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17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包括呈管状结构的支架主体、环形磁体、第一振膜组件、第二振膜组件、音圈以及张力调节组件。环形磁体安装于支架主体内,张力调节组件安装于支架主体的一侧开口端上,并且,张力调节组件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间隙,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开口端上,音圈设于环形磁体内,并且,音圈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振膜组件,音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振膜组件。通电后的音圈在环形磁体内沿轴线方向做往复伸缩运动,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二振膜组件之间间距可通过张力调节组件调整,从而改变音圈的弹性系数,实现对发声频率微调的目的。

Moving coil type loudspea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oudspeakers, and provides a movable coil type plane diaphragm horn, which comprises a tubular structure bracket body, a ring magnet, a first diaphragm assembly, a second diaphragm assembly, a voice coil and a tension adjusting assembly. The ring magnet is install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ket, the tension adjust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pening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ket, and a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tension adjusting component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ket, the second diaphragm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other side opening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ket, the voice coil is arranged in the ring magnet, and one end of the voice coil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bracket. One diaphragm assembly, the other end of the voice coil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diaphragm assembly. After electrification, the voice coil moves reciprocating and contracting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in the ring magne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aphragm components can be adjusted by the tension adjusting component, thus changing the elastic coefficient of the voice coil and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fine-tuning the voice frequ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
本技术涉及扬声器
,尤其提供一种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
技术介绍
动圈式喇叭是喇叭的一种,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喇叭。目前,传统的动圈式喇叭通常包括外壳、收容在外壳内的振动组件以及磁路组件,振动组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纸盆和音圈,磁路组件包括磁铁和华司。传统的动圈式喇叭在制造完成之后其振动组件的整体质量以及纸盆的弹性系数均无法改变,即动圈式喇叭的固有谐振频率是一定的,这样,传统的动圈式喇叭发声频率不能进行微调。因此,亟需解决现有的动圈式喇叭的发声频率无法微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圈式喇叭的发声频率无法微调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包括呈管状结构的支架主体、环形磁体、第一振膜组件、第二振膜组件、音圈以及张力调节组件,所述环形磁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内,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开口端上,并且,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振膜组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的间隙,所述第一振膜组件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且通过张力调节组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支架主体移动,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开口端上,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环形磁体内,并且,所述音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所述音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具体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管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且与所述第一管体同轴设置的第二管体,所述环形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张力调节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一侧开口端上,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的所述间隙处移动,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开口端上。具体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部设有多个连接筋,所述第一管体通过各所述连接筋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具体地,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支架、调节螺钉以及多个固定柱,各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沿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开口端上,各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和所述调节支架,所述调节螺钉设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中部且穿过所述调节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固定柱等间距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开口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调节组件还包括多个导向柱,各所述导向柱沿所述调节支架的轴线方向设置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四个,每相邻两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一所述导向柱。具体地,所述第一振膜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回弹振膜,所述回弹振膜覆盖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调节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音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弹振膜上。具体地,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发声振膜,所述发声振膜覆盖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音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声振膜上。具体地,所述环形磁体为径向充磁的环形磁铁,所述环形磁铁内表面的磁极为N极,所述环形磁铁外表面的磁极为S极;或者,所述环形磁铁内表面的磁极为S极,所述环形磁铁外表面的磁极为N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包括呈管状结构的支架主体、环形磁体、第一振膜组件、第二振膜组件、音圈以及张力调节组件。环形磁体安装于支架主体内,张力调节组件安装于支架主体的一侧开口端上,并且,张力调节组件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供第一振膜组件沿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的间隙,第一振膜组件连接于张力调节组件且通过张力调节组件沿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对支架主体移动,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开口端上,音圈设于环形磁体内,并且,音圈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振膜组件,音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振膜组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的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的音圈、回弹振膜以及发声振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支架主体2—张力调节组件3—第一振膜组件4—第二振膜组件5—音圈6—环形磁体11—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3—连接筋21—调节支架22—调节螺钉23—固定柱24—导向柱31—第一固定件32—回弹振膜41—第二固定件42—发声振膜211—第一环形主体212—第一支撑件311—第二环形主体312—第二支撑件1a—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包括呈管状结构的支架主体1、环形磁体6、第一振膜组件3、第二振膜组件4、音圈5以及张力调节组件2。环形磁体6安装于支架主体1内,张力调节组件2安装于支架主体1的一侧开口端上,并且,张力调节组件2与支架主体1之间形成供第一振膜组件3沿支架主体1的轴向方向移动的间隙1a,第一振膜组件3连接于张力调节组件2且通过张力调节组件2沿支架主体1的轴向方向相对支架主体1移动,第二振膜组件4安装于支架主体1的另一侧开口端上,音圈5设于环形磁体6内,并且,音圈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振膜组件3,音圈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振膜组件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其工作过程如下:音频信号电流输入音圈5内,流经音圈5的电流时切割环形磁体6的磁感线,从而对音圈5施加沿轴向方向的安培力,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管状结构的支架主体、环形磁体、第一振膜组件、第二振膜组件、音圈以及张力调节组件,所述环形磁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内,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开口端上,并且,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振膜组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的间隙,所述第一振膜组件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且通过张力调节组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支架主体移动,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开口端上,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环形磁体内,并且,所述音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所述音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管状结构的支架主体、环形磁体、第一振膜组件、第二振膜组件、音圈以及张力调节组件,所述环形磁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内,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开口端上,并且,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振膜组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的间隙,所述第一振膜组件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且通过张力调节组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支架主体移动,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开口端上,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环形磁体内,并且,所述音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所述音圈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管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且与所述第一管体同轴设置的第二管体,所述环形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张力调节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一侧开口端上,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的所述间隙处移动,所述第二振膜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开口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部设有多个连接筋,所述第一管体通过各所述连接筋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圈式平面振膜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支架、调节螺钉以及多个固定柱,各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沿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朝辉杨乐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