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08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散热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框架和均匀排列在框架内的多根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相邻散热管之间构成送风通道,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框架两侧的水室连通;所述散热管之间夹设波状的散热带,所述散热带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且分别与其两侧的散热管接触;所述散热管设置有散热带的两侧的侧壁均设置成平面;所述框架的前后两面均设置对散热带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框架设置对应的螺纹通孔、并通过穿设在螺纹通孔的螺栓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维护和更换散热带。

A new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s, and aims to provide a new type of radiato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as follows: a new type of radiator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radiation pipes arranged uniformly in the frame, the radiation pipe and the adjacent radiation pipe constitute a supply air channel, the two ends of the radiation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hamb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corresponding frame, and the radiation pipe is sandwiched with a wavy radiation belt. The wave crest and wave trough of the radiation belt are arranged in a plane and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radiation pipe on both sides of the radiation belt respectively; the side walls of the radiation pipe on both sides of the radiation belt are arranged in a plane;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 restriction plate for restricting the radiation belt, and the restriction plate and th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threaded through-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aded through-holes and parallel. The bolts are threaded through the threaded through-hol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f the scattered tropical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散热器包括水室和设置在水室之间的散热管,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管上通常还设置有散热翅;散热翅通常与散热管一体成型,不便于维护。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散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框架和均匀排列在框架内的多根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相邻散热管之间构成送风通道,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框架两侧的水室连通;所述散热管之间夹设波状的散热带,所述散热带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且分别与其两侧的散热管接触;所述散热管设置有散热带的两侧的侧壁均设置成平面;所述框架的前后两面均设置对散热带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框架设置对应的螺纹通孔、并通过穿设在螺纹通孔的螺栓固接。优选的,所述框架同一侧面的两限位板之间设置限位网,所述限位网与其对应的两限位板固接,所述限位网与散热管外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散热带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部分设置成波纹状。优选的,所述水室与框架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技术在散热管之间设置了散热带,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本技术还将散热带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散热管与散热带对应的侧壁也设置成平面,增大了散热管与散热带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此外,当需要对散热带进行维护或替换时,可以卸下限位板,然后将需要处理的散热带从散热管之间取出,即可很方便的对散热带进行维护或替换;本技术通过组装的方式将散热带设置在散热管之间,然后通过散热带两端的限位板对散热带进行限位和固定,与一体式设计相比,更加便于生产、组装、维护和更换,且在散热带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的散热带即可、不必更换其他相关部件,减少了需要更换的部件数量,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散热管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散热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框架1和均匀排列在框架1内的多根散热管2,所述散热管2与相邻散热管2之间构成送风通道,所述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框架1两侧的水室3连通;应当理解的是,散热管2可以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此时水室3设置在框架1的左右两端;散热管2也可以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此时水室3设置在框架1的上下两端。所述散热管2之间夹设波状的散热带4,所述散热带4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且分别与其两侧的散热管2接触;应当理解的是,散热带4的所有波峰均与其一侧的散热管2接触,散热带4的所有波谷均与另一侧的散热管2接触。所述散热管2设置有散热带4的两侧的侧壁均设置成平面;所述框架1的前后两面均设置对散热带4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与框架1设置对应的螺纹通孔、并通过穿设在螺纹通孔的螺栓固接。下面阐述本技术的的实施方式,携带有大量热量的冷却液进入散热管2一端的水室3,然后经过散热管2进入散热管2另一端的水室3;在冷却液穿过散热管2时,冷却液携带的热量会传递给散热管2的管壁和与管壁接触的散热带4;吹入送风通道的空气会将散热带4和散热管2管壁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本技术将散热带4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散热管2与散热带4对应的侧壁也设置成平面,增大了散热管2与散热带4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此外,当需要对散热带4进行维护或替换时,可以卸下限位板5,然后将需要处理的散热带4从散热管2之间取出,即可很方便的对散热带4进行维护或替换;本技术通过组装的方式将散热带4设置在散热管2之间,然后通过限位板5对散热带4进行限位和固定,与一体式设计相比,更加便于生产、组装、维护和更换,且在散热带4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对应的散热带4即可、不必更换其他相关部件,减少了需要更换的部件数量,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框架1同一侧面的两限位板5之间设置限位网6,所述限位网6与其对应的两限位板5固接,所述限位网6与散热管2外表面接触。应当理解的是,在框架1的两侧面设置限位网6,不仅可以缓冲散热带4和散热管2意外受到的外力冲击、起到保护散热带4和散热管2的作用,还可以防止散热带4发生变形;此外,限位网6与散热管2外表面接触,使得散热管2的热量可以传递给限位网6,从而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带4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部分设置成波纹状。应当理解的是,将散热带4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部分设置成波纹状,可以增加散热带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水室3与框架1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垫7。应当理解的是,在水室3和框架1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垫7可以提升水室3的密封效果,避免冷却液泄露。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均匀排列在框架(1)内的多根散热管(2),所述散热管(2)与相邻散热管(2)之间构成送风通道,所述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框架(1)两侧的水室(3)连通;所述散热管(2)之间夹设波状的散热带(4),所述散热带(4)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且分别与其两侧的散热管(2)接触;所述散热管(2)设置有散热带(4)的两侧的侧壁均设置成平面;所述框架(1)的前后两面均设置对散热带(4)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与框架(1)设置对应的螺纹通孔、并通过穿设在螺纹通孔的螺栓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均匀排列在框架(1)内的多根散热管(2),所述散热管(2)与相邻散热管(2)之间构成送风通道,所述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框架(1)两侧的水室(3)连通;所述散热管(2)之间夹设波状的散热带(4),所述散热带(4)的波峰和波谷均设置成平面、且分别与其两侧的散热管(2)接触;所述散热管(2)设置有散热带(4)的两侧的侧壁均设置成平面;所述框架(1)的前后两面均设置对散热带(4)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骏曹定王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杰尔马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