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676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6:59
一种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的一级三相分离器安装在罐体中,二级三相分离器安装在罐体中一级三相分离器的上方,一级三相分离器下方为一级反应区,一级反应区到罐体底部的空间为布水混合区,一级三相分离器与二级三相分离器之间的距离为二级反应区,二级三相分离器到罐体顶部的空间为沉淀出水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多种运行模式的涡流自循环传质,增强了系统反应区浓度梯度,循环流速快且量大,可以用絮状污泥启动,反应器对PH和温度耐受区间宽,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强,进水可以连续进水也可脉冲式进水,反应器在进水与间歇时,均能结合工况与水质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中、低浓度污水厌氧处理的反应装置,属于厌氧反应
,具体是一种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Vortexselfcirculationanaerobicreactor,V-SC反应器)。
技术介绍
针对高、中、低浓度污水处理的生物厌氧反应器,目前发展形成了厌氧滤池(AF)、厌氧流化床和膨胀床反应器(AFB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上流式污泥床过滤器(UBF)、上流厌氧复合反应器(UAMR)、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UMAR)等等多种形式的反应器。其中AF、AFBR、UASB、ABR、UBF这类反应器存在上升流速低,混合、传质效率低,抗负荷冲击能力差,进水PH控制严格等诸多问题,另外的EGSB、IC、UAMR、UMAR这类反应器,虽然上升流速快,但都属于上升沉流式的反应器,需要颗粒污泥启动才能发挥其效率,然而又受制于对PH、温度的严格控制,否则颗粒污泥容易解体,造成跑泥严重,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污水厌氧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为柱状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罐体(1)、外循环泵(6)、内气水分离器(7)、顶气水分离器(8)、一级三相分离器(9)、二级三相分离器(10)、管道射流器(17)、内导流板(21)、中导流板(22)、外循环喷头(11)、内循环喷头(12)、进水喷头(13)、气提上升管(14)、收气管(15)、回流管(16)、进水管(24)、进水阀(25)、外循环进水管(28)、外循环出水管(32)、沼气管(33)、控制系统(34);管道射流器进水阀(29)、管道射流器出水阀(30)和外循环进水阀(31);一级三相分离器(9)安装在罐体(1)中,二级三相分离器(10)安装在罐体...

【技术特征摘要】
1.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为柱状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罐体(1)、外循环泵(6)、内气水分离器(7)、顶气水分离器(8)、一级三相分离器(9)、二级三相分离器(10)、管道射流器(17)、内导流板(21)、中导流板(22)、外循环喷头(11)、内循环喷头(12)、进水喷头(13)、气提上升管(14)、收气管(15)、回流管(16)、进水管(24)、进水阀(25)、外循环进水管(28)、外循环出水管(32)、沼气管(33)、控制系统(34);管道射流器进水阀(29)、管道射流器出水阀(30)和外循环进水阀(31);一级三相分离器(9)安装在罐体(1)中,二级三相分离器(10)安装在罐体(1)中一级三相分离器(9)的上方,一级三相分离器(9)下方为一级反应区(3),一级反应区(3)到罐体(1)底部的空间为布水混合区(2),一级三相分离器(9)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0)之间的距离为二级反应区(4),二级三相分离器(10)到罐体(1)顶部的空间为沉淀出水区(5);内气水分离器(7)安装在一级三相分离器(9)上方,一级三相分离器(9)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内气水分离器(7)连通;外循环出水管(32)一端连接在内气水分离器(7)上,外循环出水管(32)另一端与外循环泵(6)的进口连接,外循环泵(6)的出口通过三通管一路经过外循环进水阀(31)连接至外循环进水管(28),另一路经过管道射流器进水阀(29)与管道射流器(17)的进口连接,管道射流器(17)的出口经过管道射流器出水阀(30)连接至设置于布水混合区(2)的外循环进水管(28),外循环进水管(28)上安装有多个外循环喷头(11);顶气水分离器(8)安装在罐体(1)顶端,气提上升管(14)一端连接在内气水分离器(7)顶部,气提上升管(14)另一端通过水平管连入顶气水分离器(8)的中部,回流管(16)一端连接在顶气水分离器(8)底部,回流管(16)另一端连接至位于二级反应区(4)的内循环喷头(12);二级三相分离器(10)由多块倒V形板上下错层布置而成,最上层各个倒V形板顶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收气管(15)下端连通,收气管(15)上端通过水平管连入顶气水分离器(8)的中部,沼气管(33)一端连接在顶气水分离器(8)顶部,沼气管(33)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一路连接至管道射流器(17)的进气口,另一路为排沼气口;进水管(24)设置于布水混合区(2),进水管(24)上安装有进水阀(25)和进水喷头(13);所述内导流板和中导流板均为与罐体同圆心的圆弧型,内导流板和中导流板将布水混合区从罐体(1)中心向外依次划分内旋混区(18)、中旋混区(19)和外旋混区(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板直接固定在罐底,中导流板通过支撑脚固定在罐底,内导流板(21)和中导流板(22)的数量均≥2片,每片所述内导流板(21)和中导流板(22)的弧长均≤1/4圆周,各个内导流板(21)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各个中导流板(22)也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内导流板(21)和中导流板(22)交错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48),控制系统(34)与外循环泵(6)、进水阀(25)、排泥阀(26)、管道射流器进水阀(29)、管道射流器出水阀(30)、外循环进水阀(31)连接以实现自动控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挡流环(96),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9)为大径端在下小径端在上的锥形,一级三相分离器(9)大径端与管壁之间为环形通道;锥形挡流环(96)设置在环形通道下方,锥形挡流环(96)大径端在上小径端在下,锥形挡流环(96)大径端固定在管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内气水分离器(7)中与一级三相分离器(9)顶端连接的管道出口高于外循环出水管(32)与内气水分离器(7)连接一端的管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外循环喷头(11)的射流方向、内循环喷头(12)的射流方向、进水喷头(13)的射流方向均相同且均沿罐体(1)横截面的割线方向;所述气提上升管(14)上端的水平管管口射流方向沿顶气水分离器(8)横截面的割线方向。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进水管(28)为十字形,外循环喷头(11)安装在十字形外循环进水管(28)的各个管臂上;所述进水管(24)为十字形,进水喷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珍卢誉远林应强熊庆明林叶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绿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