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439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该身份识别方法包括:S1,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S2,将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进行匹配;S3,当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匹配成功后,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S4,根据获得的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判断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是否为立体面部;S5,当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为立体面部时,确定前方物体的身份合法。电子设备运行该身份识别方法。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ts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includes: S1, obtaining a 2D image of the object in fron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when the electronic device needs to be identified; S2, matching the acquired 2D image with a preset 2D image template; S3, when the acquired 2D image is matched with a preset 2D image. After the template matching is successful, the surface contour information of the object in fron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is obtained; S4 determines whether the object in fron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is a stereo face according to the surface contour information of the object in fron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S5 determines the identity of the object in fron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is legitimate when the object in fron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is a stereo face. The electronic device runs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屏发展趋势,手机正面的屏占比越来越高,因此手机正面因为空间位置受限无法再设置其他组件,例如按键,指纹识别模组等。由于无法设置指纹识别模组,为了实现身份识别,业界提出了采用手机正面的前置摄像头获取面部信息,并进行面部识别。但是现有的面部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还需要提高。申请内容本申请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实施方式需要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S2,将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进行匹配;S3,当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匹配成功后,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S4,根据获得的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判断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是否为立体面部;S5,当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为立体面部时,确定前方物体的身份合法。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2D图像匹配成功后,再进行立体面部的判断,当判断前方的物体为立体面部时,才确定前方物体的身份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S2,将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进行匹配;S3,当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匹配成功后,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S4,根据获得的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判断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是否为立体面部;S5,当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为立体面部时,确定前方物体的身份合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S2,将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进行匹配;S3,当获得的2D图像与预设的2D图像模板匹配成功后,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S4,根据获得的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判断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是否为立体面部;S5,当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为立体面部时,确定前方物体的身份合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位于电子设备正面的红外图像传感器和红外泛光灯;所述步骤S1包括: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控制红外泛光灯开启,以使红外泛光灯发出红外光束到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并控制所述红外图像传感器获取物体对红外光束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形成2D图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电子设备正面的RGB图像传感器;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取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当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位于预设的光强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RGB图像传感器采集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否则控制所述红外泛光灯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图像传感器采集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位于电子设备正面的RGB图像传感器和补光装置;所述步骤S1包括: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取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光强度;若所述环境光强度位于预设的第二光强度范围内,控制所述RGB图像传感器采集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否则控制所述补光装置开启,并控制所述RGB图像传感器采集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2D图像。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光强度范围包括上限值和下限值;所述上限值为电子设备前方物体处于逆光环境下的临界值;所述下限值为电子设备前方物体处于弱光环境下的临界值。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位于电子设备正面的红外图像传感器和红外投射装置,所述步骤S3中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包括:控制电子设备的红外投射装置投射结构光束到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并控制所述红外图像传感器获取物体对结构光束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图像传感器获取到的光信号形成前方物体的3D轮廓图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投射装置投射的结构光束形成一图案,且所述图案包括点阵式、条纹式、网格式、散斑式的一种或几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位于电子设备正面的光发射器、光接收器,所述步骤S3中获得电子设备前方物体的表面轮廓信息包括:控制电子设备的光发射器发射预设的光脉冲信号到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控制所述光接收器接收物体对预设的光脉冲信号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根据发射的光脉冲信号和接收的光脉冲信号的时间差或相位差,获得物体表面与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获得的物体表面与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形成前方物体的3D轮廓图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身份识别。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包括息屏状态、亮屏未解锁状态、亮屏已解锁状态;所述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息屏状态时,判断是否有屏幕唤醒操作;当确定有屏幕唤醒操作时,确定需要进行身份识别;当电子设备处于亮屏未解锁状态时,确定需要进行身份识别;当电子设备处于亮屏已解锁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应用程序发起的身份验证请求,若存在身份验证请求,确定需要进行身份识别。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唤醒操作包括:拿起电子设备、触摸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物体靠近电子设备正面预设范围、按压电子设备功能按键的一种或多种。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将获得的表面轮廓信息与预存的轮廓模板进行匹配,判断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是否为立体面部。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的轮廓模板包括物体面部预设特征的深度参考信息;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从获得的表面轮廓信息中提取面部预设特征的深度信息,并将其与该面部预设特征对应的深度参考信息进行比对,判断电子设备前方的物体是否为立体面部。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位于电子设备正面的图像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浦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