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48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属于空调焓差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包括水平相邻设置的室内侧测试间与第一室外侧测试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侧测试间内的第一空气处理机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的第二空气处理机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一工况机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二工况机组、以及用于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工况机组和第二工况机组的热量的热回收系统,所述热回收系统吸收所述第一工况机组与所述第二工况机组产生的热量,然后将吸收的热量传输给室内侧测试间与第一室外侧测试间进行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

A heat recovery type enthalpy difference Laborato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recovery type enthalpy difference laboratory,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enthalpy difference performance test. The heat recovery type enthalpy difference Laboratory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horizontal adjacent indoor side test room and a first outdoor side test room, and includes a first air treatment unit arranged in the indoor side test room, a second air treatment unit arranged in the first outdoor side test room and a second air treatment unit for driving the first air. The first working condition unit, the second operating condition unit for driving the second air handling unit, and th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recovering and utilizing the heat of the first working condition unit and the second working condition unit, which absorbs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first working condition unit and the second working condition unit. Heat is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indoor test room and the first outdoor test room for reuse. The heat recovery type enthalpy difference Laboratory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
本技术属于空调焓差性能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
技术介绍
空调焓差实验室是用人工方法模拟出一种或多种被测产品的工作环境,可用来检测产品工作时的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现有的焓差实验室,如工况机组的工作,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普遍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使得大量的能量被浪费掉了,因此,现有的焓差实验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包括相邻设置的室内侧测试间与第一室外侧测试间,所述室内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一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二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一工况机组、驱动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二工况机组、用于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工况机组、所述第二工况机组热量的热回收系统,所述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却塔以及换热器,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一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所述冷却塔内的冷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路送至所述第一工况机组,吸收所述第一工况机组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路送回至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二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二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均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热回收管路、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二热回收管路,以将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中的热量回收至所述室内侧测试间、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回收管路上固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热回收管路上固设有第二截止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第一盘管,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通过所述第一热回收管路与所述换热器循环连通,以将热量回收至所述室内侧测试间内,所述第二盘管通过所述第二热回收管路与所述换热器循环连通,以将热量回收至所述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况机组设置于所述室内侧外部,其与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电连接,所述第二工况机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外部,其与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室外侧测试间,所述第二室外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三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第二室外侧测试间外还设有与所述第三空气处理机组电连接的第三工况机组,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三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三进水管路、第三回水管路,且所述第三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三换热管路,所述第三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还与所述第三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有第三热回收管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室外侧测试间紧邻所述室内侧测试间设置,所述室内侧测试间、第一室外侧测试间、第二是外侧测试间的连线呈L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回收管路上固设有第三截止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第三盘管,所述第三盘管通过所述第三热回收管路与所述换热器循环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包括水平相邻设置的室内侧测试间与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在室内侧测试间内设有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在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设有第二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热回收系统、驱动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一工况机组、驱动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二工况机组,该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以及冷却塔,冷却塔与第一工况机组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以对第一工况机组进行冷却,在第一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一换热管路,已将第一回水管路中的热量传递给换热器,换热器与第一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有第一热回收管路,换热器将第一换热管路中的热量吸收之后通过第一热回收管路传递给第一空气处理机组,进而回收至室内侧测试间中进行循环利用,同理,通过冷却塔、第二工况机组、换热器、第二空气处理的相互作用,将第二工况机组产生的热量可回收至第一室外侧测试间中进行循环利用,本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可以有效的利用工况机组产生的热量,并将该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更加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包括水平相邻设置的室内侧测试间1、第一室外侧测试间2,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完善焓差实验室的测试性能,室内侧测试间1垂直方向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室外侧测试间3,室内侧测试间1内固设有第一空气处理机组10、第一室外侧测试间2内固设有第二空气处理机组20、第二室外侧测试间3内固设有第三空气处理机组30,本技术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空气处理机组10工作的第一工况机组11、驱动第二空气处理机组20工作的第二工况机组21、驱动第三空气处理机组30工作的第三工况机组31以及热回收系统,该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利用第一工况机组11、第二工况机组21、第三工况机组31产生的热量,并将该热量重新传递给室内侧测试间1、第一室外侧测试间2、第二室外侧测试间3进行再利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况机组11、第二工况机组21、第三工况机组31均设置于测试间外部的地面上,从而第一工况机组11、第二工况机组21、第三工况机组31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不会对测试间内的温度产生影响。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却塔40、换热器41,为了实现对室内侧测试间1的热量的再利用,冷却塔40与第一工况机组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400、第一回水管路401,冷却塔40中冷水通过第一冷水管路400传递给第一工况机组11,从而吸收第一工况机组11的热量,以对第一工况机组11进行冷却,第一冷水管路400中的冷水吸收第一工况机组11的热量后变为热水,并通过第一回水管路401传回给冷却塔40,如此,形成对第一工况机组40冷却的循环管路。第一回水管路401上还并联有第一换热管路402,第一换热管路402与换热器41循环连通,在第一回水管路401的流动方向上,一部分的热水进行第一换热管路402流入换热器41中,热水在换热器41中被吸收热量,然后通过第一换热管路402流回至第一回热管路401中。换热器41与第一空气处理机组10之间设置有第一热回收管路403,换热器41吸收第一换热管路402中热水的热量后,将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热回收管路403传递给第一空气处理机组10,从而实现了对第一工况机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包括相邻设置的室内侧测试间与第一室外侧测试间,所述室内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一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一工况机组、驱动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二工况机组、用于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工况机组、所述第二工况机组热量的热回收系统,所述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却塔以及换热器,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一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所述冷却塔内的冷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路送至所述第一工况机组,吸收所述第一工况机组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路送回至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二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二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均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热回收管路、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二热回收管路,以将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中的热量回收至所述室内侧测试间、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包括相邻设置的室内侧测试间与第一室外侧测试间,所述室内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一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固设有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一工况机组、驱动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工作的第二工况机组、用于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工况机组、所述第二工况机组热量的热回收系统,所述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却塔以及换热器,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一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所述冷却塔内的冷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路送至所述第一工况机组,吸收所述第一工况机组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路送回至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与所述第二工况机组之间设有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二回水管路上并联有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均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热回收管路、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之间设置有第二热回收管路,以将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中的热量回收至所述室内侧测试间、第一室外侧测试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上固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上固设有第二截止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型焓差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第一盘管,第二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第二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清刘建明韦立川吴刚戴向阳周润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