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元专利>正文

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1855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由送料机构、加热粘合机构、切断机构及切开机构组成,进料夹送轮组包括上轮组与下轮组;长圆筒大滚轮组包括上大滚轮组及下大滚轮组;中间滚轮组包括上滚轮组与下滚轮组,压轮外围设有加热管;两侧边滚轮组包括上滚轮组与下滚轮组;机架马达设有链轮,以链条连结下轴链轮、下大滚轮轴链轮及传动轴链轮;传动轴链轮以链条连结下滚轮轴链轮及承布轴链轮,送料机构输送布料与泡棉进入加热粘合机构将布与泡棉粘合,由切断机构切断及由切开机构切开成为二块垫块。(*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和柔性原料领域制作纤维制品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布料自动送料及泡棉定位送料,并以圆筒滚轮进行加热粘合,且具有定尺寸切断及剪开的功能的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当今社会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注重休闲生活,使休闲、登山运动日渐蓬勃发展,各种更新奇、更刺激的新型态运动相继被开发出来,其各相关设备亦需要不断地研究开发及改进,现有的布与泡棉所粘合的垫子一般是以油压的双层上模、下模压合加工而成,对于以此种加工方式来制造,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因其压合的合模面积过大,其所要求的平面不易维持,其电热管加温温度不平均,容易造成布与布的粘合处不平均或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易损伤产品,降低产品质量;或以高周波加热模压来加工,其缺点为其机台负载过大,其模面大而加温不易控制,而只能以单面布与泡棉先粘合后再粘合另一面布的方式进行加工,造成时间、流程上的浪费,导致制造成本偏高;且在以上现有传统的加工方式中,其模面为固定,而无法机动性、弹性地制造出超长尺寸的产品,无法适应现代产品多样性的需求。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存在的弊端,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使其结构改良更为先进,而使加工流程缩减至最低,相对地可降低成本,可连续性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使其设有更为精准、且更为有效的圆筒滚轮加热装置,而使其生产出的产品其质量更佳。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使其具有优良的加工结构装置配置,使其生产出的产品尺寸的设定更具有弹性,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其包括一送料机构、加热粘合机构、切断机构及切开机构,由送料机构将布料与泡棉输送进入加热粘合机构,由加热粘合机构将布与泡棉相粘合,再由切断机构切断并由切开机构切开为二块布与泡棉的垫块后,自动滑入于检收机构内;该加热粘合机构,设有一凵型机架,该机架的开口处一前一后各设置有一方杆,另在机架内适当位置处依序设置有一组进料夹持轮轴、一组长圆筒大滚轮轴、一组中间滚轮轴、一组两侧边滚轮轴及一支承布轴,该支承布轴后设有一切断机构、一对夹布杆及一切开机构,另在诸轮组的下方设置有一传动马达、一备用传动轴及一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该进料夹送轮组,由上轴与下轴所组成,该上轴及一软性橡胶滚轮组成上轮组,而下轴、软性橡胶滚轮及链轮则组成下轮组;该长圆筒大滚轮组,由一上大滚轮组及一下大滚轮组所组成,上大滚轮组包括有由设在滑块上的轮轴上内套设一对钻有适当个通孔的大小轴径的轴阶梯圆盘,其以小轴径相对设置而固定在轮轴上,另在该每个通孔内穿设有加热管,再在两个轴阶梯圆盘之间设有一圆筒外套筒,并设有一轴承套设在该两个轴阶梯圆盘上;下大滚轮组的组成元件与上大滚轮组的结构相同,同样设有轴阶梯圆盘、轴承与圆筒外套筒,但其轮轴设在机架上,在其一轴端处设有外盖与链轮,其轴心处套设有轴承设在轮轴上,并设有螺丝锁固外盖固定在圆筒外套筒上;该中间滚轮组,由上滚轮组与下滚轮组所组成,该上滚轮组包括一设在机架上的轮轴,该轮轴上设有其内设置有轴承的压轮,另在该压轮的外围设有三支呈欧姆型即Ω型的加热管,在该加热管之外再设置有保温剂,以螺丝固定在轮轴上,另再设有一挡块设在该轮轴上,驱动该压轮在轮轴上转动;下滚轮组的组成元件与上滚轮组结构相同,但在压轮的一侧设置有一驱动压轮的链轮;该两侧边滚轮组,由上滚轮组与下滚轮组所组成,该上滚轮组包括有一设在滑块上的轮轴,该轮轴上设有一对与中间滚轮组的上滚轮组结构相同的轮组;该下滚轮组,包括有一对与中间滚轮组的下滚轮组结构相同的轮组所构成;另在机架上,于轮组下方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有一传动马达,该传动马达上设置有三个传动链轮,另在中间链轮组下方适当位置处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上的适当位置处固定设有链轮;其传动结构是以链条连结进料夹送轮组的下轴链轮、长圆筒大滚轮组的下大滚轮轴链轮及传动轴链轮;再由传动轴链轮以链条连结中间滚轮组的下滚轮轴链轮、两侧边滚轮组的下滚轮轴链轮及承布轴上的链轮,各链轮组形成下轮组具有动力,而上轮组为空转的结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其中所述的长圆筒大滚轮组、中间滚轮组及两侧边滚轮组其内可设有高周波加热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是由一送料机构、加热粘合机构、切断机构及切开机构所组成,由送料机构输送布料与泡棉进入于加热粘合机构,由加热粘合机构将布与泡棉相粘合,再由切断机构切断及由切开机构切开形成为二块布与泡棉的垫块。其结构改良更为先进,使加工流程缩减至最低,相对地可降低成本,可连续性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其设有更为精准、且更为有效的圆筒滚轮加热装置,使其生产出的产品其质量更佳,且其具有优良的加工结构装置配置方式,使其生产出的产品尺寸的设定更为具有弹性,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布料自动送料及泡棉定位送料,且以圆筒滚轮进行加热粘合,又具有定尺寸切断及剪开的功能,可以进行全自动作业,且本技术的加热机构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其可以采用加热管结构进行加热,还可以采用热媒加温或高周波加温的结构,适用性能强,又本技术其粘合双面布与泡棉不同于传统的方形模具,而可进行连续性生产作业,生产效率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大幅改进,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要部件圆筒滚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布与泡棉进料的结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布与泡棉进料的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布与泡棉切开的结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布与泡棉切开的结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由一送料机构、加热粘合机构、切断机构及切开机构组成,其由送料机构将布料与泡棉输送进入于加热粘合机构,由加热粘合机构将布与泡棉相粘合,再由切断机构切断及由切开机构切开为二块垫块后,自动滑入于检收装置内。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3所示,该加热粘合机构2,设有一凵型机架20,该机架20的开口处一前一后各设置有一方杆205、206,另在机架20内的适当位置处依序设置有一组进料夹持轮轴27、27a、一组长圆筒大滚轮轴21、21a、一组中间滚轮轴22、22a、一组两侧边滚轮轴23、23a及一支承布轴28,支承布轴28后设有一切断机构3、一对夹布杆41、42及一切开机构4,另在诸轮组的下方设置有一传动马达244、一备用传动轴25及一传动轴26(如图3所示)。进料夹送轮组,由一上轴27a与下轴27所组成,上轴27a及一橡胶滚轮272a组成上轮组,而下轴27、橡胶滚轮272及链轮271则组成下轮组;请结合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与泡棉的粘合装置,包括一送料机构、加热粘合机构、切断机构及切开机构;该加热粘合机构,设有一凵型机架,该机架的开口处一前一后各设置有一方杆,另在机架内适当位置处依序设置有一组进料夹持轮轴、一组长圆筒大滚轮轴、一组中间滚轮轴、一组两侧 边滚轮轴及一支承布制轴,该支承布轴后设有一切断机构、一对夹布杆及一切开机构,另在诸轮组的下方设置有一传动马达、一备用传动轴及一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该进料夹送轮组,由上轴与下轴所组成,该上轴及一软性橡胶滚轮组成上轮组,而下轴、软性橡胶 滚轮及链轮则组成下轮组;该长圆筒大滚轮组,由一上大滚轮组及一下大滚轮组所组成,上大滚轮组包括有由设在滑块上的轮轴上内套设一对钻有适当个通孔的大小轴径的轴阶梯圆盘,其以小轴径相对设置而固定在轮轴上,另在该每个通孔内穿设有加热管,再在两个轴 阶梯圆盘之间设有一圆筒外套图象筒,并设有一轴承套设在该两个轴阶梯圆盘上;该下大滚轮组的组成元件与上大滚轮组的结构相同,同样设有轴阶梯圆盘、轴承与圆筒外套筒,但其轮轴设在机架上,在其一轴端处设有外盖与链轮,其轴心处套设有轴承设在轮轴上,并设有螺丝锁固外盖固定在圆筒外套筒上;该中间滚轮组,由上滚轮组与下滚轮组所组成,该上滚轮组包括有一设在机架上的轮轴,该轮轴上设有其内设置有轴承的压轮,另在该压轮的外围设有三支呈欧姆型即Ω型的加热管,在该加热管之外再设置有保温剂,以螺丝固定在轮 轴上,另再设有一挡块设在该轮轴上,驱动该压轮在轮轴上转动;下滚轮组的组成元件与上滚轮组结构相同,但在压轮的一侧设置有一驱动压轮的链轮;该两侧边滚轮组,由上滚轮组与下滚轮组所组成,该上滚轮组包括有一设在滑块上的轮轴,该轮轴上设有一对与中间 滚轮组的上滚轮组结构相同的轮组;该下滚轮组,包括有一对与中间滚轮组的下滚轮组结构相同的轮组所构成;另在机架上,于轮组下方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有一传动马达,该传动马达上设置有三个传动链轮,另在中间链轮组下方适当位置处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上的 适当位置处固定设有链轮;其传动结构是以链条连结进料夹送轮组的下轴链轮、长圆筒大滚轮组的下大滚轮轴链轮及传动轴链轮;再由传动轴链轮以链条连结中间滚轮组的下滚轮轴链轮、两侧边滚轮组的下滚轮轴链轮及承布轴上的链轮,各链轮组形成下轮组具有动力,而上轮组为空转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