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筒及具有其的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2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尘筒及具有其的吸尘器,其中,集尘筒包括:筒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以收纳垃圾;盖体,盖设在筒体上;过滤结构,设置在筒体中,以分离空气和垃圾,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筒及设置在过滤筒上的多个贯通过滤筒内外的通孔,过滤结构还包括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导风部,各导风部沿对应的通孔的边缘设置在过滤筒的外表面上,以使空气能够在导风部的导向下绕过滤筒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尘器的过滤结构容易堵塞的问题。

Dust collecting tube and vacuum cleaner with dust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st collecting cylinder and a dust collector with it, wherein the dust collecting cylind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with an accommodation cavity for collecting garbage, a cover body covered on the cylinder body, a filtering structure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dy to separate air and garbage, and a filter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filter cylinder and a filter cylinder arranged on the filter cylinder. A plurality of through-holes pass through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filter cartridge, and the filtering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air guide por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through-holes, each of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lter cartridge along the edge of the corresponding through-holes, so that the air can rotate around the filter cartridg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ir guide portion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filtering structure of the vacuum cleaner is easy to be blocked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筒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尘筒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一种经常用于室内清洁的除尘装置,主要用于清洁地面、地毯、家具、窗帘以及窄边细角中的灰尘。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风机高速旋转,产生负压形成空气流动和压差,利用压差和气流将垃圾或者灰尘等吸入吸尘器的集尘结构中,进而实现除尘工作的。在实际生活中,吸尘器因其省力、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广大家庭主要使用的清洁电器之一。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吸尘器集尘效果不好,容易出现灰尘或体积较大的垃圾堵住集尘筒的过滤网,进而导致吸尘器无法正常使用或者垃圾从集尘筒其他位置漏出的情况,对室内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集尘筒及具有其的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尘器的过滤结构容易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尘筒,包括:筒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以收纳垃圾;盖体,盖设在筒体上;过滤结构,设置在筒体中,以分离空气和垃圾,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筒及设置在过滤筒上的多个贯通过滤筒内外的通孔,过滤结构还包括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导风部,各导风部沿对应的通孔的边缘设置在过滤筒的外表面上,以使空气和垃圾能够在导风部的导向下绕过滤筒旋转。进一步地,导风部为第一导风斜面。进一步地,多个通孔形成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通孔阵列,每一个通孔阵列中至少部分通孔的轴线垂直于过滤筒的轴线并与过滤筒的轴线相交。进一步地,同一通孔阵列中的通孔的轴线平行。进一步地,通孔由过滤筒的外表面向过滤筒的内表面逐渐收缩地设置。进一步地,筒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沿筒体的切线方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斜面。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斜面的朝向与第一导风斜面的朝向相反。进一步地,过滤结构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过流孔,过滤筒的第一端与过流孔的孔壁相连,连接部与筒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进一步地,过滤结构还包括与过滤筒的第二端相连的底板,底板的外边缘在过滤筒的径向上凸出于过滤筒,并且底板的外边缘与筒体的筒壁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盖体中设置有连通容纳腔和外界的出风通道,通过进风口进入筒体的空气从出风通道流出。进一步地,盖体的出风通道中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出风通道分成多个子出风通道。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集尘筒,集尘筒为上述的集尘筒。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过滤结构包括设置在筒体中的过滤筒及通孔,增大了过滤面积,使过滤结构不易被完全堵住。同时过滤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导风部,导风部沿通孔的边缘设置,使夹杂灰尘、碎屑等垃圾的空气在导风部的作用下围绕过滤筒旋转,以避免垃圾堵塞通孔。空气在气压的影响下边绕过滤筒旋转边流向出风通道,进而流出集尘筒,垃圾在惯性的作用下沿筒体的筒壁旋转,并沉降到筒体的底部。上述结构起到保持通孔畅通,不会出现垃圾堵塞通孔的情况,进而不会出现因通孔堵塞,垃圾从集尘筒的其他位置漏出集尘筒的情况。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集尘筒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集尘筒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集尘筒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集尘筒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3的集尘筒的过滤结构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筒体;11、进风口;12、第二导风斜面;20、盖体;21、出风通道;22、分隔板;30、过滤结构;31、通孔;32、过滤筒;33、第一导风斜面;34、连接部;35、密封结构;36、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尘筒包括筒体10、盖体20以及过滤结构30。其中,筒体10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以收纳垃圾。盖体20盖设在筒体10上。过滤结构30设置在筒体10中,以分离进入筒体10的空气和垃圾,过滤结构30包括过滤筒32及设置在过滤筒32上的多个贯通过滤筒32内外的通孔31,过滤结构30还包括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导风部,各导风部沿对应的通孔31的边缘设置在过滤筒32的外表面上,以使空气和垃圾能够在导风部的导向下绕过滤筒32旋转。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过滤结构30包括设置在筒体10中的过滤筒32及通孔31,增大了过滤面积,使过滤结构30不易被完全堵住。同时过滤筒32的外表面设置有导风部,导风部沿通孔31的边缘设置,使夹杂灰尘、碎屑等垃圾的空气在导风部的作用下围绕过滤筒32旋转,以避免垃圾堵塞通孔31。空气在气压的影响下边绕过滤筒32旋转边流向出风通道,进而流出集尘筒,垃圾在惯性的作用下沿筒体10的筒壁旋转,并沉降到筒体10的底部。上述结构起到保持通孔31畅通,不会出现垃圾堵塞通孔31的情况,进而不会出现因通孔31堵塞,垃圾从集尘筒的其他位置漏出集尘筒的情况。如图1至图3所示,进风口11的上边缘与过滤筒32的上边缘平齐,进风口11的下边缘在过滤筒32中部以下,使集尘筒的进风口11在过滤筒32的中心以上。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垃圾在集尘筒的筒体10中的运动轨迹大体上是绕过滤筒32螺旋向下的,上述结构使吸尘器充分利用过滤筒32的长度对空气和垃圾起到分离作用,提高清洁效果。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导风部为第一导风斜面33。第一导风斜面33从过滤筒32的表面向远离过滤筒32的方向延伸,使空气在进入筒体10后具有沿第一导风斜面33远离过滤筒32的趋势,进而在过滤筒32和筒体10的筒壁之间形成绕过滤筒32旋转的气流,以实现上述分离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以收纳垃圾;盖体(20),盖设在所述筒体(10)上;过滤结构(30),设置在所述筒体(10)中,以分离空气和垃圾,所述过滤结构(30)包括过滤筒(32)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筒(32)上的多个贯通所述过滤筒(32)内外的通孔(31),所述过滤结构(30)还包括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导风部,各导风部沿对应的所述通孔(31)的边缘设置在所述过滤筒(32)的外表面上,以使所述空气和所述垃圾能够在所述导风部的导向下绕所述过滤筒(32)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以收纳垃圾;盖体(20),盖设在所述筒体(10)上;过滤结构(30),设置在所述筒体(10)中,以分离空气和垃圾,所述过滤结构(30)包括过滤筒(32)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筒(32)上的多个贯通所述过滤筒(32)内外的通孔(31),所述过滤结构(30)还包括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导风部,各导风部沿对应的所述通孔(31)的边缘设置在所述过滤筒(32)的外表面上,以使所述空气和所述垃圾能够在所述导风部的导向下绕所述过滤筒(32)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为第一导风斜面(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31)形成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通孔阵列,每一个所述通孔阵列中至少部分所述通孔(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过滤筒(32)的轴线并与所述过滤筒(32)的轴线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筒,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通孔阵列中的所述通孔(31)的轴线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由所述过滤筒(32)的外表面向所述过滤筒(32)的内表面逐渐收缩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进风口(11)处设置有沿所述筒体(10)的切线方向布置的第二导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