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鸭形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95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鸭形鱼饵,包括鸭形外壳和鱼钩体,鸭形外壳的腹部开设有开孔,鱼钩体的底部从开孔伸出并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鸭形外壳包括鸭头壳体和鸭身壳体,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鸭头壳体的底部插装有固定件,鱼钩体的顶部连接在固定件上,鸭身壳体包覆在鱼钩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鸭形鱼饵,该鸭形鱼饵仿照鸭子的形状设置,仿真度高;鱼钩体的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隐蔽性较高;而且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可以灵活移动,便于使用者诱导操作。

A duck shaped ba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ck-shaped fish bait, which comprises a duck-shaped shell and a hook body. The abdomen of the duck-shaped shell is provided with openings, the bottom of the hook body is extended from the openings and curved to the back of the duck-shaped shell; the duck-shaped shell comprises a duck-head shell and a duck-body shell, the duck-head shell and the duck-body shell are spaced, and the duck-head shell is arranged. A fixtur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the top of the hook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ture, and the duck body shell is coated with the hook body. The duck-shaped fish bait of the utility model imitates the shape setting of the duck and has high simulation degree; the bending of the hook body extends to the back of the duck-shaped shell and has high concealment;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duck head shell and the duck body shell is arranged, which can be flexibly moved between the two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induc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鸭形鱼饵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饵,尤其涉及一种鸭形鱼饵。
技术介绍
鱼饵是在垂钓中能够起到聚鱼作用或能够诱鱼上钩的一切可以使用的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按诱鱼原理分,鱼饵可分为真饵和假饵,所谓真饵,是鱼类可以食用的动、植物性饵料的通称,主要通过引起鱼的食欲诱鱼;假饵也称模拟钓饵或拟饵,是以塑料、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类似小鱼、虾和虫类的小器件。但是,现有的假饵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假饵仿真度不高,体积过大或过小,体积过大操作不便,体积较小,难以诱导鱼上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鸭形鱼饵,该鸭形鱼饵体积适中,仿照鸭子的形状设置,仿真度高;鱼钩体的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隐蔽性较高;而且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可以灵活移动,便于使用者诱导操作。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鸭形鱼饵,包括鸭形外壳和鱼钩体,所述鸭形外壳的腹部开设有开孔,所述鱼钩体的底部从开孔伸出并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所述鸭形外壳包括鸭头壳体和鸭身壳体,所述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鸭头壳体的底部插装有固定件,所述鱼钩体的顶部连接在固定件上,所述鸭身壳体包覆在鱼钩体外。进一步地,所述鱼钩体包括两个弯钩,两个弯钩之间的夹角为60-90°。进一步地,所述鱼钩体与固定件之间连接有套环,所述鱼钩体连接在套环的一端,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套环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鸭头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卡接在右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内设有卡槽,所述右壳体内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接件,卡接件插装在卡槽中实现左壳体和右壳体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左壳体、右壳体中,固定件的中部设有用于与鱼钩体连接的套圈部。进一步地,所述鸭头壳体的顶部设有挂钩。进一步地,所述鸭身壳体内放置有滚珠。进一步地,所述鸭身壳体上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连接在鸭身壳体和鱼钩体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鸭形鱼饵,该鸭形鱼饵体积适中,仿照鸭子的形状设置,仿真度高;鱼钩体的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隐蔽性较高;而且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可以灵活移动,便于使用者诱导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鸭形鱼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鸭形鱼饵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鸭形鱼饵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鸭头壳体;11、左壳体;12、右壳体;13、卡槽;14、卡接件;2、鸭身壳体;21、开孔;3、鱼钩体;31、弯钩;4、固定件;41、套圈部;5、套环;6、挂钩;7、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鸭形鱼饵,包括鸭形外壳和鱼钩体3,鸭形外壳的腹部开设有开孔21,鱼钩体3的底部从开孔21伸出并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鸭形外壳包括鸭头壳体1和鸭身壳体2,鸭头壳体1与鸭身壳体2间隔设置,鸭头壳体1的底部插装有固定件4,鱼钩体3的顶部连接在固定件4上,鸭身壳体2包覆在鱼钩体3外。鱼钩体3包括两个弯钩31,两个弯钩31之间的夹角为60-90°,这样设置使得鱼钩体3的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隐蔽性较高。鱼钩体3与固定件4之间连接有套环5,鱼钩体3连接在套环5的一端,固定件4连接在套环5的另一端。鱼钩体3、固定件4和套环5的设置可以使得鱼钩体3摆动,随之鸭身壳体2可以摆动,增加了鱼饵的灵敏性,使得鱼更容易上钩。鸭头壳体1包括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左壳体11卡接在右壳体12上。左壳体11内设有卡槽13,右壳体12内设有与卡槽13适配的卡接件14,卡接件14插装在卡槽13中实现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卡接。固定件4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左壳体11、右壳体12中,固定件4的中部设有用于与鱼钩体3连接的套圈部41。鸭头壳体1的顶部设有挂钩6,挂钩6与鱼线连接。鸭身壳体2内放置有滚珠,滚珠可在鸭身壳体2内自由滚动而发声,吸引鱼上钩。鸭身壳体2上设有垫片7,垫片7连接在鸭身壳体2和鱼钩体3之间,垫片7的设置增加鱼钩体3与鸭身壳体2的牢固性,避免鱼上钩后鱼钩体3晃动而损坏鸭身壳体2。鸭身壳体2由软胶做成,使用寿命长,能更好地勾住鱼嘴,鸭头壳体1由硬质塑料制成,能固定鱼钩。本技术的鸭形鱼饵,该鸭形鱼饵体积适中,仿照鸭子的形状设置,仿真度高;鱼钩体3的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隐蔽性较高;而且鸭头壳体1与鸭身壳体2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可以灵活移动,便于使用者诱导操作。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鸭形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鸭形外壳和鱼钩体,所述鸭形外壳的腹部开设有开孔,所述鱼钩体的底部从开孔伸出并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所述鸭形外壳包括鸭头壳体和鸭身壳体,所述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鸭头壳体的底部插装有固定件,所述鱼钩体的顶部连接在固定件上,所述鸭身壳体包覆在鱼钩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鸭形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鸭形外壳和鱼钩体,所述鸭形外壳的腹部开设有开孔,所述鱼钩体的底部从开孔伸出并弯曲延伸至鸭形外壳的背部;所述鸭形外壳包括鸭头壳体和鸭身壳体,所述鸭头壳体与鸭身壳体间隔设置,鸭头壳体的底部插装有固定件,所述鱼钩体的顶部连接在固定件上,所述鸭身壳体包覆在鱼钩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形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体包括两个弯钩,两个弯钩之间的夹角为60-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形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体与固定件之间连接有套环,所述鱼钩体连接在套环的一端,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套环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形鱼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参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圳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