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72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装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长方形防震结构主体,防震结构主体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装配连接孔,防震结构主体的上端设有倒梯形装配定位槽,装配定位槽将防震结构主体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防震结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避位槽,避位槽将防震结构主体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避位槽将防震结构主体的下端面也完全贯穿,中心装配连接孔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防震结构主体的前后端面的三角形便捷装配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与管道结构进行装配连接的连接牢固性更好,通过在防震结构内设置双层防震垫片,使管道结构的防震效果更好。

A stable pipe type shockproof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peline assemblies, in particular to a pipeline stable anti-seismic structural compon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s follows: the main body of a rectangular earthquake-proof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central assembly connecting hole at the front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arthquake-proof structure, an inverted trapezoidal assembly positioning slot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arthquake-proof structure, the front and rear end fac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arthquake-proof structure are completely penetrated by the assembly positioning slot, and the left of the main A symmetrical shelter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which completely penetrates the front and rear end fac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seismic structure, and the lower end fac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seismic structure are also fully penetrated by the shelter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connection firmness by assembli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ipeline structure, and better earthquake-proof effect of the pipeline structure is achieved by setting double-deck shock-proof gaskets in the earthquake-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装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
技术介绍
管道结构在装配时需要通过接口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接口位置的连接牢固性对于管道在整体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的管道连接件是通过多种垫片结构与之相配合来进行管道的固定连接,在安装时配件比较多,垫片的种类也比较多,使安装时的效率变得比较低,并且安装后的牢固性无法得到保障,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松动。另外管道结构与固定结构一般都是硬性连接的,在外界的环境中经过会造成管道结构的震动,长时间可能会使管道接口处产生松动,影响管道结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它采用卡合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卡合的方式直接与管道结构装配在一起,通过双层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减震垫圈进行减震处理,使管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震动能够及时的消除,使管道接口位置的连接安全性更好,使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更可靠,本零件在装配时更方便,装配效率更高,装配时更加灵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防震结构主体,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装配连接孔,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上端设有倒梯形装配定位槽,所述装配定位槽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避位槽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下端面也完全贯穿,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前后端面的三角形便捷装配切口,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80度,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内装配有圆柱形第一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内侧装配有圆柱形第二减震垫圈,所述第二减震垫圈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壁厚,所述第一减震垫圈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由不同的减震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减震垫圈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的下端中心位置与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的下端的便捷装配切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便捷减震切口,所述便捷减震切口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下端的便捷装配切口的左右两侧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的中心位置为圆柱形管道装配孔,所述第一减震垫圈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通过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与所述防震结构主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通过卡合固定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减震垫圈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固定在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的内部,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下端设有锁紧固定孔,所述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与所述防震结构主体通过所述锁紧固定孔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防震结构主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位于所述装配定位槽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右侧所述避位槽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备用装配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卡合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双层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减震垫圈进行减震处理,从而使其与管道结构进行装配连接的连接牢固性更好,通过在防震结构内设置防震垫片,使管道结构的防震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震结构主体,2、中心装配连接孔,3、装配定位槽,4、避位槽,5、第一减震垫圈,6、第二减震垫圈,7、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8、管道装配孔,9、便捷减震切口,10、固定连接孔,11、备用装配连接孔,12、锁紧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它采用卡合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卡合的方式直接与管道结构装配在一起,通过双层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减震垫圈进行减震处理,使管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震动能够及时的消除,使管道接口位置的连接安全性更好,使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更可靠,本零件在装配位置的下端设置有便捷装配切口,能够使零件与管道结构装配时更加方便,使减震垫圈在装配时能够足够的形变空间,确保减震垫圈与管道结构的连接紧密性更好,从而使减震效果更可靠,它在装配时更方便,装配效率更高,装配时更加灵活。它包括长方形防震结构主体1,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装配连接孔2,它的内部先设置两层不同规格的减震结构,然后再与管道结构装配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管道结构减震的作用。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上端设有倒梯形装配定位槽3,在固定本零件时起到初步定位的作用,使固定操作更方便。所述装配定位槽3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在定位时效果更好。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避位槽4,所述避位槽4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避位槽4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面也完全贯穿,避位槽4能够节省不必要的空间,使零件在使用时占用空间更小,同时零件的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的三角形便捷装配切口,它能够方便减震垫圈的装配。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80度,能够使整体与管道结构进行装配连接的结构强度仍然能够达到要求。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内装配有圆柱形第一减震垫圈5,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的内侧装配有圆柱形第二减震垫圈6,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的壁厚,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由不同的减震材料制成,通过这两种减震垫圈的配合使用,能够使管道的减震效果比单层的减震效果增大2倍以上,使管道连接位置的安全性更好,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可靠。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下端中心位置与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下端的便捷装配切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便捷减震切口9,在装配管道时能够使减震垫圈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使它与管道装配的操作更方便,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如果不留这个切口,会使装配操作的难度更大,装配起来非常不方便。所述便捷减震切口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下端的便捷装配切口的左右两侧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中心位置为圆柱形管道装配孔8,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通过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7与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固定在一起,所述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7通过卡合固定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固定在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内部,在固定两个减震垫圈时更方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设有锁紧固定孔12,所述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7与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通过所述锁紧固定孔12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它们的连接成本更低,并且装配时也比较方便,采用传统的工具即可完成。作为优选,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固定连接孔10,所述固定连接孔10位于所述装配定位槽3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时使固定连接的强度更好,能够使零件的使用寿命更长,与管道装配连接时的牢固性更可靠。作为优选,右侧所述避位槽4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备用装配连接孔11,它在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防震结构主体(1),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装配连接孔(2),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上端设有倒梯形装配定位槽(3),所述装配定位槽(3)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避位槽(4),所述避位槽(4)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避位槽(4)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面也完全贯穿,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的三角形便捷装配切口,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80度,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内装配有圆柱形第一减震垫圈(5),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的内侧装配有圆柱形第二减震垫圈(6),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的壁厚,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由不同的减震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下端中心位置与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下端的便捷装配切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便捷减震切口(9),所述便捷减震切口(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下端的便捷装配切口的左右两侧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中心位置为圆柱形管道装配孔(8),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通过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7)与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固定在一起,所述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7)通过卡合固定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固定在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内部,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设有锁紧固定孔(12),所述减震垫圈卡合固定件(7)与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通过所述锁紧固定孔(12)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稳定型防震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防震结构主体(1),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装配连接孔(2),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上端设有倒梯形装配定位槽(3),所述装配定位槽(3)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避位槽(4),所述避位槽(4)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避位槽(4)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面也完全贯穿,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前后端面的三角形便捷装配切口,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将所述防震结构主体(1)的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便捷装配切口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80度,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内装配有圆柱形第一减震垫圈(5),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的内侧装配有圆柱形第二减震垫圈(6),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的壁厚,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由不同的减震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减震垫圈(5)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圈(6)的下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野游为民夏敏高宝成李晓东钱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图博可特曙光涂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