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盘的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173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盘的输送系统,其包括支架、传送带装置、张紧机构、动力装置及连接件,所述传送带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两端部的同步齿形带轮,及在同步齿形带轮上运动的两同步齿形带,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转向器,所述连接件为万向节,所述转向器与所述电机连接,并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同步齿形带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器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所述张紧机构的下端部与所述转向器的上端部连接。

Optical fiber tray conve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veyor system of an optical fiber disc,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conveyor belt device, a tensioning mechanism, a power device and a connector. The conveyor belt device comprises a synchronous tooth-shaped pulley fixed at the ends of the bracket and a two synchronous tooth-shaped belt moving on the synchronous tooth-shaped pulley, and the power device. Including a motor and a steering gear,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a universal joint, the steering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ynchronous tooth belt through the universal joint, the tensioning mechanism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teering gear and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racket, the lower end of the tensioning mechanism and the steering gear.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盘的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纤盘的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光纤制造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生产流程中,为了保证光纤不发生变形,光纤盘不能平放需竖直放置。光纤盘是一两端大中间小的柱体,其中轴线上具有一圆孔,光纤缠绕在光纤盘的中部,便于搬运;若成品光纤搬运全部由人工完成,不仅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且人工搬运在一定程度会存在不安全或不稳定等负面因素。设计开发运输系统,以代替人工实现如上操作变得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纤盘的输送系统。一种光纤盘的输送系统,其包括支架、传送带装置、张紧机构、动力装置及连接件,所述传送带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两端部的同步齿形带轮,及在同步齿形带轮上运动的两同步齿形带,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转向器,所述连接件为万向节,所述转向器与所述电机连接,并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同步齿形带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器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所述张紧机构的下端部与所述转向器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上下两个调节板、固定板和张紧轮,所述每个调节板的外端部均对称开设有螺孔,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轨道,所述张紧轮的两端通过螺钉配合螺孔在轨道内的滑动,所述固定板垂直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的侧端部,将调节板进行上下连接。所述转向器减速比为2:1,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器的主轴的输出端与同步齿形带轮的轮轴进行连接,所述电机、转向器水平放置,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两同步齿形带相互垂直,所述万向节将所述转向器输出的水平运动转换为所述两同步齿形带与水平面呈一倾斜夹角的运动。所述倾斜夹角为45度,所述万向节的节与节之间为22.5度的传动角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同步带、张紧机构、转向器、万向节的使用,及在支架中的位置设置可以使传输稳定,达到动力均分,解决现有技术中输出轴与电动机位置不固定、传输过程出现不等角速度传输和磨损断裂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盘的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盘的输送系统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盘的输送系统的张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盘的输送系统100,其主要包括动力装置10、连接件20,传送带装置30,张紧机构40和支架50。所述传送带装置3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50的两端部的同步齿形带轮31,及在同步齿形带轮31上运动的两同步齿形带32。所述动力装置10包括电动机13、减速器12及转向器11,所述电动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12的主轴相连,以提高电动机13的输出转矩。转向器11的一端与减速器12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将输入的转矩转化为两个同步转动的输出,保证了两输出轴的同步转动;所述转向器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20与所述同步齿形带轮31连接。所述转向器11为T2转向器,其减速比为2:1,所述电动机13、减速器12及转向器11水平放置,所述连接件20用于将所述动力装置10输出的水平转动转换为倾斜转动,所述同步齿形带轮31在固定位置转动,所述两同步齿形带32相互垂直且与水平面呈该倾斜角移动。所述倾斜角优选为45度,该倾斜角布置能够有效使光纤盘在竖直状态时稳定。所述连接件20为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每节之间为所述倾斜角的一半角度传动,即以22.5度的传动角度。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张紧机构40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器1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架50的中间位置,所述张紧机构40的下端部与所述转向器11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张紧机构40包括上下两个调节板41、固定板42和两个张紧轮43,所述每个调节板41的外端部均对称开设有4个螺孔411,所述调节板4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轨道412,所述张紧轮43的两端通过4个螺钉413配合螺孔411在轨道412内的滑动,所述固定板42垂直安装在所述调节板41的侧端部,将调节板41进行上下连接。张紧机构40中螺钉413与固定板42的螺纹45相配合,螺钉413底部与张紧轮41两端相接触,旋转螺纹45调节螺钉413深入的长度来控制张紧轮41在轨道412内的位置,从而起到对同步齿形带轮31上的同步齿形带32的张紧的作用。同时,由于同步带轮位置固定,因此能有效保证同步带轮与电机输出轴保持预定的倾斜角,如此传输稳定、并且动力均分。本技术提供的光纤盘的传输系统应用在光纤盘加工流水线中,由于同步带、张紧机构、转向器、万向节的使用,及在支架中的位置设置可以使传输稳定,达到动力均分,解决现有技术中输出轴与电动机位置不固定、传输过程出现不等角速度传输和磨损断裂的情况,具体为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采用同步齿形带与带齿轮线之间啮合传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同时,两同步齿形带轮的输入为同一电机,能够保证两同步带同步运动。(2)本技术通过同步带与水平面成45°角布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光纤盘竖直状态下的稳定。(3)本技术通过张紧机构通过四个螺钉控制,能够控制张紧轮两端的在滑槽内的位置从而起到张紧的作用。(4)本技术通过采用T2转向器换向的特点,将电动机的输出轴转换为两轴的输出,保证了两同步带的同步运动。(5)本技术通过采用万向节作为转向器和带齿轮轴的连接装置,能够有效适应同步带轨道宽度和电动机高度的变化,保证同步齿形带轮轴与电机输出轴保持45°的夹角,同时也能根据轨道的间宽度调节电机的位置,使万向节保持每节之间为22.5°角的最佳传动角度。虽然本技术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故本技术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盘的输送系统,其包括支架、传送带装置、张紧机构、动力装置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两端部的同步齿形带轮,及在同步齿形带轮上运动的两同步齿形带,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转向器,所述连接件为万向节,所述转向器与所述电机连接,并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同步齿形带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器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所述张紧机构的下端部与所述转向器的上端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盘的输送系统,其包括支架、传送带装置、张紧机构、动力装置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两端部的同步齿形带轮,及在同步齿形带轮上运动的两同步齿形带,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转向器,所述连接件为万向节,所述转向器与所述电机连接,并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同步齿形带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器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所述张紧机构的下端部与所述转向器的上端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上下两个调节板、固定板和张紧轮,所述每个调节板的外端部均对称开设有螺孔,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轨道,所述张紧轮的两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长朋程晓伟倪红军汪兴兴朱昱黄明宇吕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华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