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82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涉及静电纺丝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容纳原料溶液的供液管、设置于供液管上方且平行于供液管的主轴的接收板、沿供液管的轴向设置于供液管外周的狭缝以及设置于狭缝中且与狭缝的侧壁滚动配合的细轴,细轴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接收板与高压电源的另一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通过供液管的侧壁上设置的狭缝结合细轴的形式,能够通过细轴旋转通过其外壁将狭缝中的溶液带出,并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实现静电纺丝成形到接收板上的效果,采用细轴带出溶液的形式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纺丝过程中喷嘴溶液堵塞的问题,且使纺丝效率大大提高。

A slot type electrospinn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lit type electrospinning equip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spinning, including a liquid supply pipe for holding raw material solution, a receiving plate arranged above the liquid supply pipe parallel to the main shaft of the liquid supply pipe, a slit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liquid supply pipe on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liquid supply pipe, and a slit arranged in the slit and with the slit. The slend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one pole of the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and the receiv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pole of the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The slit type electrospinning equipmen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take the solution out of the slit through the outer wall of the liquid supply pipe by the form of a slit and a thin shaft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liquid supply pipe, and realize the effect of electrospinning forming to the receiving plate under the action of a high voltage electrode, and the solution can be taken out by a thin shaf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blockage of nozzle solu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pinning process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pinn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
本技术属于静电纺丝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造工艺,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其制造过程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聚合物溶液液滴会由球形变为圆锥形,并从圆锥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最终形成类似于非织造布状纳米纤维网,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性,使其在过滤材料、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传统的静电纺丝设备通常采用喷嘴进行丝线的喷出,使用时容易造成喷嘴的堵塞,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这种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生产能力,难以适应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喷嘴容易堵塞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包括用于容纳原料溶液的供液管、设置于供液管上方且平行于供液管的主轴的接收板、沿供液管的轴向设置于供液管外周的狭缝以及设置于狭缝中且与狭缝的侧壁滚动配合的细轴,细轴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接收板与高压电源的另一极相连。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狭缝的两侧壁上设有与细轴滚动配合的弧形配合部,弧形配合部的曲率半径大于细轴的曲率半径。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细轴的直径大于狭缝的宽度。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狭缝沿供液管的径向贯穿供液管的一侧壁。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狭缝的长度小于供液管的长度。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细轴为导电构件。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供液管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供液管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上设有与细轴的端部连接且用于驱动细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分别设有用于承托细轴的轴承组件。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架体设有与接收板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架体上设有与接收板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架。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通过供液管的侧壁上设置的狭缝结合细轴的形式,能够通过细轴旋转通过其外壁将狭缝中的溶液带出,并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实现静电纺丝成形到接收板上的效果,采用细轴带出溶液的形式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纺丝过程中喷嘴容易堵塞的问题,且细轴轴向长度较大,也使纺丝效率大大提高,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供液管;110-弧形配合部;200-接收板;300-细轴;310-轴承组件;400-狭缝;500-第一架体;510-驱动装置;600-第二架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进行说明。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包括用于容纳原料溶液的供液管100、设置于供液管100上方且平行于供液管100的主轴设置的接收板200、沿供液管100的轴向设置于供液管100外周的狭缝400以及设置于狭缝400中且与狭缝400的侧壁滚动配合的细轴300,细轴300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接收板200与高压电源的另一极相连。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通过供液管100的侧壁上设置的狭缝400结合细轴300的形式,能够使细轴300在旋转的过程中将狭缝400中的溶液带出,并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实现静电纺丝成形到接收板200上的效果,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供液管100中的原料溶液通过狭缝400中细轴300的转动作用,被细轴300从细轴300与狭缝400的间隙中带出,然后在电场作用下向接收板200上聚集,形成纤维细丝。采用细轴300带出溶液的形式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纺丝过程中喷嘴容易堵塞的问题,且细轴300轴向长度较大,也使纺丝效率大大提高,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狭缝400的两侧壁上设有与细轴300滚动配合的弧形配合部110,弧形配合部110的曲率半径大于细轴300的曲率半径。狭缝400的上部设有与细轴300滚动配合的弧形配合部110,弧形配合部110的曲率半径大于细轴300的曲率半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供液管100与供液泵相连,供液泵通过蠕动泵向供液管100中连续的供送原料溶液,以配合狭缝400处原料溶液的使用需求。弧形配合部110的设置便于与细轴300之间形成良好的滚动配合,以便于细轴300从狭缝400中将原料溶液带出,进而实现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进行静电纺丝的效果,同时,弧形配合部110的曲率半径大于细轴300的曲率半径能够有效的保证细轴300能够带出原料溶液,二者之间曲率半径差值的设定根据细轴300一次旋转所需带出的原料溶液的量来确定,避免瞬时速率过大或过小造成的纤维细丝质量差的缺陷。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细轴300的直径大于狭缝400的宽度。细轴300的直径大于狭缝400的宽度便于将狭缝400中的原料溶液更加顺滑的通过细轴300的转动进行向接收板200方向输送,实现纺丝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细轴300与狭缝400之间缝隙过大造成的溶液的漏出。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狭缝400沿供液管100的径向贯穿供液管100的一侧壁。狭缝400贯穿供液管100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原料溶液的供液管(100)、设置于所述供液管(100)上方且平行于所述供液管(100)的主轴设置的接收板(200)、沿所述供液管(100)的轴向设置于所述供液管(100)外周的狭缝(400)以及设置于所述狭缝(400)中且与所述狭缝(400)的侧壁滚动配合的细轴(300),所述细轴(300)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所述接收板(200)与所述高压电源的另一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原料溶液的供液管(100)、设置于所述供液管(100)上方且平行于所述供液管(100)的主轴设置的接收板(200)、沿所述供液管(100)的轴向设置于所述供液管(100)外周的狭缝(400)以及设置于所述狭缝(400)中且与所述狭缝(400)的侧壁滚动配合的细轴(300),所述细轴(300)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所述接收板(200)与所述高压电源的另一极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400)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细轴(300)滚动配合的弧形配合部(110),所述弧形配合部(110)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细轴(300)的曲率半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轴(300)的直径大于所述狭缝(400)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缝式静电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400)沿所述供液管(100)的径向贯穿所述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泽魏泽鼎吴宏良焦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耐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