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266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每个凹槽两侧形成有与该凹槽相连通的两个U型槽;若干芯轴,每一芯轴用于穿过1个双扭弹簧的弹簧内径,并将双扭弹簧沿芯轴向下压入所述凹槽,芯轴两端放置在两个U型槽内;固定单元,用于将芯轴与凹槽可拆卸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解决了现有弹簧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Loading aging test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ading and aging test tool for a double torsion spring, comprising a base with a plurality of grooves, each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a double torsion spring, two U-shaped grooves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each groove, and a plurality of mandrels, each of which is used for passing through a spring with a double torsion spring. The inner diameter and the double torsion spring are pressed down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ore into the groov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mandrel are placed in two U-shaped grooves; the fixing unit is used to fix the mandrel and the groove detachabl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roviding a loading and aging test tool for a double torsion spring,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荷时效试验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用于双扭弹簧测试的工装。
技术介绍
在弹簧制造加工过程中,常常采用强压、强拉、强扭等加荷时效试验,使弹簧材料表面内产生有利的剩余应力,以提高弹簧的承载能力。QJ1787-89《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中规定:Ⅰ、Ⅱ类有镀层要求的弹簧,加荷时效试验时间为24h;无镀层要求的弹簧,加荷时效试验时间为12h。图1双扭弹簧有镀层要求,其加荷时效试验需24h,即将双扭弹簧扭转至54°时保持24h,传统利用扭簧测试仪进行,但一台扭簧测试仪仅能满足一件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而且影响其它弹簧的测试,导致测试效率低,给生产进度造成影响。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解决了现有弹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每个凹槽两侧形成有与该凹槽相连通的两个U型槽;若干芯轴,每一芯轴用于穿过1个双扭弹簧的弹簧内径,并将双扭弹簧沿芯轴向下压入所述凹槽,芯轴两端放置在两个U型槽内;固定单元,用于将芯轴与凹槽可拆卸的固定。可选地,所述凹槽有8个,所述8个凹槽平行排布于所述底座上。可选地,所述凹槽形状、尺寸相同,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相同。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满足当双扭弹簧放入该凹槽,并且与凹槽的底部接触时,双扭弹簧的两扭臂的夹角满足测试要求;凹槽的宽度应等于双扭弹簧的两扭臂的夹角满足测试要求时的弹簧的外径。可选地,所述测试要求为双扭臂的夹角为50-58°。可选地,所述固定单元为螺母垫片和形成于芯轴一端外侧的螺纹,垫片设置在凹槽的侧壁和螺母之间,通过螺母和螺纹的配合将该芯轴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固定;在测试完成后,通过将螺纹螺母分离,实现将芯轴和该芯轴中的双扭弹簧从凹槽中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利用在一个底座上的若干凹槽对双扭弹簧进行加荷时效试验,每个凹槽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该加荷时效试验工装能够对多个双扭弹簧进行测试,提高弹簧的测试效率。具体而言,通过用芯轴穿过双扭弹簧的内径,同时沿着底座上U型槽下压双扭弹簧,将双扭弹簧压入凹槽内,对上述弹簧形成扭转力,将芯轴压至U型槽底端时,双扭弹簧的夹角达到测试要求角度,然后用压紧装置将芯轴固定于U型槽底端,进行加荷时效测试。进一步优化地,利用在轴芯一端外侧的螺纹、位于凹槽侧壁和螺母之间的垫片,通过螺纹螺母配合将芯轴与凹槽侧壁固定,具有成本低,容易分离和固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沿AA方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的U型槽的沿BB方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凹槽与芯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解决了现有弹簧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该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每个凹槽两侧形成有与该凹槽相连通的两个U型槽;若干芯轴,每一芯轴用于穿过1个双扭弹簧的弹簧内径,并将双扭弹簧沿芯轴向下压入所述凹槽,芯轴两端放置在两个U型槽内;固定单元,用于将芯轴与凹槽可拆卸的固定。本技术通过在一块底板上设置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中可以对一个双扭弹簧结构进行加荷时效试验,提高了双扭弹簧的检测效率。借助凹槽、芯轴以及固定单元的配合,将每一双扭弹簧施加扭转力,完成对双扭弹簧的测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附图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扭弹簧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底座1上有8个凹槽11,每个凹槽11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图中未示出),每个凹槽11两侧形成有与该凹槽11相连通的两个U型槽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凹槽数目不限于8个,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槽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可以为更多或更少。如图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8个凹槽11平行排布于所述底座1上。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槽布局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比如8个凹槽中4个为一组,沿第一方向水平布局,另外4个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水平布局。继续参考图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凹槽11的形状、尺寸相同,相邻凹槽11之间的距离相同。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待测试的双扭弹簧结构以及底板1的尺寸,可以设置不同形状、尺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用于容纳双扭弹簧,进行加荷时效试验,因此,所述凹槽11的深度满足当双扭弹簧放入该凹槽11,并且与凹槽11的底部接触时,双扭弹簧的两扭臂的夹角满足测试要求;凹槽的宽度应等于双扭弹簧的两扭臂的夹角满足测试要求时的弹簧的外径。具体地,所述测试要求为双扭臂的夹角为50-58°,比如双扭臂的夹角可以为54°,也可以为50°、56°或58°。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位于底座1上的凹槽11用于容纳双扭弹簧(未示出),凹槽11的深度满足加荷后的弹簧放入该凹槽,U型槽12位于凹槽11的沿平行于AA方向(结合图1)的两侧,U型槽的长度和深度应当根据待测试的双扭弹簧的尺寸进行设计,具体原理将在下文进行具体分析。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图,参考图3并结合图1,8个U型槽12的等间距平行排布于底座1的上表面。结合图4,图4是图1的凹槽与芯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双扭弹簧。在芯轴2穿过双扭弹簧的两个弹簧后,芯轴2的一端与凹槽1的一侧的侧壁固定,另一端与凹槽1的另一侧的侧壁通过固定单元固定。具体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螺母3、垫片4和螺纹(未示出)。螺纹形成于芯轴2外侧,垫片3设置在凹槽1的外侧壁和螺母3之间,通过螺母和螺纹的配合将芯轴2的一端与凹槽1的外侧壁固定;测试完成后,通过螺纹与螺母的分离,实现将芯轴和该芯轴2中的双扭弹簧从凹槽中取出。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固定单元采用螺纹螺母方式固定,通过螺纹螺母配合将芯轴与凹槽侧壁固定,具有成本低,容易分离和固定的优点,但是芯轴与凹槽侧壁的固定还可以用其他结构实现,比如销钉和销等其他能够实现可拆分固定的方式。请参考图6,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芯轴2包括:第一端21,用于与凹槽1的侧壁固定;芯轴中段22,用于穿过双扭弹簧的两个弹簧,并且通过对芯轴中段22施加向下的力对双扭弹簧的两个弹簧施加扭转力,所述芯轴中段22的长度应至少等于双扭弹簧的两个弹簧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以满足芯轴中段22能够穿过两个弹簧;第二端23,用于通过固定单元将芯轴2固定在凹槽1的侧壁上,该第二端23的外侧形成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螺母配合将芯轴2固定。为了实现进行测试时双扭簧固定,需要将芯轴2固定,因此,芯轴2的第一端21的直径应当大于芯轴中段22的直径和U型槽的宽度,结合图1,所述U型槽宽度为沿BB方向的尺寸。芯轴中段22的宽度应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每个凹槽两侧形成有与该凹槽相连通的两个U型槽;若干芯轴,每一芯轴用于穿过1个双扭弹簧的弹簧内径,并将双扭弹簧沿芯轴向下压入所述凹槽,芯轴两端放置在两个U型槽内;固定单元,用于将芯轴与凹槽可拆卸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用于容纳1个双扭弹簧,每个凹槽两侧形成有与该凹槽相连通的两个U型槽;若干芯轴,每一芯轴用于穿过1个双扭弹簧的弹簧内径,并将双扭弹簧沿芯轴向下压入所述凹槽,芯轴两端放置在两个U型槽内;固定单元,用于将芯轴与凹槽可拆卸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有8个,所述8个凹槽平行排布于所述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状、尺寸相同,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荷时效试验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菊贤王钰奉曹晓连爱珍张黎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