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95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涉及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包括导蜂组件4和取蜂盒3,所述的取蜂盒3设置在导蜂组件4上;所述的导蜂组件4包括导蜂组件底板6、一对导蜂组件框梁10、导蜂口盖板8和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所述的导蜂组件框梁10分别设置在导蜂组件底板6的两边,其上开有滑动槽11;所述的导蜂组件底板6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导蜂孔7,所述的导蜂口盖板8插装在滑动槽11中;具有适用于收放温室大棚内繁育的烟蚜茧蜂,且操作简单、能够自动无伤害收集、并方便释放等特点,既可用于烤烟种植生物防治烟蚜茧蜂的收集和释放,也可用于其它农作物类似生物防治。

Device for reaping Aphis parasitoids in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releasing aphids and cocoons in greenhouses,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cluding a guide bee assembly 4 and a pick-up bee box 3, which are arranged on a guide bee assembly 4; the guide bee assembly 4 comprises a guide bee assembly base plate 6, a pair of guide bee components frame beams 10, a guide bee mouth cover plate 8 and a guide bee. The honeycomb cover plate is reset and stretched spring 9; the honeycomb guide component frame beam 10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honeycomb guide component bottom plate 6, on which a sliding groove 11 is opened; the honeycomb guide component bottom plate 6 is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one guide hole 7, and the honeycomb guide cover plate 8 is insert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11; and the smoke aphid cocoon suitable for breeding in the greenhouse is provided. It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collection and release of aphid and cocoon bee, but also for similar biological control of other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特别是一种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
技术介绍
烟蚜是一种常见的烟草虫害,主要通过刺吸烟草叶片、茎秆及花轴汁液等方式危害烟草,导致烟叶叶片受害出现褪色斑点,甚至发黄卷缩、变形或枯死,同时,能传播黄瓜花叶病、普通花叶病等多种毒病,对烟草危害较大。长期以来,防治烟蚜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虽然防效较好,但影响烟叶质量和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使用会导致烟蚜产生抗药性。烟蚜茧蜂是一种专门寄生于烟蚜内的寄生蜂,属于膜翅目茧蚜蜂科,对烟蚜的寄生率较高,近年来,烤烟生产过程中,利用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围绕“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开展绿色防控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实施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既可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烟叶的农药残留,提升烟叶内在质量,又可对其他作物的蚜虫防治起到一定的防效。烟蚜茧蜂一般存活时间不长,自然条件下存量较少,为提高烟蚜茧蜂的防治效果,一般都是进行烟蚜茧蜂的人工繁殖,需经过扩种、扩繁、释放等一系列环节。目前,烟蚜茧蜂田间繁育大多在温室大棚内进行,通过在大棚内种植烤烟,当烤烟生长到8-9片叶时,开始接入烟蚜和烟蚜茧蜂进行不断的扩繁,当培育的烟蚜茧蜂数量达到一定量时,将烟蚜茧蜂扑捉到透明塑料瓶或玻璃瓶等容器中,再到田间进行放蜂。但是,该办法效率低下,较费工,且劳动强度较大。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620373856.8)公开的“大棚中蚜茧蜂的收集装置”,包括网罩开口环、收集开口环和收集容器,所述网罩开口环包括对称设置且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半圆环,所述收集开口环包括对称设置且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与所述第二半圆环形状适配,所述网罩开口环与所述收集开口环连接或者分离所述网罩开口环与外设的防护网顶部开口固定连接,所述收集开口环与所述收集容器的开口固定连接。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08628.9)公开的“一种组装式烟蚜茧蜂成蜂自动收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产品包括装置本体、收集装置和引诱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和引诱装置位于装置本体的内部,其中,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进蜂口和容蜂器所述引诱装置包括铁丝网盖和光源瓶盖,所述铁丝网盖上设有铁丝网,所述光源瓶盖包括光源、电路和开关按钮。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烟蚜茧蜂成蜂自动收集装置的操作方法,通过本装置,可大大提高人工收集效率,且能在运输过程中保证烟蚜茧蜂活力,提高其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收放温室大棚内繁育的烟蚜茧蜂,且操作简单、能够自动无伤害收集、并方便释放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包括导蜂组件4和取蜂盒3,所述的取蜂盒3设置在导蜂组件4上;所述的导蜂组件4包括导蜂组件底板6、一对导蜂组件框梁10、导蜂口盖板8和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所述的导蜂组件框梁10分别设置在导蜂组件底板6的两边,其上开有滑动槽11;所述的导蜂组件底板6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导蜂孔7,所述的导蜂口盖板8插装在滑动槽11中;所述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安装在导蜂组件框梁10的两侧,其一端固定在导蜂口盖板8的推出端,另一端连接导蜂组件框梁10的前部。所述的取蜂盒3包括滑动卡板12、取蜂盒防虫网5′、取蜂盒骨架13、引蜂组件、取蜂盒顶盖板18和蜂盒滑动盖板20;所述的取蜂盒骨架13为底面呈矩形的六面体框架,滑动卡板12设置在该六面体框架底部的两侧;所述滑动卡板12的外侧可插入滑动槽11内,其内侧开有穿装蜂盒滑动盖板20的凹槽,所述取蜂盒顶盖板18设置在该六面体框架的顶部,引蜂组件设置在取蜂盒顶盖板18上;取蜂盒防虫网5′安装在取蜂盒骨架13的四周。所述的引蜂组件包括电池盒14、开关16和引蜂灯17,所述的电池盒14和开关16均设置在取蜂盒顶盖板18的上面,所述的引蜂灯17设置在取蜂盒顶盖板18的下面。所述的引蜂灯17为LED灯。在所述取蜂盒顶盖板18的下部、取蜂盒骨架13的上内部,还设置有透明隔板19。在所述取蜂盒骨架13的纵向方向开有一条或二条、利用橡胶压条嵌装取蜂盒防虫网5′的凹槽。所述取蜂盒防虫网5′的孔径为60目。本技术的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设置于繁育烟蚜茧蜂的温室大棚的上面;当需要收集温室大棚内的烟蚜茧蜂进行放蜂时,将取蜂盒的滑动卡板插入导蜂组件框梁上的滑动槽中,并直接向前推动至导蜂孔,即可推开导蜂口盖板,露出导蜂孔,再拉开蜂盒滑动盖板,并开启取蜂盒的开关,点亮引蜂灯,利用烟蚜茧蜂的向上性和趋光性特点,使烟蚜茧蜂自动飞入(即:无伤害)取蜂盒内;当取蜂盒内的烟蚜茧蜂达到一定量时,关闭开蜂盒滑动盖板,抽出取蜂盒,导蜂口盖板在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的弹力作用自动封住导蜂孔,防止温室大棚内的烟蚜茧蜂经由导蜂孔逃逸;这时,即可将装有烟蚜茧蜂的取蜂盒拿到田间进行释放(即:再拉开蜂盒滑动盖板)。因此,本技术的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且烟蚜茧蜂能够自动、无伤害收集,同时释放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蜂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取蜂盒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是温室大棚框架,2是温室大棚门帘,3是取蜂盒,4是导蜂组件,5是温室大棚防虫网,5`是取蜂盒防虫网,6是导蜂组件底板,7是导蜂孔,8是导蜂口盖板,9是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10是导蜂组件框梁,11是滑动槽,12是滑动卡板,13是取蜂盒骨架,14是电池盒,15是电池,16是开关,17是引蜂灯,18是蜂盒顶盖板,19是透明隔板,20是蜂盒滑动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本实施例是由导蜂组件4和取蜂盒3构成,安装在温室大棚的上面,按照温室大棚面积的大小,每个温室大棚的上面可安装一个或多个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温室大棚是由温室大棚框架1构成总体框架,构成温室大棚框架1的框架条,其在纵向方向开有一条或二条、利用橡胶压条嵌装温室大棚防虫网5的凹槽。温室大棚防虫网5的孔径为60目,安装在温室大棚框架1四周(其一侧端面安装温室大棚门帘2,采用拉链式)和顶部(除导蜂组件4之外)位置,安装时将温室大棚防虫网5塞入构成温室大棚框架1的框架条的凹槽内,用橡胶压条压紧。导蜂组件4是由导蜂组件底板6、一对导蜂组件框梁10、导蜂口盖板8和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组成,导蜂组件底板6设置在温室大棚的上面。按照温室大棚宽度的大小,在导蜂组件底板6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导蜂孔7。一对导蜂组件框梁10分别设置在导蜂组件底板6的两边,其上相对应地开有滑动槽11,导蜂口盖板8插装在该滑动槽11中。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安装在导蜂组件框梁10的两侧,其一端固定在导蜂口盖板8的推出端,另一端连接导蜂组件框梁10的前部;平时,导蜂口盖板8在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的拉力作用下,回缩到导蜂孔7上的位置,将导蜂孔7封闭。取蜂盒3是由滑动卡板12、取蜂盒防虫网5′、取蜂盒骨架13、引蜂组件、取蜂盒顶盖板18和蜂盒滑动盖板20以及透明隔板19构成。取蜂盒骨架13为底面呈矩形的六面体框架(通常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滑动卡板12设置在该六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包括导蜂组件(4)和取蜂盒(3),所述的取蜂盒(3)设置在导蜂组件(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蜂组件(4)包括导蜂组件底板(6)、一对导蜂组件框梁(10)、导蜂口盖板(8)和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所述的导蜂组件框梁(10)分别设置在导蜂组件底板(6)的两边,其上开有滑动槽(11);所述的导蜂组件底板(6)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导蜂孔(7),所述的导蜂口盖板(8)插装在滑动槽(11)中;所述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安装在导蜂组件框梁(10)的两侧,其一端固定在导蜂口盖板(8)的推出端,另一端连接导蜂组件框梁(10)的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包括导蜂组件(4)和取蜂盒(3),所述的取蜂盒(3)设置在导蜂组件(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蜂组件(4)包括导蜂组件底板(6)、一对导蜂组件框梁(10)、导蜂口盖板(8)和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所述的导蜂组件框梁(10)分别设置在导蜂组件底板(6)的两边,其上开有滑动槽(11);所述的导蜂组件底板(6)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导蜂孔(7),所述的导蜂口盖板(8)插装在滑动槽(11)中;所述导蜂口盖板复位拉簧(9)安装在导蜂组件框梁(10)的两侧,其一端固定在导蜂口盖板(8)的推出端,另一端连接导蜂组件框梁(10)的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放温室大棚内烟蚜茧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蜂盒(3)包括滑动卡板(12)、取蜂盒防虫网(5′)、取蜂盒骨架(13)、引蜂组件、取蜂盒顶盖板(18)和蜂盒滑动盖板(20);所述的取蜂盒骨架(13)为底面呈矩形的六面体框架,滑动卡板(12)设置在该六面体框架底部的两侧;所述滑动卡板(12)的外侧可插入滑动槽(11)内,其内侧开有穿装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笃忠周向平李佳颖杨全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蒋笃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