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88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它包括釜体(6),所述的釜体(6)的左端设置有通气密封盖(1),右端设置有稳定扶正盖(7);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采用可拆卸结构且整体为圆盘盖体,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下部呈螺丝状并与所述的釜体(6)内部设置的围压腔(4)之间螺纹镶嵌;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液体作为传压介质容易产生水敏现象,从而堵塞煤层气的析出管路,影响煤层气的采收率的缺点,具有可以对岩石进行氮气的循环吞吐压裂,并还原煤气层在氮气的循环吞吐压裂下的破损情况,通过对比施压前后被测研新的渗透率,可以对氮气循环吞吐压裂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煤层气能源
,更加具体地是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煤层气是在整个能源行业内都备受瞩目的能源,但煤层气的开采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前在煤层气的开采过程中往往采用趋水采气的方法,先使用液体传压介质向岩石加压,被压裂后的岩石产生缝隙,液体介质通过这些缝隙进入煤气层,利用气液的不溶性使煤层气通过岩石缝隙采出。采用液体作为传压介质容易产生水敏现象,从而堵塞煤层气的析出管路,影响煤层气的采收率。气体作为传压介质进行压裂的概念虽然已经被提出,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能够对气体压裂效果进行实验测评以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的: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它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的左端设置有通气密封盖,右端设置有稳定扶正盖;所述的通气密封盖采用可拆卸结构且整体为圆盘盖体,所述的通气密封盖下部呈螺丝状并与所述的釜体上端的内螺纹镶嵌,所述的釜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釜体(6),所述的釜体(6)的左端设置有通气密封盖(1),右端设置有稳定扶正盖(7);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采用可拆卸结构且整体为圆盘盖体,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下部呈螺丝状并与所述的釜体(6)上端的内螺纹镶嵌,所述的釜体(6)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所述的空腔中间安装有岩心(5);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的釜体(6)内部空腔相贯通的通孔,并在所述的通孔上安装有通气管(2),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的底端与所述的岩心(5)之间留有呈圆柱状的空腔;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左端安装有放空管(8),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上端安装有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煤气层氮气循环吞吐压裂可行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釜体(6),所述的釜体(6)的左端设置有通气密封盖(1),右端设置有稳定扶正盖(7);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采用可拆卸结构且整体为圆盘盖体,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下部呈螺丝状并与所述的釜体(6)上端的内螺纹镶嵌,所述的釜体(6)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所述的空腔中间安装有岩心(5);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的釜体(6)内部空腔相贯通的通孔,并在所述的通孔上安装有通气管(2),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的底端与所述的岩心(5)之间留有呈圆柱状的空腔;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左端安装有放空管(8),所述的通气密封盖(1)上端安装有压力表(3),所述的放空管(8)与所述的压力表(3)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岩心(5)两侧设置有围压腔(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晓鹏张瀚之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