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75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器与扩充基座。显示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而扩充基座包括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舌片以及多个接脚,且接脚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多个接地接脚。接地接脚的至少其中一个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之间。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传输符合通用序列总线3.1、雷电2或雷电3传输规格的信息。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舌片以及多个通孔,且通孔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多个接地通孔。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接地接脚分别插接于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接地通孔。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display and an expansion base. The display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expansion base includes a second connector. The first connector comprises a first tongue piece and a plurality of pins, and the pins at least include a pair of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ignal pins and a plurality of ground pins. The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of at least one of the ground pins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tongue piec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ignal pins. The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ignal pin transmits the information conforming to the general serial bus 3.1, lightning 2 or lightning 3 transmission specifications. The second connector includes a second tongue piece and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nd the through holes at least include a pair of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ignal 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ground through holes. The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ignal pin and grounding pin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ignal through hole and the ground through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执行高速信号传输作业的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为电子装置上常见的电子零组件,可与其他电子装置上的匹配电连接器相互接驳,进而供两电子装置之间进行信号与电力的传输。现有的电连接器,例如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3.1电连接器,而日前USB3.1协定又新增了C型(TypeC)电连接器的规格,除了能提供10Gbps的超高速的信息传输速率之外,体积上轻薄短小而适合手机等携带式设备、插接口呈对称而可正、反插接,因此将能够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上。上述USBTypeC电连接器,其上排与下排的端子分别为12个且呈等间距平行排列,其中上排的端子与下排的端子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然而,上述USBTypeC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担负传输高频信号的功能,高频信号在经过信号端子时,容易受到相邻的其他导电端子上的电流或信号干扰,导致高频信号无法稳定地在信号端子通过。因此,容易造成信号端子有阻抗(Impedance)过高、输入损失(Inputloss)与回馈损失(Returnloss)的问题发生,导致端子组的信号传输作业不稳定或是效率降低,进而导致信号完整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连接器可执行高速信号传输作业,且可以得到良好的信号完整性。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显示器以及扩充基座。显示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而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舌片以及多个接脚。接脚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至少一接地接脚。第一舌片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传送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上,而接地接脚配置于第一舌片的下表面上。接地接脚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之间,且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传输符合通用序列总线3.1(UniversalSerialBus,USB3.1)、雷电2(thunderbolt2)或雷电3(thunderbolt3)传输规格的信息。扩充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显示器且包括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舌片以及多个通孔。通孔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至少一接地通孔。第二舌片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传送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第二舌片的第二侧内,而接地通孔配置于第二舌片的第一侧内。接地通孔于第二舌片的第二侧内的正投影位于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之间。当显示器组装于扩充基座时,第一连接器的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接地接脚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器的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接地通孔,而使显示器与扩充基座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脚还包括一对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以及一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接收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第一舌片的下表面上,而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上。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与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交错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孔还包括一对接收差动信号通孔以及一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接收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第二舌片的第一侧内,而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第二舌片的第二侧内。接收差动信号通孔于第二舌片的第二侧内的正投影与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交错配置。当显示器组装于扩充基座时,第一连接器的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与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器的接收差动信号通孔与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收差动信号接脚符合通用序列总线3.1、雷电2或雷电3传输规格的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传输符合通用序列总线2.0传输规格的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脚还包括多个检测接脚,分别配置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通孔还包括多个检测通孔,分别配置于第二舌片的第一侧内与第二侧内。当显示器组装于扩充基座时,第一连接器的检测接脚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器的检测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脚还包括多个电源接脚,分别配置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通孔还包括多个电源通孔,分别配置于第二舌片的第一侧内与第二侧内。当显示器组装于扩充基座时,第一连接器的电源接脚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器的电源通孔。每一电源接脚与接地接脚的截面积的比值为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通孔与每一接脚的宽度的比为0.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为相容于USBType-C的连接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器还包括显示单元与U型框架,而扩充基座还包括扩充单元与铰链结构。显示单元组装于U型框架上,而第一连接器组装于U型框架内。扩充单元组装于铰链结构上,而第二连接器组装于铰链结构内。U型框架组装于铰链结构上,以使显示器可拆卸地组装于扩充基座上。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设计中,由于第一连接器具有传输符合通用序列总线3.1、雷电2或雷电3传输规格的信息的传送差动信号接脚,其中接地接脚于第一舌片的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之间,而第二连接器具有与第一连接器的传送差动信号接脚及接地接脚对应设置的传送差动信号通孔及接地通孔。因此,当显示器组装于扩充基座时,第一连接器的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接地接脚可分别插接于第二连接器的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接地通孔,而使显示器与扩充基座电性连接。如此一来,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不但可执行高速信号传输作业,以传送高速信号,并且还可改善信号的完整性,以得到良好的信号完整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的显示器与扩充基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显示为图2的显示器的第一连接器与扩充基座的第二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图3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图5A显示为图4的第一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图5B显示为图4的第一连接器的仰视示意图;图6A显示为图4的第一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B显示为图3的第一连接器的接脚与第二连接器的通孔插接后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子装置100:显示器110:第一连接器112:第一舌片112a:上表面112b:下表面114:接脚114a、114b:传送差动信号接脚114c:接地接脚114d、114e:接收差动信号接脚114f、114g: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114h:检测接脚114i:电源接脚120:显示单元130:U型框架200:扩充基座210:第二连接器212:第二舌片212a:第一侧212b:第二侧214:通孔214a、214b:传送差动信号通孔214c:接地通孔214d、214e:接收差动信号通孔214f、214g: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214h:检测通孔214i:电源通孔220:扩充单元230:铰链结构A1、A2:截面积W1、W2: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的显示器与扩充基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显示为图2的显示器的第一连接器与扩充基座的第二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图3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图5A显示为图4的第一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图5B显示为图4的第一连接器的仰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图3、图4、5A及图5B,本实施例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舌片以及多个接脚,所述多个接脚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多个接地接脚,所述第一舌片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上表面上,所述多个接地接脚的至少其中一个配置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下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接地接脚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之间,且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传输符合通用序列总线3.1、雷电2或雷电3传输规格的信息;以及扩充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显示器且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舌片以及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多个接地通孔,所述第二舌片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二侧内,所述多个接地通孔的至少其中一个配置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一侧内,其中所述多个接地通孔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二侧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之间,且当所述显示器组装于所述扩充基座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所述多个接地接脚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所述多个接地通孔,而使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扩充基座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舌片以及多个接脚,所述多个接脚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多个接地接脚,所述第一舌片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上表面上,所述多个接地接脚的至少其中一个配置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下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接地接脚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之间,且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传输符合通用序列总线3.1、雷电2或雷电3传输规格的信息;以及扩充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显示器且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舌片以及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至少包括一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多个接地通孔,所述第二舌片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二侧内,所述多个接地通孔的至少其中一个配置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一侧内,其中所述多个接地通孔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二侧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之间,且当所述显示器组装于所述扩充基座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接脚与所述多个接地接脚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对传送差动信号通孔与所述多个接地通孔,而使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扩充基座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脚还包括一对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以及一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所述对接收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下表面上,而所述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配置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上表面上,且所述对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接脚交错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还包括一对接收差动信号通孔以及一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所述对接收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一侧内,而所述对传送/接收差动信号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第二侧内,且所述对接收差动信号通孔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史刘志钧李柏毅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