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31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包括:消毒器主体,所述消毒器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消毒液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中上部设置有出气口;还包括至少一风道,所述风道独立地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且该风道的中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同时所述风道延伸出所述容腔的外部且风道延伸出所述容腔外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一进风口。因此,可以在消毒器主体上设置一往所述进风口吹风的风机,通过所述风道可以不断地往所述容腔中吹风,加速容腔中的空气流动,空气在快速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所述容腔内部的消毒液水雾一起从所述出气口处排出,大大地增大了消毒液水雾的排出量,进而更好地对外界环境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消毒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消毒器一般采用以上的结构,包括一消毒器主体,所述消毒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用于装载消毒液的容腔,容腔上部的敞口处可拆卸设置有一端盖,端盖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容腔中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消毒液雾化的超声波雾化器。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消毒器可以将消毒液雾化成水雾,然后水雾再从端盖上部的出气口排出外界环境,以对外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但是采用该种结构的消毒器进行消毒时,主要依然消毒液水雾自然升起并从所述出气口处排出,消毒器水雾排出速率慢,消毒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可以应用于消毒器,同时可以提高消毒液水雾排出速率的风道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包括:消毒器主体,所述消毒器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消毒液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中上部设置有出气口;还包括至少一风道,所述风道独立地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且该风道的中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同时所述风道延伸出所述容腔的外部且风道延伸出所述容腔外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一进风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腔的上部敞口,同时该容腔的敞口处设置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或开启该敞口的端盖,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端盖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敞口处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中部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容腔内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该安装孔的中盖,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中盖上。其中,所述底盖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围绕所述安装孔周向布置的安装槽,所述中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嵌入所述安装槽中的嵌装部。在本技术中,所述消毒器主体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容腔内部的泄液口。进一步,所述风道上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泄液口的水平高度,且所述出风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液口的水平高度。再进一步,所述容腔的上部敞口,同时该容腔的敞口处设置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或开启该敞口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中下部设置有能够嵌入的容腔中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泄液口配合使用的凸起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容腔中设置有一独立的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有出风口,同时所述风道延伸出所述容腔的外部且风道延伸出所述容腔外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一进风口,因此,可以在消毒器主体上设置一往所述进风口吹风的风机,通过所述风道可以不断地往所述容腔中吹风,加速容腔中的空气流动,空气在快速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所述容腔内部的消毒液水雾一起从所述出气口处排出,大大地增大了消毒液水雾的排出量,进而更好地对外界环境消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包括一消毒器主体10,所述消毒器主体10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消毒液的容腔11,所述容腔11的中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10;所述容腔11的内部设置有一独立的风道20,该风道20的中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21,同时所述风道20延伸出所述容腔11的外部且风道20延伸出所述容腔11外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一进风口22。即所述风道20从所述容腔11的内部延伸至所述容腔11的外部,其中风道20位于所述容腔11内部的部分上开设有出风口21,而风道20位于所述容腔11外部的部分上则开设有进风口22。因此,用户可以在消毒器主体10上设置一位于所述容腔11外部的风机,通过风机对准所述进风口22吹风,进而不断地往风道20内吹风,风从所述风道20的出风口21处吹进所述容腔11内部,最后风又从所述容腔11的出气口110排出所述消毒器主体10的外部,在此过程中,所述容腔11内部的空气会带动雾化成水雾的消毒液一起快速流动穿过所述出气口110并排放至外界环境中,进而消毒液可以对消毒器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效果更好。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向消毒器添加消毒液,优选地,所述容腔11的上部敞口,同时该容腔11的敞口处设置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或开启该敞口的端盖30,所述出气口110设置于所述端盖30上。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用户可以随时取下端盖30并往所述容腔11中添加消毒液,以便于后续采用消毒器进行消毒。参照图2、图3和图4,进一步,为了便于用户向所述容腔11中添加消毒液,优选地,所述端盖30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11敞口处的底盖32,所述底盖32的中部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容腔11内部的安装孔320,所述安装孔320处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该安装孔320的中盖31,所述出气口110设置于所述中盖31上。因此,用户添加消毒液时,可以只取下所述中盖31,即可通过所述安装孔320往所述容腔11中添加消毒液,添加完毕后,只需要将所述中盖31安装于所述安装孔320处即可。为了使得所述中盖31更好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320处,优选地,所述底盖3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围绕所述安装孔320周向布置的安装槽321,所述中盖31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嵌入所述安装槽321中的嵌装部310。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既便于所述中盖31安装于底盖32上,同时便于所述中盖31开启或的封堵所述安装孔320。参照图1和图3,为了避免所述容腔11中装载的消毒液超过消毒器的额定容量,优选地,所述消毒器主体10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容腔11内部的泄液口12。因此,若容腔11中装载的消毒液超过容量时,多余的消毒液则会从所述泄液口12处排出,保证所述容腔11中的消毒液装载量处于设定容量内。为了避免所述泄液口12外露,优选地,所述端盖30的中下部设置有能够嵌入的容腔11中的插入端300,所述插入端300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泄液口12配合使用的凸起部301,当所述端盖30嵌装于所述容腔11的敞口处时,所述端盖30的插入端300嵌入所述容腔11内部,此时所述插入端300侧壁上的凸起部301恰好嵌入所述泄液口12中,进而填补所述泄液口12,防止泄液口12外露而影响消毒器的外观。在这里,所述凸起部301与所述泄液口12之间留有供消毒液体穿过的间隙。参照图2和图3,为了防止所述容腔11中的消毒液倒灌进所述风道20内部,优选地,所述风道20上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泄液口12的水平高度,且所述出风口21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液口12的水平高度。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所述容腔11中消毒液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风道20的出风口21的水平高度,消毒液不会倒灌进所述风道20中,进而保护消毒器内部的其他电子元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包括:消毒器主体(10),所述消毒器主体(10)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消毒液的容腔(11),所述容腔(11)的中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风道(20),所述风道(20)独立地设置于所述容腔(11)的内部且该风道(20)的中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21),同时所述风道(20)延伸出所述容腔(11)的外部且风道(20)延伸出所述容腔(11)外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一进风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包括:消毒器主体(10),所述消毒器主体(10)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消毒液的容腔(11),所述容腔(11)的中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风道(20),所述风道(20)独立地设置于所述容腔(11)的内部且该风道(20)的中上部开设有一出风口(21),同时所述风道(20)延伸出所述容腔(11)的外部且风道(20)延伸出所述容腔(11)外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一进风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1)的上部敞口,同时该容腔(11)的敞口处设置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或开启该敞口的端盖(30),所述出气口(110)设置于所述端盖(3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消毒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0)包括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11)敞口处的底盖(32),所述底盖(32)的中部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容腔(11)内部的安装孔(320),所述安装孔(320)处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该安装孔(320)的中盖(31),所述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伊斯特伍德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