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46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及电动车,该变速器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固定连接形成输入轴腔、中间轴腔和输出轴腔,中间轴腔安装有中间轴;中间轴沿轴向设有盲孔,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盲孔开口朝向前壳体;前壳体设有第一通道,后壳体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变速器运行,在离心力下输出轴腔的润滑油一部分飞溅至中间轴腔对其内的部件进行润滑,还有一部分润滑油经第一通道流向中间轴腔,然后经中间轴流向输出轴腔和输入轴腔,流至输入轴腔的对其内的部件进行润滑,润滑后一部分经第三通道从输入轴腔流向中间轴腔,再经第二通道流回输出轴腔。无需额外设置一个装置便可对变速器内的部件进行润滑,油路简单。

A gearbox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and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The transmission comprises a front case and a rear case, which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o form an input shaft cavity, an intermediate shaft cavity and an output shaft cavity, and the intermediate shaft cavity is installed with an intermediate shaft; the intermediat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blind hol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pass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The fron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age, and the rea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assage and a third passage. The transmission runs, under centrifugal force, part of the lubricating oil of the output shaft cavity splashes into the middle shaft cavity to lubricate the parts in it, and part of the lubricating oil flows through the first channel to the middle shaft cavity, then through the middle shaft to the output shaft cavity and the input shaft cavity, and then flows to the input shaft cavity to lubricate the parts in the shaft cavity, after lubrication. One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third axis from the input shaft cavity to the intermediate shaft cavity, and then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channel to the output shaft cavity. No additional device is required to lubricate the components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oil circuit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及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采用电机驱动,与传统燃油发动机比较,电机工作转速高,工作转速最高可达1万转以上,峰值扭矩大,因而对变速器齿轮和轴承负荷及可靠性要求更高,需要确保齿轮和轴承的充分润滑。现有的对变速器润滑系统大多是设置一个装置在变速器内,安装在壳体之上,虽然能够解决轴承润滑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变速器的重量,而且会导致变速器内的空间减小,壳体中的润滑油路比较复杂,增大了平时润滑和保养的难度。因此,亟需一种变速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及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壳体中的润滑油路比较复杂,平时润滑和保养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器,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固定连接形成输入轴腔、中间轴腔和输出轴腔,所述中间轴腔安装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盲孔,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盲孔连通的通孔,所述盲孔的开口朝向所述前壳体;所述前壳体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前壳体处的所述输出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所述后壳体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后壳体处的所述输出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后壳体处的所述输入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变速器运行,由于离心力作用储存在输出轴腔的润滑油一部分飞溅至中间轴腔对中间轴腔组件进行润滑,还有一部分润滑油通过第一通道流向中间轴腔,然后由于离心力作用前壳体中间轴腔处的润滑油经过中间轴流向输出轴腔和输入轴腔,流向输入轴腔的润滑油对输入轴腔中的输入轴组件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润滑油一部分会继续留在输入轴腔继续对输入轴腔组件进行润滑,另一部分会通过第三通道从后壳体的输入轴腔流向中间轴腔,然后经第二通道流回输出轴腔。变速器内无需额外设置一个装置便可对变速器内的各种组件进行润滑,润滑油路简单,使保养难度降低。优选地,所述前壳体的所述中间轴腔处设有第一密封边,所述第一密封边设有第一导油槽,所述前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开口处连接的导油板,所述第一导油槽、所述导油板和所述前壳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道。输出轴腔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一通道流入中间轴腔,润滑油通过中间轴流向输入轴腔和输出轴腔。优选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中间轴腔处设有第二密封边,所述第二密封边设有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和所述后壳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道。后壳体处中间轴腔的润滑油通过第二通道流回输出轴腔。优选地,所述后壳体的所述输入轴腔处设有第三密封边,所述第三密封边设有第三导油槽,所述第三导油槽和所述后壳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三通道。后壳体处输入轴腔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三通道流向中间轴腔。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边外侧连接有与所述前壳体连接的多个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用于增强第一密封边的强度;所述前壳体的所述输入轴腔处设有第四密封边,所述第四密封边外侧连接有与所述前壳体连接的多个第四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用于增强第四密封边和输入轴孔的强度;所述前壳体的所述输出轴腔处设有第五密封边,所述第五密封边外侧连接有与所述前壳体连接的多个第五加强筋;第五加强筋可以增强第五密封边和输出轴孔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边外侧连接有与所述后壳体连接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用于增强第二密封边的强度。优选地,所述输入轴腔安装有输入轴及输入轴组件,所述输出轴腔安装有输出轴及输出轴组件。优选地,所述中间轴腔还安装有中间轴组件。一种电动车,采用了以上所述的变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变速器运行,由于离心力作用储存在输出轴腔的润滑油一部分飞溅至中间轴腔对中间轴腔组件进行润滑,还有一部分润滑油通过第一通道流向中间轴腔,然后由于离心力作用前壳体中间轴腔处的润滑油经过中间轴流向输出轴腔和输入轴腔,流向输入轴腔的润滑油对输入轴腔中的输入轴组件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润滑油一部分会继续留在输入轴腔继续对输入轴腔组件进行润滑,另一部分会通过第三通道从后壳体的输入轴腔流向中间轴腔,然后经第二通道流回输出轴腔。变速器内无需额外设置一个装置便可对变速器内的各种组件进行润滑,润滑油路简单,使保养难度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变速器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变速器的后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壳体;11、第一密封边;111、第一导油槽;12、第四密封边;13、第五密封边;14、导油板;15、第一加强筋;16、第五加强筋;17、第四加强筋;2、后壳体;21、第三密封边;211、第三导油槽;22、第二密封边;221、第二导油槽;23、第六密封边;24、第二加强筋;3、输入轴;4、中间轴;41、盲孔;42、通孔;5、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和后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之后形成输入轴腔、中间轴腔和输出轴腔,输入轴腔内安装有输入轴3及输入轴组件,中间轴腔内安装有中间轴4及中间轴组件,输出轴腔内安装有输出轴5及输出轴组件。中间轴4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盲孔4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2,通孔42与盲孔41连通,中间轴4安装时盲孔41的开口朝向前壳体1,开口朝向前壳体1能够使前壳体中间轴腔内的润滑油流入中间轴4的盲孔41内。如图1和图2所示,前壳体1设有第一密封边11,第一密封边11位于中间轴腔处,中间轴4靠近其盲孔41开口的一端套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于第一密封边11的内侧。第一密封边11的外侧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5,第一加强筋15连接于前壳体1的内侧,第一加强筋15用于加强第一密封边11的强度。第一密封边11开设有第一导油槽111,第一导油槽111开口处连接有导油板14。第一导油槽111、导油板14和前壳体1配合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前壳体1处的输出轴腔和中间轴腔。前壳体1的输入轴腔处设有第四密封边12,输入轴3的一端套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于第四密封边12的内侧。第四密封边12的外侧四周设有多个第四加强筋17,第四加强筋17连接于前壳体1的内侧,第四加强筋17用于加强前壳体1上输入轴孔和第四密封边12的强度。前壳体1的输出轴腔处设有第五密封边13,输出轴5的一端套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于第五密封边13内侧。第五密封边13的外侧四周设有多个第五加强筋16,第五加强筋16连接于前壳体1的内侧,第五加强筋16用于加强前壳体1上输出轴孔和第五密封边13的强度。第一密封边11、第一加强筋15、导油板14、第四密封边12、第四加强筋17、第五密封边13和第五加强筋16均与前壳体1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后壳体2的中间轴腔处设有第二密封边22,中间轴4远离其盲孔41开口的一端套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于第二密封边22内侧。第二密封边22的外侧四周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24连接于后壳体2的内侧。第二加强筋24用于加强第二密封边22的强度。第二密封边22开设有第二导油槽221,第二导油槽221和后壳体2配合形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连通后壳体2处的输出轴腔和中间轴腔。后壳体2的输入轴腔处设有第三密封边21,输入轴3的另一端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所述前壳体(1)和所述后壳体(2)固定连接形成输入轴腔、中间轴腔和输出轴腔,所述中间轴腔安装有中间轴(4);所述中间轴(4)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盲孔(41),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盲孔(41)连通的通孔(42),所述盲孔(41)的开口朝向所述前壳体(1);所述前壳体(1)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前壳体(1)处的所述输出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所述后壳体(2)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后壳体(2)处的所述输出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后壳体(2)处的所述输入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所述前壳体(1)和所述后壳体(2)固定连接形成输入轴腔、中间轴腔和输出轴腔,所述中间轴腔安装有中间轴(4);所述中间轴(4)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盲孔(41),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盲孔(41)连通的通孔(42),所述盲孔(41)的开口朝向所述前壳体(1);所述前壳体(1)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前壳体(1)处的所述输出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所述后壳体(2)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后壳体(2)处的所述输出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后壳体(2)处的所述输入轴腔和所述中间轴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所述中间轴腔处设有第一密封边(11),所述第一密封边(11)设有第一导油槽(111),所述前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111)开口处连接的导油板(14),所述第一导油槽(111)、所述导油板(14)和所述前壳体(1)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的所述中间轴腔处设有第二密封边(22),所述第二密封边(22)设有第二导油槽(221),所述第二导油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亮曹展顾灿松李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