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清洗纺织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通式(1)的化合物处理该纺织品材料,其中R↑[1],R↑[2],R↑[3]和R↑[4]具有说明书中列举的含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除了用水和洗涤剂洗涤纺织品,如在个人家庭中以及在工业和机构(gewerblich)洗衣店中发生的那样以外,纺织品的化学清洗也是非常 重要的。这在水敏感性的纺织品情况下,以及在顽固污物,尤其是在含 油和含脂肪的污迹的情况下发生。过去和现在在此仍一直使用卣化烃作为清洗介质。它们包括氯代烃 三氯乙烯、1, 1, 1-三氯乙烷和二氯甲烷,这些例如在德国已不再准许使 用。类似地,以前广泛地用于化学清洗的氟氯烃(FCKW)在许多国家已 不再准许用于这一应用。广泛使用的还有四氯乙烯(全氯乙烯,PER)。 四氯乙烯是易挥发性氯化烃,其由于其脂溶性性能而作为溶剂和清洗剂 已经广泛地用于工业和机构应用,也在纺织品清洗方面。PER的缺点尤 其是其潜在的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其高的挥发性、其容易溶于含脂肪的 食物中和其强危害水的性能。PER作为"危险物质"归入EU的"黑名单" 中并归类为危险品规定(Gefahrstoffverordnung )意义上的危险品。 化学清洗中,使用的溶剂,尤其是全氯乙烯,如果其进入环境中,则会 产生危险。潜在的排放源是清洗机,干燥空气,接触水,蒸馏淤渣,纺 织品,由于不充分的干燥和/或由于溶剂保留,以及事故。在化学清洗 设备领域中有机溶剂的排放途径在各个国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强烈限 制,这视环境立法和法律的遵守和监督状况而定。在德国,对纺织品清洗操作和机器制造商提出很多要求以限制全氯乙烯排放,如在废气、滚 筒区域和邻室中PER排放的最大准许值,这意味着高的技术努力和成本。 然而,与纺织品清洗操作中PER排放的控制无关地,相当大量的PER可能 被保持在最重要的纺织品基材(羊毛、聚酯)中(保留),使得溶剂通 过纺织品的排放同样是重要的。在PER情况下,这可能也在远离纺织品 清洗操作处在消费者方面引起室内空气负担。釆用在开头提及的且在此期间在大多数国家在化学清洗中不再准许的氟氯烃(FCKW),可以实现纺织品极低的干燥温度以及由于高的挥 发性而也可以实现短的千燥时间并因此低的机械应力。因此可能可靠地 避免对带有保养符号"F"的纺织品的不可逆损害。无卣烃溶剂(KWL)品。最初,KWL仅被认为是用于特别敏感的纺织品的清洗的FCKW的替代 物。KWL是直链脂族化合物或含10-14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和环状脂族 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从约18 0-21 (TC的较高沸程使得它们与以前同样用于纺织品清洗的汽油馏分,或与沸点仅为i2rc的全氯乙烯明显不同。KWL在美国和在日本大量用于化学清洗。然而,使用KWL的缺点是, 由于低的蒸气压,干燥温度必须提高和/或千燥时间必须明显延长。这 对敏感的纺织品造成了显著更强的热和机械负荷,这缩短由消费者利用 的寿命。此外,蒸馏和再循环KWL的能量消耗明显地高于PER。因此,仍需要有机溶剂,其不但具有良好的清洗能力而且根据毒理学或生态学评价并且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也被评价为好于现有技术。此外,它们应该可普遍用于根据现有技术对于全氯乙烯(PER)和 烃溶剂(KWL)可用于的清洗方法。 PER清洗方法由三个阶段构成1) 在溶剂浴中的实际清洗操作,向该溶剂浴中还添加一些水和清 洗增效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共溶剂和其它组分)。2) 用热空气进行干燥和通过冷凝和吸附进行回收溶剂。3) 通过过滤和蒸馏,或解吸而使溶剂再生。用KWL进行的清洗原则上在与PER清洗方法相同的阶段中进行。各家 生产商供应的清洗技术的区别在于清洗和干燥的分开(重新装载技术), 清洗和干燥集成在一个机器中(闭合操作方式),以及在清洗和干燥过 程中的惰性化(氮气,新鲜空气和循环空气或真空的结合)。适合作为全氯乙埽和/或烃溶剂的替代物的有机溶剂应该至少基上满足以下要求通常良好的清洗能力和良好的分离水溶性或水溶胀性污物和颜料 污物的能力,非必要地,经由水/表面活性剂结合物(清洗增效剂); 非常好的溶解油脂的能力;对颜料污物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足够的分 散稳定性以避免变灰;对纤维、染色和整饰剂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即 纤维的仅仅有限的溶胀,对羊毛的缩绒收缩没有不利的影响,对纤维的 热-机械性能具有可忽略的改变,不会分离出染料、整饰剂、热熔粘合 剂等(在干燥过程中也不);纤维基材的非常低的保留率;经清洗的纺 织品中没有溶剂气味;使干燥和回收变得容易的高的挥发性;足够高的 闪点;非对清洗机和干燥机的金属和其它材料没有腐蚀性或腐蚀性低, 即使在水存在下也不;在清洗和蒸馏条件下,即存在污物且在较高的温 度下,没有分解或仅很低的分解;低粘度以使得污物分离变得容易和通 过离心分离更好地将溶剂机械分离除去;低的水溶解性,但是对水具有 一定的溶解能力(非必要地,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增溶剂);对 所谓的清洗增效剂(包括例如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 表面活性剂,其它溶剂,例如(2-曱氧基曱基乙氧基)丙醇,特定的盐, 漂白剂,消毒剂,抗静电剂和其它添加剂)具有溶解能力;在溶剂中形 成稳定的水/表面活性剂乳液;遵循由保养标签预先规定的工艺技术最 大值;以及对人类和生态具有低的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机溶剂,它们比根据现有技术使用的溶剂更 好地满足上述对化学清洗的要求并且具有更好的毒理学和生态学性能 分布。现已令人惊奇地发现,通式(1)的化合物与全氯乙烯或烃溶剂相 比具有更好的对油脂的清洗能力或溶解能力和更好的污物携带能力并 因此产生较小的变灰并被判断在毒理学和生态学上显著更有利,此外还 满足其它上述要求,并因此突出适合作为化学清洗的清洗剂。本专利技术因此提供通式(1)的化合物作为有机清洗剂和溶剂用于纺 织品的化学清洗中的用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其中A是(CH丄或亚苯基,R1、 R2、 f和W相同地或彼此独立地可以表示C「C"-正和/或异烷基、 Cs或C广环烷基、苯基-d-C广烷基、C广C广烷基苯基或苯基, 并且a是O-6的整数。优选地,R1、 R2、 R3和R4相同地或彼此独立地是C「df正和/或异烷基、 C5或C广环烷基、苯基-d-C广烷基、d-C广烷基苯基或苯基,并且a优选是 0-2。更优选,R1、 R2、 RS和R'相同地或彼此独立地是d-C厂正和/或异烷基、 环己基、节基或苯基,并且a优选是O或l。非常特别优选,R1、 R2、 f和 114相同地或彼此独立地是d-C「正和/或异烷基,并且a是0。RLR^基团的实例是例如曱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 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环戊基、 正己基、异己基、环己基、辛基、癸基、异十三烷基、苯基、苄基、苯 乙基、壬基苯基。通式(1)的化合物是缩醛。缩醛一般由如下方式获得在催化剂, 例如干燥的氯化氢存在下,使醛与2mol醇/羰基反应。为合成通式(l) 的化合物,必须使用二醛。用于合成通式(1)的化合物的优选的二醛 是乙二醛、丙二醛(l,3-丙二醛、1,3-丙烷二醛)、1,4-丁二醛和对苯 二甲醛。非常优选的二醛是乙二醛,它导致其中a-O的通式(1 )的化合 物。对于所述应用目的尤其优选的化合物是得自Clari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纺织品材料的化学清洗方法,该方法包括用通式(1)的化合物处理该纺织品材料, *** (1) 其中 A是(CH↓[2])↓[a]或亚苯基, R↑[1]、R↑[2]、R↑[3]和R↑[4]相同地或彼此独立地表示C↓[1]-C↓[22]-正和/或异烷基、C↓[5]或C↓[6]-环烷基、苯基-C↓[1]-C↓[4]-烷基、C↓[1]-C↓[9]-烷基苯基或苯基, 并且a是0-6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P朗,
申请(专利权)人:科莱恩产品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