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及其加固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81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07
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及其加固结构,可拆卸加固装置包括组合支架、支架连接件和连接件套管,组合支架包括中部矩形钢框和搭接梁,中部矩形钢框与格构立柱的尺寸相适应,每根搭接梁的远端部通过支架连接件与周围结构固定连接。组合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拼合架和第二拼合架。加固结构包括格构立柱、可拆卸加固装置、矩形木框、混凝土拦截网和混凝土楼面结构,可拆卸加固装置位于矩形木框的上侧,搭接梁搭接在矩形木框上,连接件套管埋入混凝土楼面结构内,支架连接件自由穿入连接件套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对混凝土的二次伤害,在施工现场即可加工完成,适用性强,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组件可回收进行多次施工。

A detachable reinforcing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lattice columns and its reinforcing structure

A detachable reinforcing device and its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lattice columns are provided. The detachable reinforc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mposite bracket, a bracket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sleeve. The composite bracket comprises a central rectangular steel frame and a lapped beam. The central rectangular steel frame is suitable for the size of the lattice columns and the distal part of each lapped beam passes through a brace. The frame connec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The combined support comprises a detachable first splicing frame and a second assembling fram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include lattice columns, detachable reinforcement devices, rectangular wooden frames, concrete interception nets and concrete floor structures. The detachable reinforcement devices are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rectangular wooden frames, the lapped beams are lapped on the rectangular wooden frames, the connecting sleeves are embedded in the concrete floor structures, and the supporting connectors are freely penetrated into the connecting sleeves. .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secondary damage to the concrete, and can be process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has strong applicability, simple operation, low operation cost, and the components can be recycled for multipl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及其加固结构
本技术属于格构柱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提高格构柱稳定性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施工工艺采用将楼板面与格构立柱直接浇筑连接,在格构立柱拆除阶段需要剔凿连接处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不但浪费人工及大量混凝土,同时产生的噪音和灰尘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还可能对结构产生不可预期的二次伤害;同时因支撑梁的拆除过程限制着工期节点,格构立柱拆除工作面有限,还会因此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及其加固结构,要解决现有楼板面与格构立柱直接浇筑连接其拆除阶段存在剔凿结构混凝土对结构产生不可预期的二次伤害、施工过程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施工成本高以及耽误工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包括围合在格构立柱周围的组合支架、支架连接件以及与支架连接件数量相同的连接件套管,所述组合支架包括中部矩形钢框和中部矩形钢框四角处沿钢框方向分别向外延伸、搁置在格构立柱周围结构上的搭接梁,所述中部矩形钢框与格构立柱的尺寸相适应,每根搭接梁的远端部通过支架连接件与周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架包括第一拼合架和第二拼合架,所述第一拼合架包括第一U型框和搭接梁,所述第一U型框包括沿格构立柱三侧设置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相对设置、尺寸相同,每个边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与其垂直的搭接梁,所述第二拼合架包括第二U型框,所述第二U型框包括沿格构立柱剩余一侧设置的第四边框和两根连接框,第四边框与第一边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开口相对拼合,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组成中部矩形钢框,两根连接框分别紧贴在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上并通过边框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框的长度不大于第二边框或第三边框的长度。所述组合支架均由角钢焊接制成。所述支架连接件为螺栓,包括螺杆和双螺母,每根搭接梁上至少开设两个第一螺栓孔,螺杆自第一螺栓孔向上穿出搭接梁并通过双螺母固定。所述连接件套管为pvc套管,位于搭接梁的下方、套在螺杆的下部。所述边框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二螺栓孔,连接框上相应位置开有个数相同的第三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对齐,边框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三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固定。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的加固结构,包括格构立柱和可拆卸加固装置,还包括围合在格构立柱周围预留出施工空间的矩形木框、矩形木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周的混凝土拦截网和混凝土拦截网外侧的混凝土楼面结构,所述可拆卸加固装置箍紧在格构立柱的外侧、与矩形木框的中心对齐,可拆卸加固装置位于矩形木框的上侧,搭接梁搭接在矩形木框上,所述连接件套管埋入混凝土楼面结构内,支架连接件自由穿入连接件套管内。所述连接件套管的高度与混凝土楼面结构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架连接件的高度大于连接件套管的高度与矩形木框的厚度之和。所述混凝土楼面结构包括楼面钢筋和楼面混凝土,所述楼面钢筋穿出楼面混凝土的侧面伸入施工空间内。所述搭接梁伸出矩形木框外侧的长度不小于5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利用在格构立柱周围设置了一个拼合的可拆卸角钢支架,同时支架的远端设置支架连接件并在支架连接件的下方套接一个连接件套管,支架连接件在连接件套管内,方便后续施工过程中可拆卸加固装置下降后自由进入连接件套管。可拆卸加固装置采用角钢焊接,在施工现场即可加工完成,适用性强,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可拆卸角钢等组件可回收进行多次施工。本技术中的加固结构除了可拆卸加固装置之外还包括了在格构立柱周围通过矩形木框和混凝土拦截网组成的二次围挡,围挡形成施工空间,方便了后期格构立柱的拆除作业,避免了拆除作业对混凝土的破除而对结构产生不可预期的二次伤害。在提升结构品质的同时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及工期,符合绿色施工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可拆卸加固装置在矩形木框上侧等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矩形木框后下放可拆卸加固装置,可拆卸加固装置通过整个可拆卸角钢支架的加固等同于在格构立柱中部增加一个固定支座,减小立柱长细比计算长度,达到加强立柱稳定性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拆卸加固装置中组合支架的拼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格构立柱、2-支架连接件、21-螺杆、22-双螺母、3-连接件套管、4-搭接梁、5-第一U型框、51-第一边框、52-第二边框、53-第三边框、6-第二U型框、61-第四边框、62-连接框、7-边框连接件、8-第一螺栓孔、9-第二螺栓孔、10-第三螺栓孔、11-施工空间、12-矩形木框、13-混凝土拦截网、14-混凝土楼面结构、141-楼面钢筋、142-楼面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5所示,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包括围合在格构立柱1周围的组合支架、支架连接件2以及与支架连接件数量相同的连接件套管3,所述组合支架包括中部矩形钢框和中部矩形钢框四角处沿钢框方向分别向外延伸、搁置在格构立柱周围结构上的搭接梁4,所述中部矩形钢框与格构立柱1的尺寸相适应,每根搭接梁4的远端部通过支架连接件2与格构立柱的周围结构固定连接。参见图1所示,所述组合支架包括第一拼合架和第二拼合架。所述第一拼合架包括第一U型框5和搭接梁4,所述第一U型框5包括沿格构立柱三侧设置的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相对设置、尺寸相同,每个边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与其垂直的搭接梁4。所述第二拼合架包括第二U型框6,所述第二U型框包括沿格构立柱剩余一侧设置的第四边框61和两根连接框62,第四边框61与第一边框5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框5和第二U型框6开口相对拼合,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52、第三边框53和第四边框61组成中部矩形钢框,两根连接框62分别紧贴在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上并通过边框连接件7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框62的长度不大于第二边框52或第三边框53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组合支架均由角钢焊接制成。参见图2-5所示,所述支架连接件2为螺栓,包括螺杆21和双螺母22,每根搭接梁4上至少开设两个第一螺栓孔8,螺杆21自第一螺栓孔8向上穿出搭接梁4并通过双螺母22固定。双螺母中的下侧螺母与搭接梁表面焊接,上侧螺母为紧固螺母。所述连接件套管3为pvc套管,位于搭接梁4的下方、套在螺杆21的下部。所述边框连接件7为螺栓,所述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二螺栓孔9,连接框62上相应位置开有个数相同的第三螺栓孔10,第二螺栓孔9和第三螺栓孔10对齐,边框连接件7依次穿过第三螺栓孔10和第二螺栓孔9。参见图2-5所示,这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的加固结构,包括格构立柱1和可拆卸加固装置,还包括围合在格构立柱1周围预留出施工空间11的矩形木框12、矩形木框1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周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在格构立柱(1)周围的组合支架、支架连接件(2)以及与支架连接件数量相同的连接件套管(3),所述组合支架包括中部矩形钢框和中部矩形钢框四角处沿钢框方向分别向外延伸、搁置在格构立柱周围结构上的搭接梁(4),所述中部矩形钢框与格构立柱(1)的尺寸相适应,每根搭接梁(4)的远端部通过支架连接件(2)与格构立柱的周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架包括第一拼合架和第二拼合架,所述第一拼合架包括第一U型框(5)和搭接梁(4),所述第一U型框(5)包括沿格构立柱三侧设置的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相对设置、尺寸相同,每个边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与其垂直的搭接梁(4),所述第二拼合架包括第二U型框(6),所述第二U型框包括沿格构立柱剩余一侧设置的第四边框(61)和两根连接框(62),第四边框(61)与第一边框(5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框(5)和第二U型框(6)开口相对拼合,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52)、第三边框(53)和第四边框(61)组成中部矩形钢框,两根连接框(62)分别紧贴在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上并通过边框连接件(7)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在格构立柱(1)周围的组合支架、支架连接件(2)以及与支架连接件数量相同的连接件套管(3),所述组合支架包括中部矩形钢框和中部矩形钢框四角处沿钢框方向分别向外延伸、搁置在格构立柱周围结构上的搭接梁(4),所述中部矩形钢框与格构立柱(1)的尺寸相适应,每根搭接梁(4)的远端部通过支架连接件(2)与格构立柱的周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架包括第一拼合架和第二拼合架,所述第一拼合架包括第一U型框(5)和搭接梁(4),所述第一U型框(5)包括沿格构立柱三侧设置的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相对设置、尺寸相同,每个边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与其垂直的搭接梁(4),所述第二拼合架包括第二U型框(6),所述第二U型框包括沿格构立柱剩余一侧设置的第四边框(61)和两根连接框(62),第四边框(61)与第一边框(5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框(5)和第二U型框(6)开口相对拼合,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52)、第三边框(53)和第四边框(61)组成中部矩形钢框,两根连接框(62)分别紧贴在第二边框(52)和第三边框(53)上并通过边框连接件(7)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62)的长度不大于第二边框(52)或第三边框(53)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支架均由角钢焊接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格构立柱稳定性的可拆卸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连接件(2)为螺栓,包括螺杆(21)和双螺母(22),每根搭接梁(4)上至少开设两个第一螺栓孔(8),螺杆(21)自第一螺栓孔(8)向上穿出搭接梁(4)并通过双螺母(22)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格构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勋王佳庆韩永明夏海林黄勇杨培赵凯崔秀生赵华颖张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