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77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属于钢管制造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内抛机占地空间大,对钢管较深的部位无法进行抛光。内抛机本体上安装有内抛机安装头,内抛机安装头上安装有固定挡圈;安装座与固定挡圈的一侧接触,锁紧环与固定挡圈的另一侧接触,支撑套筒和固定螺母均安装在安装座上,锁紧环套装在内抛机安装头上,锁紧孔设置在锁紧环上,锁紧孔与固定螺母配合,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与固定螺母连接,软轴安装在支撑套筒内,软轴的一端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内,软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撑套筒,且抛光头固定座安装在该端,抛光头通过抛光头连接杆安装在抛光头固定座上。延长了抛磨距离,使用更方便,更安全,可以达到更好的抛光效果。

A hand-held lengthening thr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and-held lengthening internal throw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teel tube manufacturing. The internal polishing machin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ccupies large space and can not polish the deeper part of the steel pipe. Installation head of internal throwing machine is installed on the body of internal throwing machine, and fixed retaining ring is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head of internal throwing machine; installation seat contacts one side of fixed retaining ring, locking ring contacts the other side of fixed retaining ring, supporting sleeve and fixed nut are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seat, locking ring sleeve is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head of internal throwing machine, lock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ock. On the tightening ring, the locking hole matches the fixed nut, the locking bo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nut through the locking hole, the soft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support sleeve, one end of the soft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head of the internal thrower, the other end of the soft shaft is exposed in the support sleeve, and the fixed seat of the polishing head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and the polishing head is install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polishing head. On the polishing head fixing seat. The polishing distance is extended,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and safer, and can achieve better polish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加长内抛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属于钢管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内抛机占地空间大,使用起来不够方便,抛光效果不理想,有效使用率较低,对钢管较深的部位无法进行抛光,就会导致翘皮、凹坑去除的不干净,将会影响钢管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手持式加长内抛机。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包括内抛机本体、支撑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内抛机本体上,所述抛光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内,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内抛机本体上安装有内抛机安装头,所述内抛机安装头上安装有固定挡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座、支撑套筒、锁紧环、固定螺母、锁紧孔和锁紧螺栓,所述抛光机构包括软轴、抛光头固定座、抛光头和抛光头连接杆;所述安装座与固定挡圈的一侧接触,所述锁紧环与固定挡圈的另一侧接触,所述支撑套筒和固定螺母均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锁紧环套装在内抛机安装头上,所述锁紧孔设置在锁紧环上,所述锁紧孔与固定螺母配合,所述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软轴安装在支撑套筒内,所述软轴的一端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内,所述软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撑套筒,且抛光头固定座安装在该端,所述抛光头通过抛光头连接杆安装在抛光头固定座上。延长了抛磨距离,使用更方便,更安全,可以达到更好的抛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环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固定螺母均安装在固定环的一侧,所述支撑套筒安装在固定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座与固定挡圈接触,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固定环通道,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座通道,所述固定环通道与连接座通道连通,所述软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套筒、固定环通道和连接座通道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内。便于支撑机构的拆装,方便对手持式加长内抛机的检修。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头上设置有用于抛光的倒棱。有利于去除钢管内的翘皮、凹坑。进一步地,所述内抛机安装头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软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软轴的长度比支撑套筒的长度大5cm~10cm。避免在抛光头在高速转动的同时将支撑套筒的端部磨损。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固定环和连接座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于连接座的外径,所述抛光头固定座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六边形内接圆的直径大于支撑套筒的内径。避免在抛光头长期使用后因磨损而导致抛光头的直径小于支撑套筒的内径,在抛光头转动时缩回支撑套筒内。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头连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抛光头固定座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抛光头连接杆与抛光头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抛光头经过长期使用后会磨损,方便了抛光头的更换。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孔为通孔。方便支撑机构的拆装,便于检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翘皮、凹坑去除干净,加长了传统内抛机的抛磨距离,更轻便,更安全,也不受场地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加长内抛机的立体爆炸断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式加长内抛机的立体爆炸断裂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内抛机本体1、支撑机构2、抛光机构3、内抛机安装头11、固定挡圈12、安装座21、支撑套筒22、锁紧环23、固定螺母24、锁紧孔25、锁紧螺栓26、固定环27、连接座28、软轴31、抛光头固定座32、抛光头33、抛光头连接杆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包括内抛机本体1、支撑机构2和抛光机构3,支撑机构2安装在内抛机本体1上,抛光机构3安装在支撑机构2内,内抛机本体1上安装有内抛机安装头11,内抛机安装头11上安装有固定挡圈12,支撑机构2包括安装座21、支撑套筒22、锁紧环23、固定螺母24、锁紧孔25和锁紧螺栓26,抛光机构3包括软轴31、抛光头固定座32、抛光头33和抛光头连接杆34。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21与固定挡圈12的一侧接触,锁紧环23与固定挡圈12的另一侧接触,支撑套筒22和固定螺母24均安装在安装座21上,锁紧环23套装在内抛机安装头11上,锁紧孔25设置在锁紧环23上,锁紧孔25与固定螺母24配合,锁紧螺栓26穿过锁紧孔25与固定螺母24连接,软轴31安装在支撑套筒22内,软轴31的一端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11内,软轴31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撑套筒22,且抛光头固定座32安装在该端,抛光头33通过抛光头连接杆34安装在抛光头固定座32上。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21包括固定环27和连接座28,连接座28和固定螺母24均安装在固定环27的一侧,支撑套筒22安装在固定环27的另一侧,连接座28与固定挡圈12接触,固定环27上设置有固定环通道,连接座28上设置有连接座通道,固定环通道与连接座通道连通,软轴31的一端依次穿过支撑套筒22、固定环通道和连接座通道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11内。本实施例中的抛光头33上设置有用于抛光的倒棱;内抛机安装头11内安装有驱动机构,软轴3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软轴31的长度比支撑套筒22的长度大5cm~10cm。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套筒22、固定环27和连接座28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固定环27的外径大于连接座28的外径,抛光头固定座32的形状为六边形,六边形内接圆的直径大于支撑套筒22的内径。本实施例中的抛光头连接杆34上设置有外螺纹,抛光头固定座32上设置有内螺纹,抛光头连接杆34与抛光头固定座32通过螺纹连接;锁紧孔25为通孔。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在使用时,先将抛光头33和支撑套筒22插入需要抛光的钢管的一端,然后通过内抛机安装头11中的驱动机构驱动软轴31在支撑机构2转动,再缓慢的将抛光头33推向需要抛光的钢管的另一端,在推动抛光头33的过程中通过抛光头33转动使钢管内壁的翘皮、凹坑去除。本实施例中的抛光头连接杆34上的外螺纹和抛光头固定座32上的内螺纹均为反向螺纹,当驱动机构驱动软轴31正向转动时可以使的抛光头连接杆34与抛光头固定座32的连接更牢固,不会发生松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包括内抛机本体、支撑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内抛机本体上,所述抛光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抛机本体上安装有内抛机安装头,所述内抛机安装头上安装有固定挡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座、支撑套筒、锁紧环、固定螺母、锁紧孔和锁紧螺栓,所述抛光机构包括软轴、抛光头固定座、抛光头和抛光头连接杆;所述安装座与固定挡圈的一侧接触,所述锁紧环与固定挡圈的另一侧接触, 所述支撑套筒和固定螺母均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锁紧环套装在内抛机安装头上,所述锁紧孔设置在锁紧环上,所述锁紧孔与固定螺母配合,所述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软轴安装在支撑套筒内,所述软轴的一端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内,所述软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撑套筒,且抛光头固定座安装在该端,所述抛光头通过抛光头连接杆安装在抛光头固定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包括内抛机本体、支撑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内抛机本体上,所述抛光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抛机本体上安装有内抛机安装头,所述内抛机安装头上安装有固定挡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座、支撑套筒、锁紧环、固定螺母、锁紧孔和锁紧螺栓,所述抛光机构包括软轴、抛光头固定座、抛光头和抛光头连接杆;所述安装座与固定挡圈的一侧接触,所述锁紧环与固定挡圈的另一侧接触,所述支撑套筒和固定螺母均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锁紧环套装在内抛机安装头上,所述锁紧孔设置在锁紧环上,所述锁紧孔与固定螺母配合,所述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软轴安装在支撑套筒内,所述软轴的一端安装在内抛机安装头内,所述软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撑套筒,且抛光头固定座安装在该端,所述抛光头通过抛光头连接杆安装在抛光头固定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加长内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环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固定螺母均安装在固定环的一侧,所述支撑套筒安装在固定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座与固定挡圈接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纪元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