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542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包括空气通道(1)、烟气通道(2)、燃烧设备(3)、管壁(4)、高温相变材料层(5)、肋片(6)、保温层(7)。通过双通道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同时添加高温相变材料层,延长通风时间,以解决烟气余热浪费、建筑机械通风耗能及开窗自然通风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A device that uses air flue heat to drive air into building natural ventil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which uses waste heat of flue gas to drive air for building natural ventilation, including air passage (1), flue gas passage (2), combustion equipment (3), pipe wall (4), high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material layer (5), fin (6) and insulation layer (7).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waste heat of flue gas,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machinery ventilation and unstable natural ventilation effect of window opening, a double-channel natural ventil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利用和建筑自然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能耗约占社会能耗的70%,其中烟气余热占比较高,大量高温烟气被直接排向大气环境,既浪费了大量能源,又造成环境热污染,因此,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对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应用多种换热器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其中以热媒式和热管式为主。热媒式换热器由于运转设备多,设备维护和运转费用高,对系统的要求十分苛刻。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其内部是靠介质循环实现热量传递,它的当量热导率可达金属的数倍,适用于中低温的余热回收,但在高温烟气回收方面略显不足。现代生活中,人每天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常通过通风的方式解决,常见的有机械通风和开窗自然通风两种方式,机械通风能良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但是风机能耗大,投资及运行成本高。开窗自然通风是一种经济节约的通风方式,但其通风效果完全取决于建筑室外的气象条件,在高气温或低气温气象条件下,开窗自然通风是完全不能满足室内舒适度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结合上述情况,设计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具有燃烧设备或与燃烧设备临近的建筑。通过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将烟气作为自然通风过程的驱动热源,加热空气通道中的空气,产生自然对流,为建筑提供自然通风。在冬季,可同时为建筑通风和供热。该装置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装置组成包括:空气通道(1)、烟气通道(2)、燃烧设备(3)、管壁(4)、高温相变材料层(5)、肋片(6)、保温层(7)。所述空气通道套在烟气通道外侧,空气通道连通建筑室外和建筑室内。所述高温相变材料层紧密粘贴于烟气通道的管壁外侧,在有烟气排放时融化吸热,多余的热量将加热空气,驱动空气流动。无烟气排放时凝固放热继续加热空气,促使空气流动而继续通风换气。在高温相变材料层外侧涂抹上高热导率和高发射率涂料,以增强高温相变材料与空气的对流和与管壁辐射换热。所述两管壁及肋片均为不锈钢材料,由肋片连接固定,肋片既起着连接固定管壁的作用同时,也起着增强对流换热的作用。保温层紧密粘贴于外部管壁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通过双通道设计,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通风,特别是在冬季可同时为建筑供暖和通风。(2)高温相变材料在有烟气排放时融化吸热,无温烟气排放时凝固放热继续加热空气,能有效延长该装置通风、供热时间。(3)肋片既能增强对流换热,也能连接和固定两管壁。(4)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套管部分的俯视图;其中:空气通道(1)、烟气通道(2)、燃烧设备(3)、管壁(4)、高温相变材料层(5)、肋片(6)、保温层(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阐述。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关键部件和主要用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参照图1,该装置设烟气通道、空气通道,整个装置竖直固定在建筑墙壁上。参照图1,该装置烟气通道为燃烧设备排烟,空气通道套在烟气通道外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空气使空气产生热压,为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参照图2,该装置烟气通道外侧的管壁外部紧密粘贴高温相变材料层,相变材料层外侧涂抹高热导率和高发射率涂料。高热导率和高发射率涂料由耐火粉料(占30%~40%)、高发射率基料(占10%~20%)、悬浮剂(占30%~50%)、烧结剂及黏合剂(占6%~10%)组成。高发射率基料主要成分为氧化锆、氧化铬、碳化硅、氧化铁和钛白粉。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比称重、混合后,采用振动球磨处理工艺,使基料颗粒达到微纳米级,获得微纳米涂料基料,将基料与已制备的无机树脂混合,并加入热塑性高聚合物及少量的表面活性剂,通过高速机械搅拌,制成黏稠的流体,即获得高热导率和高发射率的节能涂料。参照图2,空气通道外侧管壁外部紧密粘贴保温层,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清楚、便于理解的方式和图解说明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的原理,而并非将本专利技术限定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建筑模型或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显而易见的相应修改、引申或等同系统,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通道(1)、烟气通道(2)、燃烧设备(3)、管壁(4)、高温相变材料层(5)、肋片(6)、保温层(7),高温相变材料层(5)紧密粘贴于烟气通道(2)的管壁(4)外侧,两管壁(4)由肋片(6)连接固定,保温层(7)紧密粘贴于外部管壁(4)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烟气余热驱动空气为建筑自然通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通道(1)、烟气通道(2)、燃烧设备(3)、管壁(4)、高温相变材料层(5)、肋片(6)、保温层(7),高温相变材料层(5)紧密粘贴于烟气通道(2)的管壁(4)外侧,两管壁(4)由肋片(6)连接固定,保温层(7)紧密粘贴于外部管壁(4)的外侧。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云敬丽君任嘉友曲子熠韩维段宇珊赵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