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秀峰专利>正文

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33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该引流管在顺行泪道置管术时,易于进入相对狭小的泪点、组织损伤小、术后易于逆行拔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牵引环,所述管体中部为实心圆柱体,两端呈圆台体,两端牵引环的后段经热压成型设置于管体内,且牵引环置于硅胶管体内部分还打有固定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泪道手术的引流装置,具体讲涉及一种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泪点狭窄,泪小管狭窄或阻塞,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病。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近年来,眼科医师发现顺行泪道置管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因此,顺行泪道置管术成为治疗上述泪道疾病的研究热点。顺行泪道置管术的原理是:采用顺行的方法,从上、下泪点将泪道引流管送入上、下泪小管,放置在泪道内,通过泪道引流管对泪点、泪小管起到支撑和扩大作用。泪道的解剖特征是:泪点直径0.2mm-0.3mm,泪小管直径0.5mm-0.8mm,泪点直径明显小于泪小管直径。基于顺行泪道置管术的原理和泪道的解剖特征,在顺行泪道置管术中,泪道引流管进入泪点是手术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目前,用于顺行泪道置管术的泪道引流管如下:如公开号为CN205108044U、名称为:一种治疗眼病的羊膜泪道引流管;公开号为CN203029799U、名称为:一种带导流棉芯的微孔泪道引流管。这些泪道引流管都是均匀一致的细圆柱体,它们的上、下端与引流管其他部分的管径相同。这样的引流管存在的不足是:1、圆柱体的上、下端不易进入相对狭小的泪点,导致顺行泪道置管术操作困难。2、对于一部分患者,圆柱体的上、下端强行通过狭小的泪点可导致泪点损伤。3、由于管径均匀一致,术后行逆行拔管时会导致泪道引流管上、下端打结处断管,使部分引流管残留在泪道内,需要二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患者提供一种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该引流管在顺行泪道置管术时,易于进入相对狭小的泪点、组织损伤小、术后易于逆行拔出。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牵引环,所述管体中部为实心圆柱体,两端呈圆台体,两端牵引环的后段经热压成型设置于管体内,且牵引环置于硅胶管体内部分还打有固定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牵引环后段设置在管体的圆台体内。本技术优选,牵引环的后段穿过管体的圆台体并延伸至圆柱体部分一段长度。所述硅胶管体的圆柱体部分为实心管,牵引环的后段延伸至硅胶管体中部的圆柱体一段长度。所述管体采用医用硅胶管,牵引环采用医用尼龙牵引环。两端的牵引环采用两组独立式或整体贯穿式结构设置在硅胶管体内。管体的圆柱体部分的直径为0.5mm-1.2mm,长为120mm-150mm。管体两端的圆台体部分的长度为10mm-15mm,圆台体的下底面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当为0.5mm-1.2mm,圆台体的上底面直径为0.2mm-0.4mm。上、下牵引环的直径为5mm-10m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管体部分两端采用圆台体结构,细小的上底面易于进入狭小的泪点,再通过逐渐增大的圆台体径渐渐扩张泪点,使直径大的圆台体后面及管体段易于通过泪点,而不损伤泪点。2、本技术的圆台体上、下段通过狭窄的泪管时,在牵引环的拉动下,细小的上底面能通过狭窄的部分,再通过不断增大的管径慢慢扩张狭窄的泪管,使管径较大的引流管管体段顺利通过狭窄部位,而不过度损伤泪管。3、本技术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管体部为实心管,上、下段的圆台体及管体段无缝对接、互为一体,在牵引线的牵拉下不易断管。4、对于儿童患者,引流管从上、下泪点脱出患者,有时需要逆行拔管,由于本技术引流管的两端采用圆台体结构,在逆行拔管时可顺利将引流管拔出,而不造成断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牵引环;2-圆台体;3-圆柱体;4-圆台体;5-牵引环;6-固定段;7-打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牵引环1,管体采用医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牵引环采用医用尼龙线。管体分为:圆台体2、圆柱体3、圆台体4。圆台体2、圆台体4的下底面与圆柱体3相互为一体,下底面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同,圆柱体为实心管。牵引环1与圆台体2上底面、牵引环5与圆台体4的上底面通过固定线连成一体。牵引环后段为固定段6,固定段从圆台体2和圆台体4的上底面穿入到圆台体内6-8mm,并通过自身打结7固定在圆台体内,为了进一步加固,固定段还可以设置在圆柱体内一段长度。同时为了增加本技术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上、下端的硬度,固定段6与圆台体之间尽量不留空隙,圆台体可以视为包覆牵引环后段的实心体。管体中部的实心圆柱体径均匀一致,表面光滑。两端部分均为圆台体,它们通过圆台体的下底面与圆柱体部分热压成型,实现无缝相连,圆台体下底面直径与细圆柱体直径相同,圆台体的上底面带有牵引环,顺行泪道置管术时通过引导线拉动牵引环,再通过牵引环拉动泪道引流管的上、下端。由于圆台体的上底面直径小,它在牵引环的拉动下易于穿过狭小的泪点,进入到管径相对较大的泪小管,圆台体的上底面在泪小管遇到的阻力小,有利于圆台体的后面部分穿过狭小的泪点,进入泪小管。由于圆台体的直径是逐渐增大的,可渐渐地扩张泪点直径,便于两端直径大的圆台体后部和引流管的圆柱体部分顺利通过狭小的泪点,而不损伤泪点。同样,对于有泪小管狭窄的患者,引流管上、下端的圆台体通过管径的不断增大,逐渐扩张狭窄的泪管,使管径较大的引流管管体部顺利通过泪道的狭窄处,而不损伤泪管,减小术后反应。实施例二: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以及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泪点大小、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的长度不尽相同。本技术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各部分的设计数据,可根据个体不同有不同的设计。管体的圆柱体3的直径为0.5mm-1.2mm,长为120mm-150mm。圆台体2和圆台体4的高(或长)均为10mm-15mm,上底面直径均为0.2mm-0.4mm,下底面直径均为0.5mm-1.2mm,下底面直径与圆柱体3直径相同。牵引环1与牵引环5的直径为5mm-10mm,牵引环1与牵引环5固定在圆台体2和圆台体4的上底面内。本技术的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采用医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牵引环为医用尼龙线,牵引环经热压成型设置在管体内(医用硅橡胶模压成型的温度为120-130℃,医用尼龙线的熔点在250-30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牵引环,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中部为实心圆柱体,两端呈圆台体,两端牵引环的后段经热压成型设置于管体内,且牵引环置于硅胶管体内部分还打有固定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牵引环,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中部为实心圆柱体,两端呈圆台体,两端牵引环的后段经热压成型设置于管体内,且牵引环置于硅胶管体内部分还打有固定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牵引环后段设置在管体的圆台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其特征是:牵引环的后段穿过管体的圆台体并延伸至圆柱体部分一段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泪点扩张型泪道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采用医用硅胶管,牵引环采用医用尼龙牵引环。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秀峰蔡军孙雯袁鹂刘锦
申请(专利权)人:柯秀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