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766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该泡腾片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柠檬酸30%‑40%;小苏打20%‑25%;淀粉9%;EDDHAO钛5%‑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20%;聚乙烯吡咯烷酮1%;微量元素1%。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有机螯合物与钛元素的结合,对农作物生长进行内部调节,调节过程无激素、无残留、无污染,对环境更加友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片剂状结构,便于运输和储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自身与水的快速混合加工成为药液,节省了搅拌步骤工时,降低了与水混合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果实外观五颜六色,在果蔬挂果后,果实会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自然转色,成熟。果实自然生长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生产效率低,影响农业发展速度,果实成熟不一致,采摘不统一,影响果蔬销售进度,降低农民收入。为了改变这些现状,现在的农业生产中,农户除了使用高钾型肥料促进植物果实着色外,大部分使用激素类,如乙烯利进行着色。钛微肥是一种以活性钛为主要有效物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有益微量元素,它既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又能促进植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运转,从而起到使作物增产及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化肥用量增加,土壤酸化,果蔬品质下降,激素类过度使用农业生产形成恶性循环。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人民对果蔬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激素类着色的农副产品受到质疑,果实品质下降,口感不佳,严重影响农业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化肥用量增加,土壤酸化,果蔬品质下降,激素类过度使用农业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且激素类农药进行催熟的农副产品果实品质下降,口感不佳,严重影响农业产品品质;同时传统的生长调节类农药多为粉末状或液体,使用时需要进行均匀搅拌才能够使用,使用不便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有机螯合物和钛元素的结合,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内部调节,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无激素、无残留,对环境更加友好,且片剂状的药物便于运输和储存,同时能够通过自身与水的快速混合加工成为药液,节省了搅拌步骤工时,降低了与水混合的劳动强度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泡腾片剂的制备方法,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该泡腾片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柠檬酸30%-40%;小苏打20%-25%;淀粉9%:EDDHAO钛5%-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20%;聚乙烯吡咯烷酮1%;微量元素1%;所述微量元素为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的等组分混合物;最优的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为:柠檬酸30%;小苏打20%;淀粉9%;EDDHAO钛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8.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的等组分混合物1%;所述螯合微量元素还包括螯合铜、螯合硅;所述泡腾片剂还需要加入辅料氯化钠和干燥剂;所述的干燥剂为:CaO、CaCl2、B2O3、BaO、Al2O3、Na2SO4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如权1所述的泡腾片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称量好后搅拌混合均匀,过100-200目滤网过滤,所得细粉进行干法造粒,而后压片,即为成品;干法造粒采用对辊造粒机进行;制粒、压片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不大于30%。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有机螯合物与钛元素的结合,对农作物生长进行内部调节,调节过程无激素、无残留、无污染,对环境更加友好;2、本专利技术为片剂状结构,便于运输和储存;3、通过本专利技术自身与水的快速混合加工成为药液,节省了搅拌步骤工时,降低了与水混合的劳动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5g每片泡腾片的制备:实施例一: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0%;小苏打20%;淀粉9%;EDDHAO钛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8.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二: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3%;小苏打20%;淀粉9%;EDDHAO钛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三: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0%;小苏打23%;淀粉9%;EDDHAO钛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称量好后搅拌混合均匀,过100-200目滤网过滤,所得细粉进行干法造粒,而后采用压片机压片,按照5g一片的规格进行制片,即为成品。如此制备,降低泡腾片生产完成后的体积,便于泡腾片剂的运输储存。使用方法:(以草莓着色为例)取三片5g/泡腾片,兑水45公斤,在第一茬草莓坐果时喷雾3次,中间间隔7天一次,第二茬和第三茬草莓,各喷雾一次,用量不变。果实可早熟5-7天,糖度提高4个,并且果皮硬度和果实的保鲜期均有所提高。10g每片泡腾片的制备:实施例一: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5%;小苏打25%;淀粉9%;EDDHAO钛1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8.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二: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8%;小苏打22%;淀粉9%;EDDHAO钛1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8.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三: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8%;小苏打25%;淀粉9%;EDDHAO钛1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四: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40%;小苏打23%;淀粉9%;EDDHAO钛1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五: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40%;小苏打22%;淀粉9%;EDDHAO钛1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6.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六: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7%;小苏打25%;淀粉9%;EDDHAO钛1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6.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称量好后搅拌混合均匀,过100-200目滤网过滤,所得细粉进行干法造粒,而后采用压片机压片,按照10g一片的规格进行制片,即为成品。20g每片泡腾片的制备:实施例一: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39%;小苏打25%;淀粉9%;EDDHAO钛5%;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9.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组分混合物1%。实施例二: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包括柠檬酸40%;小苏打24%;淀粉9%;EDDHAO钛5%;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9.4%;聚乙烯吡咯烷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其特征在于:该泡腾片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柠檬酸30%‑40%;小苏打20%‑25%;淀粉9%;EDDHAO钛5%‑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20%;聚乙烯吡咯烷酮1%;微量元素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其特征在于:该泡腾片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柠檬酸30%-40%;小苏打20%-25%;淀粉9%;EDDHAO钛5%-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5%-20%;聚乙烯吡咯烷酮1%;微量元素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的等组分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其特征在于:最优的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为:柠檬酸30%;小苏打20%;淀粉9%;EDDHAO钛20%;硬脂酸镁0.6%;微晶纤维素钠18.4%;聚乙烯吡咯烷酮1%;螯合微量元素铁、锰、锌、钼、铜的等组分混合物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促进果实着色泡腾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微量元素还包括螯合铜、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美伽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