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48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ATM的测试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包括主体框架、装夹机构、测试模块、移动模块以及与厚度检测模块电连接的计算机分析模块;移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测试模块与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测试模块包括用于进行静态指标测试和动态指标测试的主动轴及用于驱动主动轴旋转的第二驱动单元,计算机分析模块和与厚度检测模块的滚轮相配合的涡流传感器之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包括主动轴的测试模块、驱动测试模块平移的移动模块以及计算机分析模块实现了在一个工装上完成对厚度检测模块的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测试,省去了更换工装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Test tooling for thickness measur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TM test tooling, and provides a test tooling for thickness detection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 clamping mechanism, a test module, a moving module and a computer analysis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ckness detection module, a moving module including a first drive unit, a test module and a first drive. The test module includes an active shaft for static and dynamic index test and a second drive unit for driving the active shaft to rotate. The computer analysis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ddy current sensor matching the roller of the thickness detection modul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testing fixture of the thickness testing modu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testing of the dynamic and static indexes of the thickness testing module on one fixture by adding a testing module including the driving shaft, a moving module driving the testing module translation, and a computer analysis module, thus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testing. The procedure of changing tooling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
本技术属于ATM的测试工装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在ATM(自动取款机)的纸币识别模块中,负责精确检测出纸币厚度的是厚度检测模块。在厚度检测模块出厂前需要对厚度检测模块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测,而这种检测包含对厚度检测模块的多种性能指标的测试,这些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等参数,其中,静态指标包括灵敏度,一致性,稳定性,静态误差,动态指标包括动态误差。常见的纸币厚度检测模块的原理是:纸币在通过纸币识别模块时,通过纸币的对应通道的多组滚轮压在纸币之上,固定在滚轮上的金属片与滚轮一起被顶起一个纸币厚度,与之相配合的涡流传感器,监测采集金属片的位移量变化,然后将位移量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纸币厚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厚度金属片位移变化量与涡流传感器电信号的对应关系,叫做厚度特性曲线。此厚度特性曲线可以很好的反映出静态指标的灵敏度,一致性,稳定性和静态误差。厚度检测模块是否能够检测出符合要求的厚度特性曲线,是判别厚度检测模块是否符合静态指标的标准。现有的动态指标的测试是将厚度检测模块与一个计算机分析模块电连接,计算机分析模块可以读取、记录并分析厚度检测模块输出的数据。测试时,利用一个转轴移动到厚度检测模块的滚轮附近,使转轴与滚轮保持一定间隙,然后旋转此转轴以此模仿验钞环境,利用计算机分析模块分析测试时厚度检测模块输出数据的动态误差,厚度检测模块在动态指标测试时输出的数据是否是符合要求的动态误差,是判别厚度检测模块是否符合动态指标的标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针对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分别使用不同的测试工装分别进行测试,而更换测试工装必然会造成测试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不能在一个测试工装上对厚度检测模块既进行静态指标测试又进行动态指标测试而造成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包括主体框架、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端并用于装夹待测厚度检测模块的装夹机构、测试模块、移动模块以及与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电连接的计算机分析模块;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模块沿第一方向平移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用于进行静态指标测试和动态指标测试的主动轴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计算机分析模块和与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的滚轮相配合的涡流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丝杠导轨机构和与所述丝杠导轨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的平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导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所述丝杠导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平台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轴驱动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安装于所述平台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定位铆柱,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定位铆柱的位置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定位铆柱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装夹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之间,所述丝杠导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主动轴进行调平工作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支架和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丝杠导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导轨、滚珠螺母套以及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法兰结构上,所述滚珠丝杠的轴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滚珠丝杠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套套设在所述滚珠丝杠上并由所述导轨进行导向移动,所述平台与所述滚珠螺母套连接并沿所述滚珠丝杠的轴向同步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丝杠导轨机构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法兰结构上,所述轴承组件的轴承套设在所述滚珠丝杠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滚珠螺母套的移动范围的两个限位开关传感器和开关挡块,两个所述限位开关传感器沿所述滚珠丝杠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开关挡块与所述滚珠螺母套连接并与所述滚珠螺母套同步移动,所述开关挡块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开关传感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平台的零点位置的U型传感器和U型传感器挡板,所述U型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U型传感器挡板连接在所述滚珠螺母套上并与所述滚珠螺母套同步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还包括控制装置,两个所述限位开关传感器、所述U型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两个快速夹钳,两个所述快速夹钳相对于所述滚珠丝杠的轴线对称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包括主动轴的测试模块、驱动测试模块平移的移动模块以及计算机分析模块实现了在一个工装上完成对厚度检测模块的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测试,省去了更换工装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去除调节机构后的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的使用流程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主体框架;11、定位铆柱;2、测试模块;21、主动轴;22、第二驱动电机;3、移动模块;31、第一驱动单元;311、第一驱动电机;312、丝杠导轨机构;3121、滚珠丝杠;3122、导轨;3123、滚珠螺母套;3124、法兰结构;3125、轴承组件;313、平台;314、安装板;315、平台连接板;316、平台支撑板;317、联轴器;32、调节机构;321、调节支架;322、推螺丝;323、拉螺丝;33、限位开关传感器;34、开关挡块;35、U型传感器;351、传感器支架;36、U型传感器挡板;4、快速夹钳;5、工装总开关;6、测试电路开关;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端并用于装夹待测厚度检测模块的装夹机构、测试模块、移动模块以及与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电连接的计算机分析模块;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模块沿第一方向平移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用于进行静态指标测试和动态指标测试的主动轴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计算机分析模块和与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的滚轮相配合的涡流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端并用于装夹待测厚度检测模块的装夹机构、测试模块、移动模块以及与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电连接的计算机分析模块;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模块沿第一方向平移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用于进行静态指标测试和动态指标测试的主动轴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计算机分析模块和与所述厚度检测模块的滚轮相配合的涡流传感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丝杠导轨机构和与所述丝杠导轨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的平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导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所述丝杠导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平台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轴驱动连接;所述测试模块安装于所述平台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定位铆柱,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定位铆柱的位置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定位铆柱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装夹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之间,所述丝杠导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厚度检测模块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主动轴进行调平工作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支架和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扬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怡化金融智能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