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应对更多的尺寸。此外,第二环型可穿戴终端40也可具备安装在第二环42的内侧的内径修正构件。如此一来,对于更小的尺寸也能加以应对。[第三实施方式]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环型可穿戴终端50的立体图,图7为其俯视图。环型可穿戴终端50具备环52和内径修正构件66。环52具备显示器54、灯56、按钮58、振动器60、控制部62及通信部64。显示器54、灯56及振动器60是将通信部64的通信内容通知使用者的通知部。控制部62根据通信部64的通信内容或者按钮58的操作来控制各部。控制部62是通过以电脑的CPU为首的元件和机械装置等硬件、电脑程序等软件的组合等来实现。通信部64是包含IC芯片及天线的IC标签,通过已知的技术与读写器或者使用者所持有的手机等进行通信来收发数据。在手机接收到邮件或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社会性网络服务)的消息的情况下,通信部64从手机接收该邮件或消息有关的数据。在通信部64从手机接收到邮件等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62使灯56点亮并使振动器60振动。此外,在由注意到点亮和振动的使用者按下了按钮58的情况下,使接收到的邮件的邮件名及发信人、接收到消息的应用的种类或者消息的开头部分显示在显示器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型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环,其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以及内径修正构件,其安装在所述环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1 JP 2017-0722981.一种环型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环,其设置有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以及内径修正构件,其安装在所述环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型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修正构件形成为外周面嵌于所述环的内周面的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型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修正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型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具备通知部,所述通知部将所述通信部的通信内容通知用户。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MTG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