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02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包括本体,本体一侧上部设进水口;本体内部由五组A、B板分隔形成依次连通的第一接触净化池、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每组A、B板中,A板靠近进水口设置,其上端固定与本体的内顶部下端悬空,B板置于A板之后,B板的下端固定于本体的内底部,上端不接触本体的顶部且高于A板的下端;第一接触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的A、B板之间设接触净化层,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在各池的A、B之间分别设有除磷层、脱氮层、不饱和碳净化层;本体上与设进水口相对的侧面下部设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动力设备,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A bio based oxidation bed for treatment of polluted water bodi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based oxidation bed for treating polluted wat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body with a water inlet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a first contact purification pool, a phosphorus removal pool, a denitrification pool, an unsaturated carbon purification pool and a second contact purification pool separated by five groups of A and B boards in the body to form a successively connected first contact purification pool, a phosphorus removal pool, a denitrification pool, an unsaturated carbon The upper end is fix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body is suspended. The lower end of the B board is fixed at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body after the A board. The upper end does not touch the top of the body and is higher than the lower end of the A board. A phosphorus removal layer, a nitrogen removal layer and an unsaturated carbon purification lay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A and B of the nitrogen pools and the unsaturated carbon purification pools, and a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body opposite to the water inl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 power device, simple maintenance, low running cost and good purify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居住日趋集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许多地区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然而政府经济承受能力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运行管理经验严重缺乏,大多数地区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处理工艺。在城市污水管网未到达的地区,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也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已占水污染物总量40%~50%。由于我国的城市地下水道污水收集系统尚不完善,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低而造成的众多无法接管地区的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而小城镇及住宅小区污水处理具有规模小、水量、水质变化大、可供选择的技术少等特点,同时又存在工程建设费及运行费高、维护管理人员经验缺乏等缺点。城市河道承载着水系循环和集污纳垢的功能,河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河道水体的治理面临严峻考验,生态治理手段较为脆弱。因此,对于以上地点分散、污水排放量较小的居民点、农村面源污水的治理、河道污染水体的治理等方面应设计一种设备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少、稳定性高且易于维护管理的的无动力水处理技术对污染水体治理进行原位净化和开展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具有使用中无动力设备,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箱体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内部由五组A、B板分隔形成依次连通且下进水上出水的第一接触净化池、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每组所述A、B板中,A板靠近进水口设置,其上端固定与本体的内顶部下端悬空,B板置于A板之后,B板的下端固定于本体的内底部,上端不接触本体的顶部且高于A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接触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的A、B板之间设有接触净化层,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在各池的A、B之间分别设有除磷层、脱氮层、不饱和碳净化层;所述本体上与设置进水口相对的侧面下部设有出水口。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净化层包括多孔固定框和接触填料、除磷层包括多孔固定框和除磷填料、脱氮层包括多孔固定框和脱氮填料、不饱和碳净化层包括多孔固定框和不饱和碳填料;多孔固定框通过设置在侧面设卡块可拆卸卡接于A、B板之间;所述本体上位于第一接触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由盖板通过螺栓封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用于流动水体的微生物污水处理,具有生化和过滤双重处理功效,在河道污水治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等领域应用具有显著功效。填料使用时间长(5-8年),可以采用补充或更换的方式延长使用寿命,填料采用废气材料加工而成,资源利用性较好。使用中无动力设备,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多孔固定框和填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污水流向;1、本体;2、进水口;3、A板;4、B板;5、第一接触净化池;6、除磷池;7、脱氮池;8、不饱和碳净化池;9、第二接触净化池;10、接触净化层;11、除磷层;12、脱氮层;13、不饱和碳净化层;14、出水口;15、固定框;16、卡块;17、填料;18、螺栓;19、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中空箱体状的本体1,本体1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2;本体1内部由五组A、B板分隔形成依次连通且下进水上出水的第一接触净化池5、除磷池6、脱氮池7、不饱和碳净化池8、第二接触净化池9,每组所述A、B板中,A板3靠近进水口2设置,其上端固定与本体1的内顶部下端悬空,B板4置于A板3之后,B板4的下端固定于本体1的内底部,上端不接触本体1的顶部且高于A板3的下端;第一接触净化池5、第二接触净化池9的A、B板之间设有接触净化层10,除磷池6、脱氮池7、不饱和碳净化池8在各池的A、B之间分别设有除磷层11、脱氮层12、不饱和碳净化层13;本体1上与设置进水口2相对的侧面下部设有出水口14。如附图2、附图3所示,接触净化层10包括多孔固定框15和接触填料、除磷层11包括多孔固定框15和除磷填料、脱氮层12包括多孔固定框15和脱氮填料、不饱和碳净化层13包括多孔固定框15和不饱和碳填料;多孔固定框15通过设置在侧面设卡块16可拆卸卡接于A、B板的卡槽(图中未示出)内;本体1上位于第一接触净化池5、第二接触净化池9、除磷池6、脱氮池7、不饱和碳净化池8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由盖板19通过螺栓18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箱体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内部由五组A、B板分隔形成依次连通且下进水上出水的第一接触净化池、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每组所述A、B板中,A板靠近进水口设置,其上端固定与本体的内顶部下端悬空,B板置于A板之后,B板的下端固定于本体的内底部,上端不接触本体的顶部且高于A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接触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的A、B板之间设有接触净化层,在各池的A、B板之间分别设有除磷层、脱氮层、不饱和碳净化层;所述本体上与设置进水口相对的侧面下部设有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基氧化床,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箱体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内部由五组A、B板分隔形成依次连通且下进水上出水的第一接触净化池、除磷池、脱氮池、不饱和碳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每组所述A、B板中,A板靠近进水口设置,其上端固定与本体的内顶部下端悬空,B板置于A板之后,B板的下端固定于本体的内底部,上端不接触本体的顶部且高于A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接触净化池、第二接触净化池的A、B板之间设有接触净化层,在各池的A、B板之间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科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