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打磨机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打磨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打磨中心是采用多刀具的布置形式,不同轴向的刀具布置可以对工件上的规则部位进行加工。对具有空间偏角的部位难以打磨到位,同时由于刀具的位置固定不变,当用某一刀具打磨时,很多情况下由于夹具和另一刀具的干涉而不能发挥全部作用造成刀具浪费。要对异形部位的打磨就需要更换加工设备,所以在调试、待机等方面浪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打磨机床,以解决对异形部位的打磨需要更换加工设备,在调试、待机等方面浪费时间较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打磨机床,包括底座、立柱、组合动力头、工件自转装置、工件交换装置、柔性夹紧装置及滑台,其中立柱设置于底座的后部,所述立柱上安装组合动力头,所述立柱在底座上可前后移动,实现Z轴运动;组合动力头在立柱上可上下移动,实现Y轴运动;所述底座的前部设置滑台,所述滑台上安装工件自转装置、工件交换装置及柔性夹紧装置,所述滑台在底座上可左右移动,实现X轴运动。所述组合动力头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主滑板、数控转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组合动力头(3)、工件自转装置(4)、工件交换装置(5)、柔性夹紧装置(6)及滑台(7),其中立柱(2)设置于底座(1)的后部,所述立柱(2)上安装组合动力头(3),所述立柱(2)在底座(1)上可前后移动,实现Z轴运动;组合动力头(3)在立柱(2)上可上下移动,实现Y轴运动;所述底座(1)的前部设置滑台(7),所述滑台(7)上安装工件自转装置(4)、工件交换装置(5)及柔性夹紧装置(6),所述滑台(7)在底座(1)上可左右移动,实现X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组合动力头(3)、工件自转装置(4)、工件交换装置(5)、柔性夹紧装置(6)及滑台(7),其中立柱(2)设置于底座(1)的后部,所述立柱(2)上安装组合动力头(3),所述立柱(2)在底座(1)上可前后移动,实现Z轴运动;组合动力头(3)在立柱(2)上可上下移动,实现Y轴运动;所述底座(1)的前部设置滑台(7),所述滑台(7)上安装工件自转装置(4)、工件交换装置(5)及柔性夹紧装置(6),所述滑台(7)在底座(1)上可左右移动,实现X轴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动力头(3)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01)、主滑板(302)、数控转台(303)、连接座(304)、双输出主轴(305)、辅助主轴(306)、立柱辅导轨(308)、第二伺服电机(309)及辅滑板(311),其中立柱(2)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主滑板(302)和辅滑板(311),所述双输出主轴(305)安装在连接座(304)上,所述连接座(304)安装在数控转台(303)上,所述数控转台(303)安装在主滑板(302)上并由第一伺服电机(301)驱动;所述辅滑板(311)一端固定在主滑板(302)上,另一端与立柱辅导轨(308)滑动连接,所述辅助主轴(306)通过可沿前后方向伸缩的伸缩机构安装在辅滑板(3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侧滑台(307)、第二伺服电机(309)、过渡板(310)及滚珠丝杠机构,其中侧滑台(307)可沿安装在辅滑板(311)上、且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09)和滚珠丝杠机构的驱动可前后方向滑动,所述辅助主轴(306)通过过渡板(310)安装在侧滑台(30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交换装置(5)包括交换臂(500)、回转轴(501)、轴套(502)、齿轮(503)、齿条(510)、移动导轨板(512)及导轨(514),其中交换臂(500)固定在回转轴(501)上,回转轴(501)由轴套(502)做导向,回转轴(501)在底部与齿轮(503)固联在一起,齿轮(503)与齿条(510)啮合,齿条(510)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514)上,并且由第一伺服机构(515)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打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作诚,李承翰,李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金翰阳科技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