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及下预埋板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5001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及下预埋板的安装方法,该结构包括:多根支承柱,多根所述支承柱架设于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底模板上;多套调高组件,多套所述调高组件一一对应地同轴设于多根所述支承柱上,所述调高组件包括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和用于连接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的连接柱,所述调高套筒的正反丝扣分别螺接于所述支承柱和所述连接柱。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困难的问题。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lower embedded plate and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lower embedded plate of the isolation bea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lower embedded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method of a lower embedded plate of a isolation bearing.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erected on the bottom formwork of the lower supporting pier of the isolation bearing, a plurality of raising assemblies, and a plurality of raising assemblies arranged one by one on the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in a corresponding coaxial manner. The height adjust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screw type height adjusting sleeve and a connecting column for connecting the lower embedded plate of the isolation bearing,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crew threads of the height adjusting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screwed on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installation of the lower embedded plate of the isolation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及下预埋板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及下预埋板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建筑施工的隔震技术被大力推广。隔震技术是在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当地震时,隔震支座吸收缓冲大量的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对上部结构的破坏。但是,在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过程中,由于下预埋板的面积大、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位置小,导致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及下预埋板的安装方法,以解决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包括:多根支承柱,多根所述支承柱架设于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底模板上;多套调高组件,多套所述调高组件一一对应地同轴设于多根所述支承柱上,所述调高组件包括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和用于连接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的连接柱,所述调高套筒的正反丝扣分别螺接于所述支承柱和所述连接柱。进一步的,多根所述支承柱以所述下预埋板的中心为对称中心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远离所述支承柱的一端螺接有用于连接所述下预埋板的底部的连接套筒。进一步的,还包括多根加固梁,所述加固梁连接于相邻的二所述支承柱之间。进一步的,多根所述加固梁首尾相连,形成围设于多根所述支承柱的外侧的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内侧设有一一对应地支抵于多根所述支承柱的相对内侧的多根限位筋。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柱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承柱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多道所述加固环。进一步的,所述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形成有丝扣方向相反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支承柱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柱的靠近所述支承柱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于所述第二内螺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的下预埋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根支承柱架设于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底模板上;将多套调高组件的连接柱连接于下预埋板,使得多根所述连接柱一一对应的同轴设置于多根所述支承柱的上方;将多套所述调高组件的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的正反丝扣分别螺接于所述支承柱和所述连接柱;分别拧动多根所述调高套筒,使得所述下预埋板的顶部高度达到所述隔震支座的底部的设计标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通过于下支墩底模板上固定安装支承柱,于支承柱上安装调高组件,使得下预埋板能稳固、牢靠的初安装于下支墩底模板的上方。在下预埋板初安装达不到下预埋板的设计标高后,通过调高组件调整下预埋板的高度,使得下预埋板能精确定位,进而使得下预埋板能高质量的安装确保了隔震支座的精准安装,提高了隔震支座的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的调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的调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震支座安装于下支墩上,下支墩浇筑于下支墩底模板5上。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4设置于下支墩底模板5的上方。下预埋板4和下支墩底模板5之间形成用于浇筑下支墩的浇筑空间。下预埋板4埋设于浇筑下支墩的混凝土中。具体的,下支墩为柱帽结构,下支墩底模板为柱帽底模板。继续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容置于浇筑空间内。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包括:支承柱1和调高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1和调高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具体的,支承柱1为四根,调高组件2为四套。多根支承柱1架设于下支墩底模板5上。多套调高组件2分别一一对应的同轴设于多根支承柱1上。调高组件2包括调高套筒21和连接柱22。调高套筒21为正反丝扣型直螺纹套筒。连接柱22主要用于连接下预埋板4的底部。调高套筒21的正反丝扣分别螺接于支承柱1的顶端和连接柱22的底端。支承柱1的顶端的端面、连接柱22的底端的端面和调高套筒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预留空间20。预留空间20的长度为10mm。在调节下预埋板的高度时,预留空间20主要用于容置支承柱和连接柱以微调下预埋板的高度。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通过于下支墩底模板上固定安装支承柱,于支承柱上安装调高组件,使得下预埋板能稳固、牢靠的初安装于下支墩底模板的上方。在下预埋板初安装达不到下预埋板的设计标高后,通过调高组件调整下预埋板的高度,使得下预埋板能精确定位,进而使得下预埋板能高质量的安装确保了隔震支座的精准安装,提高了隔震支座的施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四根支承柱1以下预埋板4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四根支承柱1呈矩形排布。下预埋板4的中心位置形成有灌注孔,灌注孔的四周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连接于下预埋板的底部。在下支墩浇筑混凝土时,导流板引导从灌注孔灌入浇筑空间的混凝土以下预埋板的中心向四周填充密实。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连接柱22的底端通过调高套筒连接于支承柱,连接柱22的远离支承柱1的顶端螺接有连接套筒23。连接套筒23用于连接于下预埋板的底部。基于下预埋板的安装定位时连接柱的施工精度,避免连接柱的安装固定后存在位置偏差,而影响调高套筒拧动效果,可能造成拧动调高套筒时因连接柱的偏差扭转力而拧动失败,进而无法调节下预埋板的高度。因此,连接柱22通过连接套筒23安装于下预埋板的底部,避免因连接柱的位置偏差使得调高套筒不能拧动,进而提高了下预埋板的安装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套筒23的数量为四个,下预埋板为正方形板件。四个连接套筒23分别位于下预埋板的四条边的中线位置上,连接套筒距离下预埋板的四条边的距离为300mm。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和连接柱均为Φ25mm的钢筋。连接套筒23为M45的螺母。支承柱的长度大于连接柱的长度。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还包括多根加固梁3。加固梁3连接于相邻的二支承柱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多根加固梁3首尾相连,形成围设于四根支承柱的外侧的加固环。为了提高本专利技术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牢靠性,加固环的内侧设有四根限位筋31,四根限位筋31一一对应的支抵于四根支承柱的相对内侧以锁固于支承柱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承柱上设由多道加固环,多道加固环沿支承柱1的高度(轴向)方向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1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多根加固梁3。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四根加固梁形成类似于箍筋结构的加固环,加固环箍设于四根支承柱的外围,进一步的提高了四根支承柱的整体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支承柱,多根所述支承柱架设于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底模板上;多套调高组件,多套所述调高组件一一对应地同轴设于多根所述支承柱上,所述调高组件包括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和用于连接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的连接柱,所述调高套筒的正反丝扣分别螺接于所述支承柱和所述连接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支承柱,多根所述支承柱架设于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底模板上;多套调高组件,多套所述调高组件一一对应地同轴设于多根所述支承柱上,所述调高组件包括正反丝扣型调高套筒和用于连接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的连接柱,所述调高套筒的正反丝扣分别螺接于所述支承柱和所述连接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支承柱以所述下预埋板的中心为对称中心中心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远离所述支承柱的一端螺接有用于连接所述下预埋板的底部的连接套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加固梁,所述加固梁连接于相邻的二所述支承柱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下预埋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加固梁首尾相连,形成围设于多根所述支承柱的外侧的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内侧设有一一对应地支抵于多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鑫李磊曹海良龚可王信波王宁王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