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庆钵专利>正文

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05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家用“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对现有技术:采用水泵来循环洗涤液和漂洗液的机械结构,认为有结构复杂等不足之处,因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同样可以达到水流循环透刷洗涤衣物的洗衣机。所采用的方案是:在洗衣机内的转鼓的外壁,沿底部四周依序垂直设置若干凹面或平面螺纹片,呈螺纹状上升至顶部边沿。运作时,借助于电机带动的有孔转鼓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洗液或漂洗穿过衣物纤维被甩出转鼓外,再受到螺纹片的推动作用将其推向转鼓顶部经滤网而返回转鼓,如此不断循环透刷洗涤衣物,洗净后,经排污水管阀排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节水、节电、节时,洗涤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洗衣机,尤其是一种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
技术介绍
在技术专利为ZL03201918.1,公开了一种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专利技术,采用了用水泵来循环洗涤液和漂液的机械结构,有着结构复杂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结构简单,可同样达到使洗涤液和漂液能循环透刷洗涤衣物的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沿洗衣机的转鼓外壁底部依序垂直安装若干凹面或平面薄片,呈螺纹状上升至顶部边沿,薄片宽度为转鼓外壁与外桶内壁之间的间距稍小,其螺纹斜出方向与鼓转转动方向相反,转鼓内壁顶部设置有一圆环形滤网,外桶底部装有排污水管阀,上部顶端有活动软形进水管阀及进热空气管阀。本技术是借助于电机带动的有孔转鼓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洗液或漂洗穿过衣物纤维被甩出转鼓外,受到螺纹薄片的推动作用将其推向转鼓顶部经滤网而返入转鼓,如此不断循环透刷洗涤衣物,洗净后经排污水管阀排去。本技术有结构简单,节水(可用少量水循环)、节电(整个洗、漂只开动电机一次,不停机,不返向)、节时(洗液循环冲击频率大,穿透洗涤效率高)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是本技术“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阀,2.进热空气管阀,3.滤网,4.转鼓,5.外桶,6.螺纹片,7.排污水管阀。具体实施方式在沿洗衣机的转鼓4外壁底部依序垂直安装若干凹面或平面螺纹片6,呈螺纹形上升至顶部边沿,螺纹片宽度为转鼓4外壁与外桶5内壁之间的间距稍小,其螺纹斜出方向与鼓转转动方向相反。内壁顶部放置有一圆环形滤网3,脱落的纤维和杂物则经由转鼓4下端钻孔流入外桶5,随水流至顶端滤网3滤除。外桶5底部装有排污水管阀7,顶部有活动软形进水管阀1及进热空气管阀2。本技术运作时是借助于电机带动的有孔转鼓4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洗液或漂洗穿过衣物纤维被甩出转鼓4外,再受到螺纹片6的推动作用将其推向转鼓4顶部经滤网3而返回转鼓4,如此不断循环透刷洗涤衣物,洗净后,经排污水管阀7排去。权利要求一种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洗衣机内的转鼓(4)的外壁,沿底部四周依序垂直设置若干凹面或平面螺纹片(6),呈螺纹状上升至顶部边沿,上部放有滤网(3),在外桶(5)的底部装有排污水管阀(7)。专利摘要本技术家用“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对现有技术采用水泵来循环洗涤液和漂洗液的机械结构,认为有结构复杂等不足之处,因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同样可以达到水流循环透刷洗涤衣物的洗衣机。所采用的方案是在洗衣机内的转鼓的外壁,沿底部四周依序垂直设置若干凹面或平面螺纹片,呈螺纹状上升至顶部边沿。运作时,借助于电机带动的有孔转鼓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洗液或漂洗穿过衣物纤维被甩出转鼓外,再受到螺纹片的推动作用将其推向转鼓顶部经滤网而返回转鼓,如此不断循环透刷洗涤衣物,洗净后,经排污水管阀排去。本技术有节水、节电、节时,洗涤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文档编号D06F37/00GK2825696SQ200520133648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何庆钵 申请人:何庆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水流循环透刷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洗衣机内的转鼓(4)的外壁,沿底部四周依序垂直设置若干凹面或平面螺纹片(6),呈螺纹状上升至顶部边沿,上部放有滤网(3),在外桶(5)的底部装有排污水管阀(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庆钵
申请(专利权)人:何庆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