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俊荣专利>正文

蒸气熨斗的蒸气室升温与蓄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9035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蒸汽熨斗的蒸汽室升温与蓄温装置,于蒸汽熨斗之蒸汽室内之蒸汽产生区增设适量竖立之鳍片,鳍片自蒸汽产生区内设有电热管之部分连接延伸,因此提升升温之效果;可视需要在蒸汽产生区内增设低热传导热片,以提升蓄温之时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气熨斗的蒸气室升温与蓄温装置。一般蒸气熨斗分为传统连线式与晚近流形之无线式,所谓无线式蒸气熨斗,操作熨烫衣物时,电源线与熨斗本体系分开的,即熨斗本体与一置放座分开,置放座则与电源线固连,当熨斗本体不用时即放在置放座上充电与蓄温;而不论是有线式或无线式蒸气熨斗,其构造均如图6所示,熨斗本体1′由外凸垣11′与握把部区隔出蒸气室12′,蒸气室12′内再以一内凸垣13′隔为蒸气产生区14′与蒸气通道15′,内凸垣13′为U型,其端部留有蒸气出口16′,另在蒸气通道15′设有适量蒸气喷口17′,在内凸垣13′内侧之蒸气产生区14′内则设有电热管2′,通过电热管2′之加热使蒸气产生区14′升温,当水滴滴入蒸气产生区14′时即可产生蒸气,但因种种因素,例如品质不佳、气温太低或使用久后零件老化,常常在蒸气产生区14′升温未达最佳状况时,水滴已滴得过多,或蒸气产生区14′来不及将水滴加热成蒸气,就已经被蒸气室12′内之压力逼出蒸气喷口17′,导致喷在衣服上的不是蒸气,而是水滴,反而增加熨烫时间并降低了熨衣服之品质与效率。另,无线式之蒸气熨斗还存在着蓄温效果不佳之缺点。本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蒸气熨斗之蒸气室升温与蓄温装置,以提高升温、蓄温的时效,以便应用于无线式的熨斗。为达成上述目的,技术包括熨斗本体、电热管、鳍片及握把部等构件,其中熨斗本体由外凸垣与握把部区隔出蒸气室,蒸气室内再以一内凸垣隔为蒸气产生区与蒸气通道,内凸垣为U型,其端部留有蒸气出口,在蒸气通道设有适量蒸气喷口,在内凸垣内侧之蒸气产生区内则设有电热管,本技术主要在内凸垣内侧之蒸气产生区上增设有适量竖立之鳍片,鳍片自蒸气产生区内设有电热管之部份连接延伸;蒸气产生区上另增设有低热传导热片。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由于增设鳍片,可充分传递电热管的热源至蒸气产生区中,使蒸气产生区迅速升温达至工作温度,提升了升温的时效;又由于增设低热传导热片,在升温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可具备更长的蓄温功效,如应用于无线式熨斗,蓄温后熨衣时可使用得更久,明显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实例一之仰视图;图2系本技术实例一之剖视兼实施例图;图3系本技术实例二之仰视图;图4系本技术实例二之剖视兼实施例图;图5系本技术实例二之低热传导热片之仰视图;图6系习用品之仰视图。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实例一包括熨斗本体1、电热管2、鳍片3及握把部5等构件,其中熨斗本体1由外凸垣11与握把部5区隔出蒸气室12,蒸气室12内再以一内凸垣13隔出蒸气产生区14与蒸气通道15,内凸垣13为U型,其端部留有蒸气出口16,另,在蒸气通道15设有适量蒸气喷口17,而在内凸垣13内侧之蒸气产生区14内则设有电热管2,内凸垣13内侧之蒸气产生区14上增设适量竖立之鳍片3,鳍片3自蒸气产生区14内设有电热管2之部份连接延伸;由此,利用鳍片3之有效传热,可充分传递电热管2之热源至蒸气产生区14中,蒸气产生区14得以迅速升温达至工作温度。热源被有效运用,加热效率大幅提升。如此,当水滴6滴入蒸气产生区14时,水滴6可迅速升温为蒸气7,并由蒸气出口16导入蒸气通道15,最后由蒸气喷口17喷出;本技术实例一可提升现有蒸气熨斗之蒸气室之升温效果而有效节省能源,并可适用于现行连线式或无线式之蒸气熨斗。而在利用蒸气熨斗高升温效率之前提下,本技术可进一步改进其蓄温效果,即可图3、4所示,除实例一所有之构造外,另在蒸气产生区1 4上增设一低热传导热片4,该低热传导热片4可一体成型或以其他方式固设在蒸气产生区14内,即,在熨斗本体1成型后,再在蒸气产生区14内成型或固装低热传导热片4,由此,和实例一相比,实例二之蒸气产生区14在升温效果上虽需较长时间,但相对地其蓄温较佳,尤其通过鳍片3之设计,本实例二甚至可在正常之加温时间内,将低热传导热片4升温至工作温度,因此,相较于传统熨斗,本实例二以其高加温效率达成低热传导热片之升温,在升温时间相同之条件下,本例可具备更长之蓄温功效,其如应用于无线式蒸气熨斗,当蓄温后熨烫衣服时可使用较久,显较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蒸气熨斗的蒸气室升温与蓄温装置,包括熨斗本体、电热管、鳍片及握把部等构件,其中熨斗本体由外凸垣与握把部区隔出蒸气室,蒸气室内再以一内凸垣隔为蒸气产生区与蒸气通道,内凸垣为U型,其端部留有蒸气出口,在蒸气通道设有适量蒸气喷口,在内凸垣内侧之蒸气产生区内则设有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内凸垣内侧之蒸气产生区上增设有适量竖立之鳍片,鳍片自蒸气产生区内设有电热管之部份连接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蒸气熨斗的蒸气室升温与蓄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气产生区上另增设有低热传导热片。专利摘要蒸汽熨斗的蒸汽室升温与蓄温装置,于蒸汽熨斗之蒸汽室内之蒸汽产生区增设适量竖立之鳍片,鳍片自蒸汽产生区内设有电热管之部分连接延伸,因此提升升温之效果;可视需要在蒸汽产生区内增设低热传导热片,以提升蓄温之时效。文档编号D06F75/16GK2290622SQ9721137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黄俊荣 申请人:黄俊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熨斗的蒸气室升温与蓄温装置,包括熨斗本体、电热管、鳍片及握把部等构件,其中熨斗本体由外凸垣与握把部区隔出蒸气室,蒸气室内再以一内凸垣隔为蒸气产生区与蒸气通道,内凸垣为U型,其端部留有蒸气出口,在蒸气通道设有适量蒸气喷口,在内凸垣内侧之蒸气产生区内则设有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内凸垣内侧之蒸气产生区上增设有适量竖立之鳍片,鳍片自蒸气产生区内设有电热管之部份连接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黄俊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