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亚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58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亚鱼饵,涉及仿生鱼饵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蛙体,所述蛙体为空心结构,蛙体设计为水滴形,蛙体内部设有连接杆和硬塑球,所述连接杆贯穿蛙体的头部到尾部,连接杆左端连有连接环,右端连接双锚鱼钩,所述双锚鱼钩贴附蛙体外表面,所述蛙体和固定环采用橡胶一体制成,所述连接环、连接杆和双锚鱼钩为一体制成,解决了吸引的鱼咬饵不咬钩的问题,并很好的增加了双锚鱼钩与蛙体连接的稳定性。

A lure of l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ure bait in the field of bionic bait.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frog body, the frog body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frog body is designed as a water drop shape, the fro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a hard plastic ball. The connecting rod runs through the head to the tail of the frog body,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ing on the left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ight end connects double. The double anchor fish hook is attached to the outside surface of the frog. The frog body and the fixed ring are made of rubber. The connection ring,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double anchor fish hook are integra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ttractive fish bite bait does not bit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double anchor fish hook and the frog body is increased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亚鱼饵
本技术涉及仿生鱼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亚鱼饵。
技术介绍
路亚是一种钓鱼方法,取名来源为Lure的音译,即假饵钓鱼,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讲究技巧,需要竿、饵、轮的综合操作。在整个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同时路亚装备简洁,干净环保,与传统钓法有着极大的差异。路亚钓在欧洲非常盛行,自2007年我国也逐渐兴起路亚钓,被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所喜爱。与传统钓相比,路亚钓法环保,无污染,无需打窝,且易于携带。由钓手反复抛竿与回线的方式操作,是非常健康的优雅运动。用一种带有鱼钩的小道具,经过竿与轮的花样操作在水中产生泳姿(硬饵)、光泽(亮片)、气味(软虫)等进而吸引具有攻击型的鱼类注意,当鱼进攻时将其捕获。变相的催生了仿生鱼饵,中国有句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路亚钓正是应用了自然界食物链的规律,通过人工制成路亚产品,在水中模拟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鱼、小虾、昆虫等吸引鱼类发动攻击,同时也利用了鱼儿自身的生理感应,设计出了很多通过声、光、色诱引鱼儿攻击的奇形怪状的路亚,这一点也成为路亚玩家DIY路亚时的乐趣之一。路亚钓没有鱼漂和钓坠的概念。路亚钓并不是把路亚投进水中静待鱼儿上钩,而是要通过钓手操控秆子给予水中路亚不同的牵引与拖拽力道,使其在水中呈现种种类似逃窜、挣扎、痉挛等形态进而吸引目标鱼发动攻击。但是现有的鱼饵和鱼钩处于分离状态,或者使用单钩,很难钓起个体相对较大的鱼,还有吸引的鱼咬饵但是不咬钩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路亚鱼饵,采用橡胶制成,并将鱼钩贴附在本技术的外表面,解决了吸引的鱼咬饵不咬钩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路亚鱼饵,包括蛙体,所述蛙体为空心结构,蛙体设计为水滴形,蛙体内部设有连接杆和硬塑球,所述连接杆贯穿蛙体的头部到尾部,连接杆左端连有连接环,右端连接双锚鱼钩,所述双锚鱼钩贴附蛙体外表面。所述蛙体和固定环采用橡胶一体制成。所述连接环、连接杆和双锚鱼钩为一体制成。优选的,所述蛙体尾部还设有固定环,固定环连接彩色橡胶带。优选的,所述硬塑球为空心球体,硬塑球内设有5~10个钢珠。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蛙体采用橡胶制成,将鱼钩贴附在蛙体的外表面,很好的隐藏了鱼钩,鱼钩采用的是双锚鱼钩,并且将双锚鱼钩利用连接杆直接和连接环相连,增强了鱼钩与鱼饵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锚鱼钩、连接杆以及连接环为一体制成,很好的增加了双锚鱼钩与蛙体连接的稳定性,空心硬塑球与其内部钢珠撞击产生的声音可以吸引鱼群。本实用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蛙体和双锚鱼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双锚鱼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蛙体1;连接杆2;硬塑球3;连接环4;双锚鱼钩5;固定环6;彩色橡胶带7;钢珠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路亚鱼饵,包括蛙体1,所述蛙体1为空心结构,蛙体1设计为水滴形,蛙体1内部设有连接杆2和硬塑球3,所述连接杆2贯穿蛙体1的头部到尾部,连接杆2左端连有连接环4,右端连接双锚鱼钩5,所述双锚鱼钩5贴附蛙体1外表面。所述蛙体1和固定环6采用橡胶一体制成,可以更好的将固定环6连接在蛙体1上,并且橡胶制的固定环6利用弹性连接彩色橡胶带7,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被鱼咬破甚至撕裂的情况。所述连接环4、连接杆2和双锚鱼钩5为一体制成,采用一体式可以最大化的增加双锚鱼钩5和蛙体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蛙体1尾部还设有固定环6,固定环6连接彩色橡胶带7,彩色橡胶带7在水下飘动,可以模拟青蛙在水下的腿部动作,更好的吸引鱼群咬钩。双锚鱼钩5贴附蛙体1表面可以很好的将鱼钩隐藏,并且可以防止出现鱼去咬饵不咬钩的情况出现,而双锚鱼钩5相比较传统的单钩,可以更好的将鱼钩住。实施例2一种路亚鱼饵,包括蛙体1,所述蛙体1为空心结构,蛙体1设计为水滴形,蛙体1内部设有连接杆2和硬塑球3,所述连接杆2贯穿蛙体1的头部到尾部,连接杆2左端连有连接环4,右端连接双锚鱼钩5,所述双锚鱼钩5贴附蛙体1外表面。所述蛙体1和固定环6采用橡胶一体制成,可以更好的将固定环6连接在蛙体1上,并且橡胶制的固定环6利用弹性连接彩色橡胶带7,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被鱼咬破甚至撕裂的情况。所述连接环4、连接杆2和双锚鱼钩5为一体制成,采用一体式可以最大化的增加双锚鱼钩5和蛙体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蛙体1尾部还设有固定环6,固定环6连接彩色橡胶带7,彩色橡胶带7在水下飘动,可以模拟青蛙在水下的腿部动作,更好的吸引鱼群咬钩。双锚鱼钩5贴附蛙体1表面可以很好的将鱼钩隐藏,并且可以防止出现鱼去咬饵不咬钩的情况出现,而双锚鱼钩5相比较传统的单钩,可以更好的将鱼钩住。所述硬塑球3为空心球体,在硬塑球3内设有5~10个钢珠8,在水下可以通过硬塑球3与其内部的钢珠8撞击产生的声波来吸引鱼群,并且硬塑球3以及钢珠8也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亚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蛙体(1),所述蛙体(1)为空心结构,蛙体(1)设计为水滴形,蛙体(1)内部设有连接杆(2)和硬塑球(3),所述连接杆(2)贯穿蛙体(1)的头部到尾部,连接杆(2)左端连有连接环(4),右端连接双锚鱼钩(5),所述双锚鱼钩(5)贴附蛙体(1)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亚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蛙体(1),所述蛙体(1)为空心结构,蛙体(1)设计为水滴形,蛙体(1)内部设有连接杆(2)和硬塑球(3),所述连接杆(2)贯穿蛙体(1)的头部到尾部,连接杆(2)左端连有连接环(4),右端连接双锚鱼钩(5),所述双锚鱼钩(5)贴附蛙体(1)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蛙体(1)尾部还设有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