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矫正器及乳旁加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278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头矫正器及乳旁加奶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乳头矫正器包括矫正器本体和盖合件,矫正器本体具有中空的第一容纳腔,矫正器本体包括矫正部、贴合部和供奶部,矫正部与贴合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矫正部具有用于容纳乳头的第二容纳腔,贴合部具有用于贴合乳房的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矫正部的远离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供奶孔,供奶部与矫正部或贴合部的外表面连接且用于对第一容纳腔供奶,盖合件用于盖合矫正部且封闭第一供奶孔。矫正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较佳。该乳头矫正器功能多样,便于制造。乳旁加奶设备包括乳头矫正器,其具有乳头矫正器的全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头矫正器及乳旁加奶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乳头矫正器及乳旁加奶设备。
技术介绍
产妇分娩0-3天内泌乳较少,产妇及家属常因担心乳汁不能满足新生儿需求而进行人工喂养,但使用奶瓶奶嘴人工喂养3次即会使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乳头错觉一旦产生便很难纠正,同时也会使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受挫,严重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只有在出生早期不断吸吮母亲乳头,才能避免产生乳头错觉并刺激母亲乳房泌乳,而在吸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乳汁,新生儿会拒绝母亲的乳头甚至烦躁、哭闹。为避免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临床常用小杯、小勺乳旁加奶,但这种方法易导致新生儿吸吮障碍、呛奶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且在临床护士工作繁忙时难以保证及时喂养。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矫正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需要母乳喂养时,需要取下矫正器,操作复杂;功能单一,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乳头矫正器,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不仅能够对乳头进行矫正,还可以通过第一供奶孔进行供奶,婴儿在吸吮外加的奶时,乳头矫正器可以不用取下,在吸吮的同时其可以刺激产妇分泌乳汁,婴儿不会产生排斥感,产妇也能更好的与婴儿互动,使婴儿养成良好的吸吮习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较佳。该乳头矫正器功能多样,设计合理,便于制造,其市场应用潜力巨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乳旁加奶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乳头矫正器,其具有该乳头矫正器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乳头矫正器,其包括矫正器本体和盖合件,矫正器本体具有中空的第一容纳腔,矫正器本体包括矫正部、贴合部和供奶部,矫正部与贴合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矫正部具有用于容纳乳头的第二容纳腔,贴合部具有用于贴合乳房的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矫正部的远离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供奶孔,供奶部与矫正部或贴合部的外表面连接且用于对第一容纳腔供奶,盖合件用于盖合矫正部且封闭第一供奶孔。具体的,该乳头矫正器不仅能够对乳头进行矫正,还可以通过第一供奶孔进行供奶,婴儿在吸吮外加的奶时,乳头矫正器可以不用取下,在吸吮的同时其可以刺激产妇分泌乳汁,婴儿不会产生排斥感,产妇也能更好的与婴儿互动,使婴儿养成良好的吸吮习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较佳。该乳头矫正器功能多样,设计合理,便于制造,其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可选的,矫正器本体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内层相对于外层靠近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层与外层在贴合部的远离矫正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可选的,矫正部的远离第二容纳腔的一侧沿矫正部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凹槽,盖合件具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嵌设于环形凹槽内时,盖合件贴合于矫正部。可选的,矫正部的靠近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供奶孔。可选的,供奶部设置有弹性的密封件,密封件具有缝隙,第一容纳腔通过缝隙与矫正器本体的外部连通。可选的,贴合部的靠近第三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吸合乳房的多个吸盘。可选的,贴合部的靠近第三容纳腔的一侧部分内陷形成吸盘。可选的,矫正部与贴合部采用硅胶制成。可选的,贴合部的远离矫正部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乳旁加奶设备,其包括供奶器和上述提到的乳头矫正器,供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供奶瓶和导管,供奶瓶具有用于储奶的储奶腔,导管的远离供奶瓶的一端设置有与储奶腔连通的供奶端,供奶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供奶部且使第一容纳腔与储奶腔连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该乳头矫正器不仅能够对乳头进行矫正,还可以通过第一供奶孔进行供奶,婴儿在吸吮外加的奶时,乳头矫正器可以不用取下,在吸吮的同时其可以刺激产妇分泌乳汁,婴儿不会产生排斥感,产妇也能更好的与婴儿互动,使婴儿养成良好的吸吮习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较佳。该乳头矫正器功能多样,设计合理,便于制造,其市场应用潜力巨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乳头矫正器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乳头矫正器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矫正器本体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矫正器本体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盖合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矫正器本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乳旁加奶设备的示意图。图标:100-乳旁加奶设备;10-乳头矫正器;20-供奶器;11-矫正器本体;12-盖合件;121-环形凸起;101-第一容纳腔;102-第二容纳腔;103-第三容纳腔;111-矫正部;1111-第一供奶孔;1112-环形凹槽;1113-第二供奶孔;112-贴合部;1121-吸盘;1122-缺口;113-供奶部;1131-密封件;1132-缝隙;21-供奶瓶;210-储奶腔;22-导管;221-供奶端;2211-供奶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乳头矫正器10,其包括矫正器本体11和盖合件12,矫正器本体11具有中空的第一容纳腔101,矫正器本体11包括矫正部111、贴合部1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器本体和盖合件,所述矫正器本体具有中空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矫正器本体包括矫正部、贴合部和供奶部,所述矫正部与所述贴合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矫正部具有用于容纳乳头的第二容纳腔,所述贴合部具有用于贴合乳房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矫正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供奶孔,所述供奶部与所述矫正部或所述贴合部的外表面连接且用于对所述第一容纳腔供奶,所述盖合件用于盖合所述矫正部且封闭所述第一供奶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器本体和盖合件,所述矫正器本体具有中空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矫正器本体包括矫正部、贴合部和供奶部,所述矫正部与所述贴合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矫正部具有用于容纳乳头的第二容纳腔,所述贴合部具有用于贴合乳房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矫正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供奶孔,所述供奶部与所述矫正部或所述贴合部的外表面连接且用于对所述第一容纳腔供奶,所述盖合件用于盖合所述矫正部且封闭所述第一供奶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本体由外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内层相对于所述外层靠近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在所述贴合部的远离所述矫正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沿所述矫正部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盖合件具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所述盖合件贴合于所述矫正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