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557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2:06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极片的检测,包括:传输单元,具有极片检测支撑面;和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均相对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本申请能避免由于毛刺、拉丝等造成的电极组件短路,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且能够清楚分辨各个角度的毛刺和拉丝,进而提高极片检测的准确度。

Detection devic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detection device for polar plate detection, including: a transmission unit with a polar plate detection support surface; and a detection unit, including a first camera and a second camera, which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polar plate detection.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first camera and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second camera are inclined relative to the polar plate detection support plane, wherein the first directio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olar plate detection support plane. The application can avoid short circuit of electrode assembly caused by burr and wire drawing, improve the safety of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can clearly distinguish burr and wire drawing at various angl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electrode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近年来,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汽油价格问题,以及能量存储问题,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经快速扩展到油电混动车辆以及能量存储系统等。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形成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在生产过程中,模切工序的模切机将涂布完成后的极片(第一极片或者第二极片),利用设备上的自动化控制装置连续切割出极耳,由于模切刀自身的特点,极片在模切中极易在极片边缘产生拉丝、毛刺。现有技术中,极片形成电极组件前,通常对极片进行抽检,将极片放置在静态的晶相显微镜下完成,然而,这种方式检测效率较低、且无法全部监控,常常出现漏检,一旦出现漏检,在形成电极组件后,造成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有时会被拉丝、毛刺刺穿,导致极片的基体与极片上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层接触而发生短路,致使锂离子电池会迅速升温,导致易燃的电解液着火,甚至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极片的检测,包括:传输单元,具有极片检测支撑面;和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均相对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可选地,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位于同一公共平面,所述公共平面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垂直。可选地,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单元中,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和一个所述第二摄像头。可选地,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的夹角均为30°~60°。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传输单元沿第二方向的侧部,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且垂直于所述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可选地,所述传输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检测单元。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光源,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连接有所述光源。可选地,所述光源为环形光源,所述环形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外周或者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外周。可选地,还包括极片防抖动单元,所述极片防抖动单元包括防抖动辊,沿所述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防抖动辊。可选地,还包括缺陷标记单元。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检测装置,设置有传输单元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极片两侧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当极片通过传输单元传送至极片检测支撑面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对极片的相对两侧进行拍摄,然后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以判断该极片是否符合要求。显然,本申请通过传输单元能够对极片实现自动化检测,保证极片检测的效率,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进而保证极片的质量,尽可能避免由于毛刺、拉丝等造成的电极组件短路,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且本申请考虑到有的拉丝和毛刺垂直于极片,如果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光轴与极片垂直设置的话,可能导致图像中无法分辨该部分拉丝和毛刺,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设置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均相对于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以清楚分辨各个角度的毛刺和拉丝,进而提高极片检测的准确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0-极片;11-本体;12-极耳;20-检测装置;21-传输单元;211-第一侧;212-第二侧;213-防抖动辊;22-第一摄像头;23-第二摄像头;24-光源。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极片的检测,可以对极片的边缘进行检测,当然,也可以对极片的其它部位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极片10包括本体11和极耳12,在极片10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通过模切工艺切割形成本体11与极耳12,但是由于模切刀具自身的特点,在切割后,极片10的边缘(包括本体11的边缘和极耳12的边缘)可能存在拉丝、毛刺等问题,为了避免在形成电极组件时拉丝、毛刺等造成电极组件发生短路,在切割工序后需要对极片进行检测。如图1-图2所示,检测装置20包括传输单元21和检测单元,传输单元21具有极片检测支撑面,以用于在检测时支撑极片10,即在极片10传输过程中,极片10传输至极片检测支撑面时对极片10进行检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分别设置于极片检测支撑面沿第一方向Z的两侧,在极片10传输至极片检测支撑面时,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分别位于极片10沿第一方向Z的两侧,以分别拍摄极片10沿第一方向Z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摄像头22的光轴、第二摄像头23的光轴均相对于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设置,即第一摄像头22的光轴、第二摄像头23的光轴均相对于极片10倾斜。其中,上述第一方向Z垂直于极片检测支撑面。上述检测装置,设置有传输单元21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极片10两侧的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当极片10通过传输单元21传送至极片检测支撑面时,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分别对极片10的相对的两侧进行拍摄,通过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确定该极片10是否符合要求。显然,本申请通过传输单元21能够对极片10实现自动化检测,保证极片10检测的效率,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进而保证极片10的质量,尽可能避免由于毛刺、拉丝等造成电极组件短路,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且本申请考虑到有的拉丝和毛刺垂直于极片10,如果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光轴与极片10垂直设置的话,可能导致图像中无法分辨该部分拉丝和毛刺,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设置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的光轴均相对于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以清楚分辨各个角度的毛刺和拉丝,进而提高极片10检测的准确度。可以理解地,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传输单元21、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可以均与控制器连接,以控制传输单元21的传输速率、启动和停止,以及控制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对极片10进行拍摄,第一摄像头22和第二摄像头23可以同时进行拍摄,也可以一个先拍摄,另一个后拍摄。控制器安装有图像处理软件,拍摄的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以确定该极片10是否符合要求。当然,本申请不限于图像处理软件,也可以通过其它软件或者直接通过人眼进行判断所拍摄的极片10是否满足要求。一种实施例中,检测装置20还包括缺陷标记单元(图中未示出),缺陷标记单元可以为打标机,用于标记不符合要求的极片10,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极片的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单元,具有极片检测支撑面;和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均相对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极片的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单元,具有极片检测支撑面;和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均相对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位于同一公共平面,所述公共平面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单元中,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和一个所述第二摄像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轴与所述极片检测支撑面的夹角均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斌荆刚王海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