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11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薄圆片磨削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外界的薄圆片的振动盘、用于将振动盘输出的薄圆片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的送料机构、用于对送料机构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行磨边的磨边机构;磨边机构设有转动的磨轮及输送轮、用于驱动磨轮及输送轮转动的驱动件,磨轮的转动方向及输送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磨轮用于磨削薄圆片的边缘,输送轮用于驱动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实际使用时,利用磨边装置对薄圆片进行自动磨边,使得薄圆片的直径变小,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薄圆片放置在夹具中,然后再手持夹具手动对薄圆片进行磨边,大大提升薄圆片的磨边效率及磨边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圆片磨削装置
,尤其公开了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圆片、薄圆环等零件的制造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零件制造不良的情况,例如,薄圆片、薄圆环的外缘会发生凹坑,此时如果将薄圆片、薄圆环丢弃,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如果直接将薄圆片、薄圆环熔化重新制造,又会大大提升薄圆片、薄圆环的制造成本。现有技术中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对薄圆片、薄圆环进行磨边处理,使得薄圆片、薄圆环的直径变小以适用较小型号的零件需求,由于薄圆片、薄圆环的直径较小,作业人员无法直接手持薄圆片、薄圆环进行磨边处理,此时需要配置专门的夹具,作业人员手动将待磨边的薄圆片、薄圆环装入夹具中,然后再手持夹具配合磨边机进行磨边,磨边效率极其低下;此外,作业人员手持夹具进行磨边亦极易导致磨边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实现对薄圆片的自动磨边,使得薄圆片的直径变小,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薄圆片放置在夹具中,然后再手持夹具手动对薄圆片进行磨边,大大提升薄圆片的磨边效率及磨边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外界的薄圆片的振动盘、用于将振动盘输出的薄圆片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的送料机构、用于对送料机构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行磨边的磨边机构;磨边机构设有转动的磨轮及输送轮、用于驱动磨轮及输送轮转动的驱动件,磨轮的转动方向及输送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磨轮用于磨削薄圆片的边缘,输送轮用于驱动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直线输送器及导向管,直线输送器设有输送槽,振动盘输出的薄圆片经由输送槽进入导向管内,薄圆片在导向管内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导向管输出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入磨轮与输送轮之间进行磨边。优选地,所述导向管设有导引薄圆片移动的导向孔,导向孔与输送槽连通,输送槽的底壁为平面,导向孔的横截面为圆形,输送槽的底壁位于导向孔的底壁的上方,输送槽的底壁用于抵触薄圆片的片面,输送槽输出的薄圆片在重力作用下翻转进入导向孔内,导向孔的侧壁用于限位薄圆片的边缘。优选地,所述磨边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磨轮与输送轮之间,支撑件设有支撑斜面,支撑斜面用于支撑送料机构输出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优选地,所述支撑斜面自支撑斜面靠近磨轮的一侧朝靠近输送轮的方向并向下延伸而成。优选地,所述磨轮的转速大于输送轮的转速。优选地,所述磨边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冷却机构用于向磨轮与薄圆片的抵触处、输送轮与薄圆片的抵触处输送冷却液。优选地,所述磨边装置还包括计数器,计数器用于记录送料机构输出的薄圆片的数量。优选地,所述薄圆片的直径为1.5-10mm。优选地,所述薄圆片的厚度为0.5-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利用磨边装置对薄圆片进行自动磨边,使得薄圆片的直径变小,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薄圆片放置在夹具中,然后再手持夹具手动对薄圆片进行磨边,大大提升薄圆片的磨边效率及磨边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送料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磨边机构的左视图。附图标记包括:1—振动盘2—送料机构3—磨边机构4—架体5—磨轮6—输送轮7—直线输送器8—导向管9—输送槽11—导向孔12—支撑件13—支撑斜面14—计数器15—冷却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外界的薄圆片的振动盘1、用于将振动盘1输出的薄圆片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的送料机构2、用于对送料机构2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行磨边的磨边机构3,振动盘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磨边装置还包括有架体4,送料机构2及磨边机构3均安装在架体4上,磨边机构3设置有转动的磨轮5及输送轮6、用于驱动磨轮5及输送轮6转动的驱动件,优选地,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件分别驱动磨轮5及输送轮6转动,磨轮5的转动方向及输送轮6的转动方向相反,当磨轮5顺时针转动时,输送轮6逆时针转动,磨轮5、输送轮6分别位于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的两侧,磨轮5用于磨削薄圆片的边缘,输送轮6用于驱动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向前移动。实际使用时,利用磨边装置对薄圆片进行自动磨边,使得薄圆片的直径变小,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薄圆片放置在夹具中、然后再手持夹具手动对薄圆片进行磨边,大大提升薄圆片的磨边效率及磨边质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直线输送器7及导向管8,直线输送器7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直线输送器7及导向管8均安装在架体4上,直线输送器7设置有输送槽9,输送槽9贯穿直线输送器7,输送槽9自直线输送器7的上表面凹设而成,振动盘1输出的薄圆片沿输送槽9持续移动,使得振动盘1输出的薄圆片经由输送槽9的导引后进入导向管8内,薄圆片在导向管8内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导向管8输出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入磨轮5与输送轮6之间进行磨边。所述导向管8设置有导引薄圆片移动的导向孔11,导向孔11贯穿导向管8,导向孔11与输送槽9连通,输送槽9的底壁为平面,导向孔11的横截面为圆形,输送槽9的底壁位于导向孔11的底壁的上方,输送槽9的底壁用于抵触薄圆片的片面,即薄圆片平躺在输送槽9的底壁上向前移动,当薄圆片从输送槽9内输出后,由于输送槽9的底壁与导向孔11的底壁之间具有台阶,输送槽9输出的薄圆片即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进入导向孔11内,使得进入导向孔11内的薄圆片竖立起来,利用导向孔11内前后相邻的薄圆片之间的相互抵触,薄圆片即可在导向管8内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导向孔11的侧壁用于限位薄圆片的边缘,防止薄圆片在导向孔11内沿导向孔11的径向方向来回窜动。本实施例中,导向管8的横截面形状为C状,导向管8采用同一料片卷绕而成,导向管8设有沿轴向方向设置的间隙,前述间隙与导向孔11连通,使用者可以经由前述间隙观察到导向孔11内的薄圆片的状态,便于使用者经由前述间隙调整导向孔11内的薄圆片。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磨边装置还包括支撑件12,支撑件12位于磨轮5与输送轮6之间,支撑件12与磨轮5、输送轮6均间隔设置,避免转动的磨轮5及输送轮6磨伤支撑件12,支撑件12上设置有支撑斜面13,支撑斜面13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支撑斜面13用于支撑送料机构2的导向管8输出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当条状圆柱的薄圆片从导向管8的导向孔11输出后,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至支撑斜面13上,磨轮5对支撑斜面13支撑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的边缘进行磨削,输送轮6驱动条状圆柱的薄圆片沿支撑斜面13持续向前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斜面13自支撑斜面13靠近磨轮5的一侧朝靠近输送轮6的方向并向下延伸而成,当导向管8输出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至支撑斜面13上之后,条状圆柱的薄圆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可自动抵触在输送轮6上,如此,转动的输送轮6即可驱动条状圆柱的薄圆片向前移动,在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的过程中,转动的磨轮5即可对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行磨边。本实施例中,所述磨轮5的转速大于输送轮6的转速,在输送轮6驱动条状圆柱的薄圆片向前移动时,确保磨轮5可以快速对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外界的薄圆片的振动盘、用于将振动盘输出的薄圆片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的送料机构、用于对送料机构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行磨边的磨边机构;磨边机构设有转动的磨轮及输送轮、用于驱动磨轮及输送轮转动的驱动件,磨轮的转动方向及输送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磨轮用于磨削薄圆片的边缘,输送轮用于驱动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圆片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外界的薄圆片的振动盘、用于将振动盘输出的薄圆片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的送料机构、用于对送料机构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行磨边的磨边机构;磨边机构设有转动的磨轮及输送轮、用于驱动磨轮及输送轮转动的驱动件,磨轮的转动方向及输送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磨轮用于磨削薄圆片的边缘,输送轮用于驱动叠加成条状圆柱的薄圆片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圆片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直线输送器及导向管,直线输送器设有输送槽,振动盘输出的薄圆片经由输送槽进入导向管内,薄圆片在导向管内层层叠加成条状圆柱,导向管输出的条状圆柱的薄圆片进入磨轮与输送轮之间进行磨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圆片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设有导引薄圆片移动的导向孔,导向孔与输送槽连通,输送槽的底壁为平面,导向孔的横截面为圆形,输送槽的底壁位于导向孔的底壁的上方,输送槽的底壁用于抵触薄圆片的片面,输送槽输出的薄圆片在重力作用下翻转进入导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