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7871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19
本申请公开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包括:前期设计,前期设计具体为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本申请提供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可实现工厂标准件流水线作业、工厂化装配或现场装配,突破常规变电站建设思维,达到施工、运维、服务标准化、高效化,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能够显著缩短工期,而且减少了施工场地扬尘,降低噪音,对创建节能建筑、绿色工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集成建设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两部分。智能高压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变压器、智能高压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压器与控制系统依靠通信光纤相连,可及时掌握变压器状态参数和运行数据。当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设备根据系统的电压、功率情况,决定是否调节分接头;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会发出预警并提供状态参数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减少隐患,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具有监测和诊断功能。电子式互感器是指纯光纤互感器、磁光玻璃互感器等,可有效克服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缺点。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功能有两个,一是系统横向信息共享,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中各种上层应用对信息获得的统一化;二是系统纵向信息的标准化,主要表现为各层对其上层应用支撑的透明化。顾名思义,智能变电站就是把变电站做成像人在调节一样,当低压负荷量增加时变电站送出满足增加负荷量的电量,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智能变电站主要由设备层、系统层组成,与传统变电站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但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工期长、建设效率低,而且耗能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提供一种高效率、可节约工期、环保节能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引领产业化住宅建造,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率、可节约工期、环保节能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期设计,前期设计具体为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具体为: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装配施工、室内预制墙板安装、施工电气设备安装和电缆穿线同步进行。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变电站主体结构包括: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具体为:将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将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所需的各种相关线管预埋在对应模块构件内,且与对应模块构件内的钢筋彼此错开;于工厂内与模块构件同时浇筑成型,同时在模块构件上设置对应相关管线的进出口;设备预埋件提前预埋在对应模块构件内且与对应模块内的钢筋连接固定,并在工厂内与模块构件同时浇筑成型以提高预埋精度和提高设备预埋件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在预制厂生产将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的同期,还进行粉刷墙体作业、窗框安装作业以及面砖铺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窗框、外墙面砖、内嵌式保温材料与预制构件混凝土同时浇筑,形成整体。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在工厂进行模块化预制构件生产具体为:制作大小、形状不同的PC钢模具;制作PC内钢筋笼;预铺设饰面材料;置入预埋件;视检验收;浇筑混凝土;再次检查合格后按工地进度装车运送至工地。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在步骤“浇筑混凝土”之后还包括步骤:进行混凝土蒸汽养护处理。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进行混凝土蒸汽养护处理具体为:蒸汽养护6~9小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脱模。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流程:前期准备;按设计工厂预制;现场施工准备;首层地板吊装、首层设备吊装、首层墙面吊装;二层地板吊装、二层地面吊装、同步首层复线;二层设备吊装、二层墙面吊装、二层顶板板吊装、同步二层复线;主体构件验收;同步电气设备接线;电力工程实验及验收;竣工验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实现工厂标准件流水线作业、工厂化装配或现场装配,突破常规变电站建设思维,达到施工、运维、服务标准化、高效化,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能够显著缩短工期,而且减少了施工场地扬尘,降低噪音,对创建绿色工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包括:前期设计,前期设计具体为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实现工厂标准件流水线作业、工厂化装配或现场装配,突破常规变电站建设思维,达到施工、运维、服务标准化、高效化,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能够显著缩短工期,而且减少了施工场地扬尘,降低噪音,对创建绿色工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具体为: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装配施工、室内预制墙板安装、施工电气设备安装和电缆穿线同步进行。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变电站主体结构包括: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具体为:将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将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前期设计,所述前期设计具体为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所述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所述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前期设计,所述前期设计具体为将变电站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以及相关管线设计为模块化预制构件;将所述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并预埋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于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装配,完成变电站主体结构施工;其中,所述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具体为:所述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装配施工、室内预制墙板安装、施工电气设备安装和电缆穿线同步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结构包括: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的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具体为:将柱体、梁体、楼板、内外墙板模块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将BIM装配集成智能变电站所需的各种相关线管预埋在对应模块构件内,且与对应模块构件内的钢筋彼此错开;于工厂内与模块构件同时浇筑成型,同时在模块构件上设置对应相关管线的进出口;设备预埋件提前预埋在对应模块构件内且与对应模块内的钢筋连接固定,并在工厂内与模块构件同时浇筑成型以提高预埋精度和提高设备预埋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其刘风桐
申请(专利权)人:湘能楚天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