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宇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900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涉及电动自行车立体车库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和在支架内移动的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为矩形状结构,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支架为长方体状多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支架的每一层上,顶层设置的所述载车板比其它层多一个,所述载车板通过升降装置与其正上方的滑动架连接,所述滑动架的前后两边在支架上左右滑动,所述滑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架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动架为矩形状的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停放方便,占地面积小。

An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device for electric bicycles,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bicycl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carriage plate moving in the bracket. The carriage plate is a rectangular structure and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The bracket is a rectangular multi-layer frame structur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rriage plate is arranged in turn on each layer of the bracket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top layer is provided with more carriage plates than other layers.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sliding frame slide left and right on the bracket. The slid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liding frame to move left and right.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lifting devic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sliding frame is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parking and small occupy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立体车库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电动车以其机动性强,省时省力,停靠方便等优点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认可,并且得到极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地资源的紧缺,电动车的停放愈来愈受到重视。由于普通停车方式既占地面积较大,现有停放装置在停放时不方便。因此,城镇小区以及电动车需要停放的地方迫切的需要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停放方便的停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本技术停放方便,占地面积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支架和在支架内移动的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为矩形状结构,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支架为长方体状多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支架的每一层上,顶层设置的所述载车板比其它层多一个,所述载车板通过升降装置与其正上方的滑动架连接,所述滑动架的前后两边在支架上左右滑动,所述滑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架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动架为矩形状的框架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载车板所在的位置的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红外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滑动架后部的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载车板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的滚筒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卷扬机有两个,钢丝绳有四条,所述载车板左侧边和右侧边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卷扬机,四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载车板的四个角上,左侧两条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设在滑动架左端两个滑轮后缠绕在左侧卷扬机的滚筒上;右侧两条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设在滑动架右端两个滑轮后缠绕在右侧卷扬机的滚筒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在位于卷扬机前侧的滑动架上的异步电机,设在异步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水平横向设在支架上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载车板上还设有用于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充电插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滑动架的前后两边的底部均设有滚轮,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轨道,所述滚轮在轨道上滑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用于驱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电路,以及用于控制升降装置启停和转速的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均与单片机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载车板的后部上设有用于锁电动车的U型锁,所述U型锁包括设在载车板上并且开口朝前的U型结构以及设在U型结构开口处的电控锁,所述电控锁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停放装置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射频IC卡系统,所述射频IC卡系统与控制器通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停放装置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手机APP,所述手机APP与控制器通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外观大方简洁,价格易接受,会受到用户的认可与喜爱;能停放各种型号的电动车,且保证电动车的停放安全性,可充电的设计更解决用户电动车中途电量不足的烦恼;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解决了停车难、乱的问题;通过手机APP扫码、射频卡刷卡、车辆前轮锁定装置,实现对车辆的“懒人”式一步存取,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控制器部分的原理图。其中:1、支架;2、滑动架;3、载车板;4、驱动装置;41、异步电机;42、齿轮;43、齿条;5、升降装置;51、卷扬机;52、滑轮;53、钢丝绳;6、红外检测装置;7、轨道;8、滚轮;9、U型锁;91、U型结构;92、电控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技术中支架1为长方体状框架结构,一共有三层,采用角钢制成,角钢的型号为5.6/3.6,d=5mm。滑动架2为型钢制成的矩形框架状结构。滑动架2通过升降装置5与载车板3连接实现载车板3的升降。载车板3为矩形状结构滑动架2的后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卷扬机51,每个卷扬机51的滚筒上均缠绕有两根钢丝绳53。卷扬机51的功率为150W,钢丝绳53采用直径23.5mm的钢丝绳。滑动架2左侧边的前部和后部以及右侧边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一个滑轮52。左侧卷扬机51的滚筒上缠绕有两根钢丝绳53,其中一根钢丝绳53的自由端绕过滑动架2左侧边后部的滑轮52后与载车板3的左后部连接,另一根钢丝绳53的自由端绕过滑动架2左侧边前部的滑轮52与载车板3的左前部连接;右侧卷扬机51的滚筒上也缠绕有两根钢丝绳53,其中一根钢丝绳53的自由端绕过滑动架2右侧边后部的滑轮52后与载车板3的右后部连接,另一根钢丝绳53的自由端绕过滑动架2右侧边前部的滑轮52与载车板3的右前部连接,载车板3的四个角被四条钢丝绳53吊着呈水平设置,通过两个卷扬机51的同步转动实现载车板3的上升和下降。滑动架2通过驱动装置4实现滑动架2的左右移动。滑动架2的前边和后边的下部均设有两个滚轮8,支架1每层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与滚轮8配合的轨道7,滚轮8在轨道7上滑动。滑动架2上卷扬机51的前部安装有一个异步电机41,异步电机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42,支架1上安装有与齿轮42啮合的齿条43,通过异步电机41的转动实现滑动架2的左右移动。齿轮42采用40Cr材质调制处理,齿面硬度为280HBS,齿数为35,压力角20°。齿条43采用45钢调制处理,齿面硬度为240HBS。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三部分组成。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卷扬机51的起停和转速的控制;驱动电路采用ULN2003驱动芯片与上拉电阻构成,用来放大单片机的输出电流从而驱动异步电机41转动。从而实现载车板3的升降或左右移动。控制器还连接有射频IC卡系统,用于识别用户身份信息。支架1的顶层从左向右设有四个滑动架2,滑动架2只设有升降装置5,载车板3通过升降装置5与相应的滑动架2连接,即顶层的载车板3只能升降不能左右移动;支架1的中层从左向右依次设有三个滑动架2,中层的三个滑动架2即设有升降装置5,又设有驱动装置4,即中层的载车板3既能升降又可以左右移动;支架1的底层从左向右依次设有三个载车板3,载车板3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4,即底层的载车板3只能左右移动。每个载车板3后侧相对的支架上以及中层和底层支架1的空位上均设有一个红外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各载车板3所处的位置。载车板3的后部上安装有用于锁电动车的U型锁9。U型锁9包括固定在载车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支架(1)和在支架(1)内移动的载车板(3),所述载车板(3)为矩形状结构,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支架(1)为长方体状多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3)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支架(1)的每一层上,顶层设置的所述载车板(3)比其它层多一个,所述载车板(3)通过升降装置(5)与其正上方的滑动架(2)连接,所述滑动架(2)的前后两边在支架(1)上左右滑动,所述滑动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架(2)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和升降装置(5)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动架(2)为矩形状的框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支架(1)和在支架(1)内移动的载车板(3),所述载车板(3)为矩形状结构,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支架(1)为长方体状多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3)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支架(1)的每一层上,顶层设置的所述载车板(3)比其它层多一个,所述载车板(3)通过升降装置(5)与其正上方的滑动架(2)连接,所述滑动架(2)的前后两边在支架(1)上左右滑动,所述滑动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架(2)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和升降装置(5)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动架(2)为矩形状的框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用于检测载车板(3)所在的位置的红外检测装置(6),所述红外检测装置(6)与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固定在滑动架(2)后部的卷扬机(51)和钢丝绳(53),所述钢丝绳(53)的一端与载车板(3)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51)的滚筒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51)有两个,钢丝绳(53)有四条,所述载车板(3)左侧边和右侧边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卷扬机(51),四条钢丝绳(5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载车板(3)的四个角上,左侧两条钢丝绳(53)的另一端分别绕过设在滑动架(2)左端两个滑轮(52)后缠绕在左侧卷扬机(51)的滚筒上;右侧两条钢丝绳(53)的另一端分别绕过设在滑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宇孙蕙雯于海欣赵前德武剑安洁赵雅卿
申请(专利权)人:田宇孙蕙雯于海欣赵前德武剑安洁赵雅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