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付与润滑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534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向合成纤维长丝条附与润滑性的方法,当将合成纤维长丝条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时,可有效地防止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产生的加工缺陷。在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合成纤维长丝条上,按规定量附着由聚醚化合物和特定线状态聚硅氧烷形成的,且两者含有规定比率的润滑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在将合成纤维长丝条供入假捻加工时,在得到高质量的假捻加工丝方面最重要的是防止假捻加工中产生毛刺、断丝、斑迹污染等加工缺陷问题。假捻加工合成纤维长丝条时,通常安装加热温度150~230℃,加热长度150~250cm的加热装置,使用接触加热式假捻机,使合成纤维长丝条边与加热板接触边移动,但近年来,安装了加热温度300~600℃,加热长度20~150cm的加热装置,使用短程加热式假捻机,使合成纤维长丝条移动时不与加热板接触。使用短程加热式假捻机假捻加工合成纤维长丝条时,比使用接触式假捻机进行假捻加工时,合成纤维长丝条处于过热的加工条件下,很容易产生毛刺、断丝、斑迹污染等加工缺陷。因此,在将合成纤维长丝条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时,强烈要求防止这种加工缺陷的产生。本专利技术就是关于可有效防止这种加工缺陷的产生,向合成纤维长丝条付与润滑性的方法。过去,在合成纤维长丝条的假捻加工中,作为防止加工缺陷的产生,向合成纤维长丝条付与润滑性的方法,是将聚醚化合物和聚硅氧烷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润滑剂附着在供入假捻加工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这种老式方法,作为和聚醚化合物混合的聚硅氧烷化合物,使用1)25℃的粘度为30×10-6m2/s以上,且25℃表面张力在28达因/cm以下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氟化烷基变性聚二甲基聚硅氧烷(特开昭54-46923)、2)30℃的粘度为15×10-6m2/s以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特开昭48-53093)、3)30℃的粘度为10×10-6~80×10-6m2/s的苯基聚硅氧烷(特公昭47-50657、USP3756972)、或4)聚醚变性硅酮(特公昭63-57548、USP4561987)等。使用这些老的方法,在接触加热式假捻加工中虽然相应得到了防止加工缺陷产生的效果,但在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仍存在防止加工缺陷产生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使用老的方法在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合成纤维长丝条时,不能充分防止毛刺、断丝、斑迹污染等加工缺陷的产生。本专利技术者们,对在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合成纤维长丝条时,可充分防止加工缺陷的产生,向合成纤维长丝条付与润滑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将由聚醚化合物和特定线状聚硅氧烷合成的,两者含规定比率的润滑剂,以规定的比率附着在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效果很好。即,本专利技术,有关付与润滑性方法的特征是将含有由聚醚化合物和下述线状聚硅氧烷合成的,且该聚醚化合物/该线状聚硅氧烷的比率(重量比)=10/0.05~100/12的润滑剂,以0.1~3(重量)%的量附着在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线状聚硅氧烷是从下述线状聚硅氧烷A和线状聚硅氧烷B中选出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线状聚硅氧烷。线状聚硅氧烷A是在分子中作为构成它的重复单元,具有4~12个下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的线状聚硅氧烷。线状聚硅氧烷B是,在分子中作为构成它的重复单元,以下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和下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总计有4~12个,且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占总硅氧烷单元的25(摩)%以下的线状聚硅氧烷。式1 式2 (式1,2中R1,R2同时是相同的或不同的1~4个碳原子的烷基R31~4个碳原子的氟烷基R41~4个碳原子的氟烷基或1~4个碳原子的烷基)本专利技术使用了从上述线状聚硅氧烷A和线状聚硅氧烷B中选出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线状聚硅氧烷。线状聚硅氧烷A是具有4~12个,在分子中作为构成它的重复单元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以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包括1)二甲基硅氧烷单元、二乙基硅氧烷单元、二丙基硅氧烷单元、二丁基硅氧烷单元等以相同的烷基取代的二烷基硅氧烷单元、2)甲基·乙基硅氧烷单元、甲基·丁基硅氧烷单元等以不同烷基取代的二烷基硅氧烷单元。作为线状聚硅氧烷单元,以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最好是具有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其中,构成它的总体硅氧烷单元最好也是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线状聚硅氧烷B是,作为在分子中构成它的重复单元由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和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合计具有4~12个,且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占总硅氧烷单元的25(摩)%以下。对于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如上述所示,但对于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包括1)二氟烷基硅氧烷单元、2)氟烷基·烷基硅氧烷单元。作为这种硅氧烷单元中所含的氟烷基。有γ-三氟丙基、β,γ-五氟丙基等部分氟取代烷基,此外还有七氟丙基、五氟乙基等全氟取代的烷基。作为线状聚硅氧烷B是以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为二甲基硅氧烷单元,以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最好是部分氟取代烷基的。线状聚硅氧烷B中,以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占总硅氧烷单元的比率在25(摩)%以下,通常最好为1~25(摩)%。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线状聚硅氧烷是具有4~12个在分子中构成它的重复单元的上述硅氧烷单元,作为它的末端基最好是具有烷基的1~3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作为这种三烷基甲硅烷基,有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二甲基·乙基甲硅烷基。其中,三甲基甲硅烷基最好。作为这些线状聚硅氧烷,最好使用在构成它的重复单元数,具有一定分布的线状聚硅氧烷混合物,在使用这种混合物时,25℃的粘度为3×10-6~9×10-6m2/s范围,最好是4×10-6~8×10-6m2/s范围的。作为和线状聚硅氧烷并用的聚醚化合物,可使用公知的聚醚化合物,例如特开昭56-31077号公报、特公昭63-57548号公报中记载的。作为这种聚醚化合物有,构成它的羟基亚烷基单元是羟基亚乙基单元和羟基亚丙基单元的聚醚单醇、聚醚二醇、聚醚三醇等聚醚多醇。根据本专利技术,作为聚醚化合物,最好使用平均分子量700~20000的。聚醚化合物虽包含分子量不同的聚醚化合物的混合物。但对于使用这种混合物时,最好使用平均分子量1000~3000的聚醚化合物和平均分子量5000~15000的聚醚化合物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润滑剂是由如以上所说的聚醚化合物和线状聚硅氧烷合成,且该聚醚化合物/该线状聚硅氧烷的比率=100/0.05~100/12的,最好是100/0.2~100/5的。本专利技术中,将上述润滑剂0.1~3(重量)%,最好0.2~1(重量)%附着在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本专利技术中,将上述润滑剂附着在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通常是将润滑剂附着在纺丝工序刚刚纺出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将附着了润滑剂的合成纤维长丝条进行卷绕,之后,将卷绕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附着了润滑剂的合成纤维长丝条,根据它的卷绕条件,得到未拉伸丝、部分拉伸丝或拉伸丝,但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好是以2500~7500m/分的卷绕速度得到的部分拉伸丝或拉伸丝。本专利技术通过以规定的比率将以上所说的润滑剂附着在合成纤维长丝条上,而对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付与良好的润滑性,从而防止了在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产生毛刺、断丝、斑迹污染等加工缺陷。对于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通常安装加热温度300~600℃,加热长20~150cm的加热装置,可以使用使合成纤维长丝条移动时不与加热板接触的短程加热式假捻机,但在本专利技术将合成纤维长丝条供入使用了安装加热温度350℃以上,加热长20~120cm短程加热装置的假捻机的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时,效果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与润滑性的方法,是向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附与润滑性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由聚醚化合物如下述线状聚硅氧烷形成,且含有聚醚化合物/线状聚硅氧烷=100/0.05~100/12(重量比)的比率的润滑剂,对供入短程加热式假捻加工中的合成纤维长丝条上附着0.1~3(重)%。线状聚硅氧烷:从下述线状聚硅氧烷A和线状聚硅氧烷B中选出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线状聚硅氧烷线状聚硅氧烷A:作为分子中构成它的重复单元,具有4~12个由下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的线状硅氧烷线 状聚硅氧烷B:作为分子中构成它的重复单元,总计具有4~12个由下式1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和由下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且,式2表示的硅氧烷单元占总硅氧烷单元的25(摩尔)%以下比率的线状硅氧烷式1 ***式2 ***(式1,式2中 R↑[1]、R↑[2]:同时是相同或不同的1~4个碳原子的烷基R↑[3]:1~4个碳原子的氟烷基R↑[4]:1~4个碳原子的氟烷基或1~4个碳原子的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寿男前岛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