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59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2:43
照明器具(100)具备:器具主体(106);基板(11),载置于器具主体(106);多个发光元件(20),配置在基板(11)的与器具主体(106)侧相反侧的第一主面(11a);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80),配置在基板(11)的器具主体(106)侧的第二主面(11b),高度比发光元件(20)高;以及电路罩(150),将基板(11)的设置有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80)的区域(第一区域(13a))从第一主面(11a)侧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器具
本技术涉及具有LED(LightEmittingDiode)等发光元件的照明器具。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作为例如配置到顶棚的照明器具的天花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天花灯具备器具主体、用于将器具主体安装到建材上的器具安装部、和被器具主体支承的光源基板及电路基板。在光源基板安装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在电路基板,安装有构成用于使多个LED分别点亮的点亮电路的多个电路零件。电路基板以将器具安装部的周围包围的方式以环状配置于器具主体。光源基板以将电路基板的周围的方式以环状配置于器具主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6666号公报在将上述以往的天花灯组装时,首先进行将光源基板及电路基板分别相对于器具主体定位的定位作业后,需要进行将光源基板和电路基板通过引线连接的布线作业。因此,例如难以提高天花灯的组装效率。所以,还可以考虑将光源基板和电路基板用1片基板实现,但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基板的背面存在例如电路零件、电路零件的引线、或者焊料等构成部分,所以需要它们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的存在可能成为使照明器具的厚度增加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的照明器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技术的照明器具的一技术方案具备:器具主体;基板,载置于上述器具主体;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与上述器具主体侧相反侧的第一主面;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上述器具主体侧的第二主面,高度比上述发光元件高;以及电路罩,将上述基板的设置有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的区域从上述第一主面侧覆盖。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在上述器具主体,形成有容纳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的容纳凹部。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还具备将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在上述第一主面侧覆盖的光源罩;上述光源罩具备将光进行扩散的透镜。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电连接,由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构成向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供给用于发光的电力的电源电路。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1个是常夜灯用的发光元件。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上述电路罩具备:第一罩,覆盖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上述常夜灯用的发光元件的附近区域以外;以及第二罩,将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上述常夜灯用的发光元件的周围包围,将与上述第一罩之间的间隙闭塞。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是引线穿通安装型的导体零件。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在上述电路罩的内表面,配置有绝缘片。并且,也可以是,上述照明器具中,上述电路罩的外侧面是将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放出的光反射的反射面。根据本技术,可提供能够实现薄型化的照明器具。附图说明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器具主体、发光模块、电路罩和光源罩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将有关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从器具主体侧观察的平面图。图4是将有关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从地板侧观察的平面图。图5是有关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电路罩和光源罩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器具主体、发光模块、电路罩和光源罩的部分剖视图。图8是表示有关变形例的基板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图。标号说明10发光模块11、11C基板11a第一主面11b第二主面13a第一区域(区域)20发光元件20a发光元件(常夜灯用的发光元件)80电路零件90电源电路100照明器具106器具主体160光源罩1068容纳凹部1611、1621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本技术的一具体例。因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等是一例,不是限定本技术的意思。因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本技术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设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是严格图示的。此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有将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略化的情况。(实施方式)以下,对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进行说明。[照明器具的整体结构]首先,参照图1对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例如是安装于顶棚的天花灯。另外,图1中的上方(Z轴的正方向)相当于与顶棚对置的地板面(未图示)的方向。即,将图1中的照明器具100以与通常的使用时上下相反的姿势图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具备器具主体106、发光模块10、电路罩150、光源罩160、照明罩140和器具安装部8。以下,对它们详细地说明。[器具主体]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器具主体106、发光模块10、电路罩150和光源罩160的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2是观察将电路罩150的第二罩152(后述)切断的位置处的、平行于YZ平面的切断面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器具主体106是形成为圆盘状,例如使用铝板或钢板等的钣金制作的部件。在器具主体106的配置发光模块10等的一侧的面,例如涂敷有光反射率高的白色涂料,或蒸镀有反射性金属材料。此外,在器具主体106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形成有从该开口部的周缘向发光模块10侧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支承部126。支承部126例如是由树脂形成的部件,具有能够与器具安装部8嵌合的构造。在支承部126,形成有从该支承部126的前端部沿着轴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插通部1261。向该插通部1261插通用于将器具安装部8和发光模块10电连接的电源线缆199(参照图7等)。器具主体106具备最外周部1061、最内周部1062、和最外周部1061及最内周部1062之间的中间部1063。最外周部1061、最内周部1062和中间部1063作为整体呈三重环状。在最外周部1061,具备平坦的第一安装面部1064、和在第一安装面部1064的外周缘立设的立设部1065,它们遍及整周而形成。在第一安装面部1064安装照明罩140,立设部1065将第一安装面部1064与照明罩140的边界从侧方覆盖,抑制漏光。在中间部1063,遍及整周形成有平坦的第二安装面部1066、和从第一安装面部1064到第二安装面部1066连续的曲板部1067。第二安装面部1066平行于第一安装面部1064,配置在比该第一安装面部1064更靠顶棚侧(Z轴的负方向)。在第二安装面部1066安装发光模块10。最内周部1062是与支承部126邻接的部位。在最内周部1062,形成有相对于第二安装面部1066为凹状的容纳凹部1068。容纳凹部1068的底面在Z轴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安装面部1064与第二安装面部1066之间。在该容纳凹部1068中容纳发光模块10的电路零件80。即,利用配置在第一安装面部1064与第二安装面部1066之间的容纳凹部1068容纳电路零件80,所以能够使器具主体106整体变得紧凑。[器具安装部]器具安装部8通过被插入到器具主体106的支承部126的内部而被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器具主体;基板,载置于上述器具主体;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与上述器具主体侧相反侧的第一主面;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上述器具主体侧的第二主面,高度比上述发光元件高;以及电路罩,将上述基板的设置有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的区域从上述第一主面侧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5 JP 2017-026469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器具主体;基板,载置于上述器具主体;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与上述器具主体侧相反侧的第一主面;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上述器具主体侧的第二主面,高度比上述发光元件高;以及电路罩,将上述基板的设置有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的区域从上述第一主面侧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器具主体,形成有容纳上述1个以上的电路零件的容纳凹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器具还具备将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在上述第一主面侧覆盖的光源罩;上述光源罩具备将光进行扩散的透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1个以上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谷寿光古川高司杉浦友博秋月徹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