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淑琴专利>正文

建筑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900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9:52
本实用建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框架、侧框、骨架、防尘网、缓冲带、加强带,所述防护网上设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设有侧框,所述侧框的表面设于骨架,所述骨架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骨架的前方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通过骨架与侧框接触连接,所述防护网的下方设有缓冲带,所述缓冲带的表面设有加强带,所述缓冲带通过加强带与骨架接触连接,该建筑防护装置,可通过设置带有防尘网的骨架,便于配合纱网进行有效防尘的同时,进行加固使用,通过设置带有加强带的缓冲带,进一步增加了物理缓冲能力,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Building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building protective device comprises a protective net, a frame, a side frame, a skeleton, a dust-proof net, a buffer belt and a reinforcing belt. The protective net is provided with a frame, the side fram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frame, the surface of the side frame is arranged in a skeleton, the skeleton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nd the dust-proof net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skeleton. The dust-proof net is contacted with the side frame through the skeleton, and a buffer belt is arranged below the protective net. The surface of the buffer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strengthening belt. The buffer belt is contacted with the skeleton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belt. The building protective device can be provided with a skeleton with a dust-proof net to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 dust-proof with the gauze net at the same time. The physical buffer capacity is further increased by setting a buffer with a strengthening b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建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安全是指对于建筑施工中安全意识加强以及做好防范工作等的问题的讨论,人类高层建筑的火灾已经成为重大的灾害,它涉及的范围较广,业主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重创。预防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性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的高度不断延伸,往往是一层受灾殃及整体建筑。如何解决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问题是当今建设者们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于住宅小区火灾的防范不到位,导致火灾事件数量逐年攀升,对于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逐步扩大。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应当是政府和建设部门的头等大事,施工安全是各个行业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施工安全涵盖了在作业过程中所有的安全问题并且涉及管理、财务及后勤保障等相关内容。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生产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工程建设行业的人员及单位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建筑工程(包括化工施工和矿山施工以及其他行业施工)是事故风险较高的行业,政府对建筑安全问题极为重视,并制定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建设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加大并要求所有建筑工程从建设单位到分包单位配备安全员,并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特殊工种和高危岗位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考试后持证上岗,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建筑防护装置的多用性较差,在缓冲方面还存在进步的空间,这些都是实际存在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防护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框架、侧框、骨架、防尘网、缓冲带、加强带,所述防护网上设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设有侧框,所述侧框的表面设于骨架,所述骨架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骨架的前方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通过骨架与侧框接触连接,所述防护网的下方设有缓冲带,所述缓冲带的表面设有加强带,所述缓冲带通过加强带与骨架接触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的表面固定设有连接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框的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尘网的前方接触设有纱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骨架为多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建筑防护装置可通过设置带有防尘网的骨架,便于配合纱网进行有效防尘的同时,进行加固使用,通过设置带有加强带的缓冲带,进一步增加了物理缓冲能力,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防护装置侧面示意图。图中:1防护网、2框架、3连接孔、4侧框、5固定孔、6骨架、7防尘网、8纱网、9缓冲带、10加强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建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框架2、侧框4、骨架6、防尘网7、缓冲带9、加强带10,所述防护网1上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侧面设有侧框4,所述侧框4的表面设于骨架6,所述骨架6与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骨架6的前方设有防尘网7,所述防尘网7通过骨架6与侧框4接触连接,所述防护网1的下方设有缓冲带9,所述缓冲带9的表面设有加强带10,所述缓冲带9通过加强带10与骨架6接触连接。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2的表面固定设有连接孔3,所述侧框4的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孔5,所述防尘网7的前方接触设有纱网8,所述骨架6为多组设置,固定孔5的设置便于进行固定,防尘网7设置便于进行防尘工作,框架2的设置便于对骨架6进行内置。本技术的改进在于:首先设置带有防尘网7的骨架6,便于配合纱网8进行有效防尘的同时,进行加固使用,通过设置带有加强带10的缓冲带9,进一步增加了物理缓冲能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框架(2)、侧框(4)、骨架(6)、防尘网(7)、缓冲带(9)、加强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上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侧面设有侧框(4),所述侧框(4)的表面设于骨架(6),所述骨架(6)与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骨架(6)的前方设有防尘网(7),所述防尘网(7)通过骨架(6)与侧框(4)接触连接,所述防护网(1)的下方设有缓冲带(9),所述缓冲带(9)的表面设有加强带(10),所述缓冲带(9)通过加强带(10)与骨架(6)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框架(2)、侧框(4)、骨架(6)、防尘网(7)、缓冲带(9)、加强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上设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侧面设有侧框(4),所述侧框(4)的表面设于骨架(6),所述骨架(6)与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骨架(6)的前方设有防尘网(7),所述防尘网(7)通过骨架(6)与侧框(4)接触连接,所述防护网(1)的下方设有缓冲带(9),所述缓冲带(9)的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琴丁军华管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淑琴丁军华管素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