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子晗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394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它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上刀、上刀架、升降气缸、下刀、下刀架、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快速调刀机构、裁断装置主框架、滑轨、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帘布裁断装置的上刀及下刀均为直刀,是铡刀式裁断装置,其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位于下刀架位置,上刀架位置不设间隙调整机构,上刀及上刀架结构简单,重量轻,是普通铡刀式裁断机的上刀及上刀架重量的1/10,上刀作上下运动裁断纤维帘布所需的动力明显减少,可有效节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快速调刀机构进行换刀调刀可使换刀调刀时间从常规的90min的耗时缩短至15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帘布裁断机的裁断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帘布裁断机是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该设备主要生产轮胎制造用的半成品胎体帘布,其生产工艺是按照轮胎规格要求的宽度将纤维帘布经裁断、拼接后,将半成品胎体帘布卷曲到工字轮上,供成型工序使用。现有的纤维帘裁断机主要有铡刀式和圆盘刀式两种裁断方式。铡刀式裁断方式的裁刀其上刀、下刀均为直刀,裁断效率可达26刀/min,圆盘刀式裁断方式的裁刀其上刀为圆盘刀,下刀为直刀,圆盘刀在直刀上滚动裁切,该裁切方式易产生切削胶末,裁断效率为16刀/min。综上,铡刀式纤维帘布裁断机明显优于圆盘刀式纤维帘布裁断机,这主要表现在:1.铡刀式裁断效率可达26刀/min,远高于圆盘刀式16刀/min的裁断效率,2.铡刀式裁切不易产生切削胶末,铡刀式裁断品质优于圆盘刀,但由于铡刀式裁断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其售价难以被轮胎企业广泛接受,只有少数轮胎企业采用铡刀式纤维帘布裁断机用于生产。目前,轮胎企业所采用的铡刀式裁断机,其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均位于上刀位置,上刀架结构复杂,重量大,有些上刀架重量达数吨之重,驱动该刀架作上下运动需巨大的动力系统,如采用飞轮储能,曲柄连杆机构冲击裁断方式,其动力约需11kw,如采用液压系统,液压油缸驱动上刀架及上刀进行裁断,其动力约需18-30kw,运行成本较高。对于铡刀式裁断机,其上刀及下刀在频繁的裁切过程会产生磨损,需定期换刀并调整上下刀间隙。现有铡刀式纤维帘布裁断机一般下刀处于水平状态,上刀需保持一定刃倾角,裁切过程中,其上下刀刀刃是点接触,以减少裁切过程的冲击。在换刀并进行上下刀间隙调整时,上刀的倾角保持与工作状态一至的,即上下刀间隙调整过程是缓慢移动上刀,测量出上刀与下刀刀刃每一点位置的间隙,并调整上刀架上的间隙调整机构,使每一点间隙均保持在0.01mm左右,该方式换刀和调整间隙的时间约需90min。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换刀时间缩的裁断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为解决现有铡刀式裁断机上刀架重量大问题,需对上刀架进行简化,即移去上刀架上附带的间隙调整机构,只保留上刀及经过瘦身后的上刀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上刀及上刀架的重量可减至普通铡刀式裁断机的上刀及上刀架重量的1/10,上刀上下运动可由小气缸驱动即可实现。由于上刀及下刀在频繁的裁切过程会产生磨损,需定期换刀并调整上下刀间隙,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在纤维帘布裁切过程,下刀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可以把复杂的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安装在下刀架位置。上刀架位置不设间隙调整机构,上刀架结构简单了,重量轻了,上刀作上下运动裁切纤维帘布所需的动力明显减少,动力减少了,能源节省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自然就降低了。由于纤维帘布裁切过程,下刀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下刀架结构再复杂,重量再增加,也不会额外增加上刀架的运动重量,因而下刀架可以安装快速调刀机构,本专利技术的调刀方式就是这样实现的,打破了原有上下刀间隙调整方式,不再采用每点逐一调整间隙,而是一次性对刀调整,实现换刀调刀时间缩短至15min以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速调刀机构包括下刀架固定座、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下刀架固定螺丝,下刀架固定座用于支撑下刀架及下刀,使下刀在工作状态时保持水平状态。调整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可使下刀架及下刀的倾角保持与上刀倾角一至,上下刀间隙调整完成后,通过下刀架固定螺丝把下刀架重新调整至水平状态,并固定在下刀架固定座上。上下刀间隙调整过程是这样完成的:首先松开下刀架与下刀架固定座间的固定螺丝,并在下刀架背面两侧各塞进一张厚度为0.01mm的铜皮;然后改变下刀的水平状态,即调整下刀架固定座上的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使下刀与上刀的倾角一至;再缓慢下降上刀,使上刀与下刀对齐并保持适当重叠。这时就可以调整下刀架上所配备的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调整过程不必测量上下刀间每一点间隙,只需先松开拉杆锁紧螺母和压杆锁紧螺母后逐一松开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上各相关螺丝,然后把已预置好适当扭力的扭力扳手直接锁紧中空压杆,最后锁紧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相关螺丝,至此上下刀间隙调整算初步完成,但调刀全过程还不能算完成,还需要把下刀架恢复到水平状态,即还需松开下刀架与下刀架固定座间的固定螺丝,取出下刀架背面两张0.01mm厚的铜皮,下降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恢复下刀架至水平位置并锁紧,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正常裁断工作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铡刀裁断,裁断效率可达26刀/min;2.裁切不易产生切削胶末,确保裁断品质;3.上刀及上刀架的重量可减至现有普通铡刀式裁断机的上刀及上刀架重量的1/10,节省能源,运行成本低;4.采用新式的上下刀间隙调整方式,使换刀调整间隙的时间从常规的90min缩短至15min。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快速调刀机构状态示意图。图中:1.上刀,2.上刀架,3.升降气缸,4.下刀,5.上下刀间隙调整块,6.拉杆,7.拉杆锁紧螺母,8.中空压杆,9.压杆锁紧螺母,10.调整块锁紧螺钉,11.下刀架,12.下刀架固定座,13.裁断装置主框架,14.下刀架固定螺丝,15.滑轨,16滑块,17.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上刀架(2)瘦小,上刀(1)及上刀架(2)的重量只有普通铡刀式裁断机的上刀及上刀架重量的1/10,上刀(1)上下运动可由升降气缸(3)驱动即可实现纤维帘布的裁断。下刀(4)安装在下刀架(11)上,下刀架(11)位置还安装有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所述的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上下刀间隙调整块(5),拉杆(6),拉杆锁紧螺母(7),中空压杆(8),压杆锁紧螺母(9),调整块锁紧螺钉(10)。下刀架(11)位置还安装有快速调刀机构,所述的快速调刀机构包括下刀架固定座(12),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17),下刀架固定螺丝(14)。下刀架固定座(12)用于支撑下刀架(11),在裁断工作状态时,下刀架(11)保持水平状态,在快速调刀状态时,下刀架(11)保持一定倾角,该倾角与上刀(1)倾角一至,如图3所示。上下刀间隙调整过程是这样完成的:首先松开下刀架(11)与下刀架固定座(12)间的固定螺丝,并在下刀架背面两侧各塞进一张厚度为0.01mm铜皮;然后改变处在水平状态的下刀(4),即调整下刀架固定座(12)上的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17),使下刀(4)与上刀(1)的倾角一至;再缓慢下降上刀(1),使上刀(1)与下刀(4)对齐并保持适当重叠。这时就可以调整下刀架(11)上所配备的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上下刀间隙调整过程不必测量上下刀间每一点间隙,只需先松开拉杆锁紧螺母(7)和压杆锁紧螺母(9)后,逐一松开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上各相关螺丝,然后把已预置好适当扭力的扭力扳手直接锁紧中空压杆(8),最后锁紧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相关螺丝,至此上下刀间隙调整算初步完成,但调刀全过程还不能算完成,还需要把下刀架恢复到水平状态,即还需松开下刀架(11)与下刀架固定座(12)间的固定螺丝,取出下刀架背面两张0.01mm厚的铜皮,下降下刀架倾角调整丝杆(17),恢复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帘布裁断装置的上刀及下刀均为直刀,上刀固定于上刀架上,下刀固定于下刀架上,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位于下刀架位置,上刀架位置不设间隙调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帘布裁断装置的上刀及下刀均为直刀,上刀固定于上刀架上,下刀固定于下刀架上,上下刀间隙调整机构位于下刀架位置,上刀架位置不设间隙调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刀架与气缸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帘布裁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轨固定在上刀架上,滑块固定在裁断装置主框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晗
申请(专利权)人:陈子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