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636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涉及实验室制药领域,包括搅拌釜本体,其上部设置有入料口和注液口,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内部竖直安装有转轴,转轴由安装于搅拌釜本体顶部的电机驱动;搅拌釜本体内设置有螺旋混料结构和搅拌部,螺旋混料结构环绕转轴的上部设置,搅拌部安装在转轴的下部,电机通过转轴驱动搅拌部运动;螺旋混料结构为两端开口结构,螺旋混料结构的一端与入料口连接,螺旋混料结构的另一端朝向搅拌釜本体的下部;搅拌部包括轴套,刮板和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一端与轴套连接,搅拌叶片的另一端与刮板连接;刮板距离搅拌釜本体内壁的距离不超过8mm。该种浓缩搅拌釜能够用于实验室研究、制备奥美拉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涉及实验室制药领域。
技术介绍
奥美拉唑作为生活中的常用药,由于其耐酸性较差,需要胶囊包裹吞服,且医药行业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当对药品进行改进时,需先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实验,待药品达到标准后才可投产。药品生产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实验室或研究室场地的空间有限,实验员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时受到局限,且在进行药品研究、实验时,只需适量产品即可,使用现有设备进行药品研究将造成较大的浪费。且现有的设备多为由入料口直接投料,在装置的下部进行搅拌,由于药物的密度不同,即使在投料时为已经混合完成的药物,但是药物下落时,彼此之间也会分散开,药物混合浓缩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能够用于实验室研究、制备奥美拉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本体,所述搅拌釜本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和注液口,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搅拌釜本体内竖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由安装于搅拌釜本体顶部的电机驱动;所述搅拌釜本体内设置有螺旋混料结构和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安装在转轴的下部,所述电机通过转轴驱动搅拌部运动;所述螺旋混料结构为两端开口结构,所述螺旋混料结构的一端与入料口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混料结构的另一端朝向搅拌釜本体的下部,所述螺旋混料结构环绕转轴的上部设置;所述搅拌部包括轴套,刮板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一端与轴套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的另一端与刮板连接;所述刮板距离搅拌釜本体内壁的距离不超过8mm。本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注液口与注液管连接,所述注液管竖直从螺旋混料结构与转轴之间的空隙穿过。本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刮板的最高端高于注液管的最低端。本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螺旋混料结构为渐缩型螺旋结构,所述螺旋混料结构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步缩小。本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搅拌部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圈,所述加强圈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搅拌部的底部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安装在搅拌叶片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各类固体药料统一从入料口经螺旋混料结构注入搅拌釜本体内,液体从注液口流入搅拌釜本体,且由于螺旋混料结构与入料口固定连接,其螺旋结构环绕转轴设置,且由于各种物料的密度不同,在螺旋混料结构中下落时,会相互挤压并产生相对运动,但是由于螺旋混料结构的管径限制,各类药物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距离,无法真正实现分离,以此增加了固料的混合时间。同时由于螺旋混料结构的出料口朝向搅拌釜本体的下部,使得固体药物在离开螺旋混料结构后不久就开始进行混合搅拌,由于固体药物在螺旋混料结构经自身重力因素已经完成了进一步挤压过程,在二者开始混合时,受安装在转轴下部的搅拌部的影响,直接开始搅拌,由于药料的掉落范围较为集中,使得药物之间充分混合发生反应,具有一定的浓缩效果,由此可见螺旋混料结构的设置有效缩短了固体药物的分散时间,而搅拌釜本体的主体结构并未进行较大改进,从而能够保证反应釜内具有足够的反应空间,同时刮片的设置能够将在搅拌中飞溅到反应釜内部上的药物刮下避免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浓缩搅拌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电机,11、转轴,2、入料口,3、注液口,4、卸料口,5、螺旋混料结构,6、注液管,7、搅拌部,71、刮板,72、搅拌叶片,73、加强圈,74、加强筋,8、振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同时,由于下文所述的只是部分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本体,搅拌釜本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2和注液口3,搅拌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4,搅拌釜本体内竖直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由安装于搅拌釜本体顶部的电机1驱动,搅拌釜本体内设置有螺旋混料结构5和搅拌部7,搅拌部7安装在转轴11的下部,电机1通过转轴11驱动搅拌部7运动。螺旋混料结构5为两端开口结构,螺旋混料结构5的一端与入料口固定连接,螺旋混料结构5的另一端朝向搅拌釜本体的下部,螺旋混料结构5环绕转轴11的上部设置。搅拌部7包括轴套,刮板71和搅拌叶片72,搅拌叶片72的一端与轴套连接,搅拌叶片72的另一端与刮板71连接;刮板71距离搅拌釜本体内壁的距离不超过8mm。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注液口3与注液管6连接,注液管6竖直从螺旋混料结构5与转轴11之间的空隙穿过,避免液体直接下落对螺旋混料结构5造成冲击。实施例3:刮板71的最高端高于注液管6的最低端,以充分节省药物。实施例4:螺旋混料结构5为渐缩型螺旋结构,螺旋混料结构5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步缩小,使固体药物落于搅拌釜的中部,便于混料。实施例5:搅拌部7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圈73,加强圈73之间通过加强筋74连接,以保证搅拌部7的强度,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搅拌作用。实施例6:搅拌部的底部安装有振动器8,振动器8安装在搅拌叶片72的下方,振动器通过震动将位于刮板71和搅拌叶片72上的药品振荡下来,避免药物堆积造成浪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本体,所述搅拌釜本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2)和注液口(3),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4),所述搅拌釜本体内竖直安装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由安装于搅拌釜本体顶部的电机(1)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本体内设置有螺旋混料结构(5)和搅拌部(7),所述搅拌部(7)安装在转轴(11)的下部,所述电机(1)通过转轴(11)驱动搅拌部(7)运动;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为两端开口结构,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的一端与入料口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的另一端朝向搅拌釜本体的下部,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环绕转轴(11)的上部设置;所述搅拌部(7)包括轴套,刮板(71)和搅拌叶片(72),所述搅拌叶片(72)的一端与轴套连接,所述搅拌叶片(72)的另一端与刮板(71)连接;所述刮板(71)距离搅拌釜本体内壁的距离不超过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奥美拉唑的浓缩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本体,所述搅拌釜本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2)和注液口(3),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4),所述搅拌釜本体内竖直安装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由安装于搅拌釜本体顶部的电机(1)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本体内设置有螺旋混料结构(5)和搅拌部(7),所述搅拌部(7)安装在转轴(11)的下部,所述电机(1)通过转轴(11)驱动搅拌部(7)运动;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为两端开口结构,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的一端与入料口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的另一端朝向搅拌釜本体的下部,所述螺旋混料结构(5)环绕转轴(11)的上部设置;所述搅拌部(7)包括轴套,刮板(71)和搅拌叶片(72),所述搅拌叶片(72)的一端与轴套连接,所述搅拌叶片(72)的另一端与刮板(71)连接;所述刮板(71)距离搅拌釜本体内壁的距离不超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增孙彬李华伟李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