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6062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穿刺点与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容纳件和贴合件连接且容纳件与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穿刺点,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通过贴合件的分隔作用,不仅避免导管对人体造成压力伤,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该静脉留置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具有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

A venous catheter fixation device and venous indwe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nous catheter fixing device and a venous indwell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The catheter fixing device includes a fitting for fitting the body, the fitting part has a puncture point for puncture, the edge of the puncture point and the fitting par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gap, the fit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art for the fixed catheter wing and a holding part for placing the catheter joint, the accommodating part and the fitting part are connected and accommodated. A holding chamber for accommodating the conduit connector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tting parts and the opening of the receiving cavity faces the puncture point, and a puncture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part. Through the separation of fitting parts, it not only avoids pressure injuries caused by the catheter, but also enhances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kin. The whole process is simple in operation, good in fixation effect and good in use effect. Its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its market potential is huge. The venous indwelling device includes the above mentioned venous catheter fixing device, which has all functions of the venous catheter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是临床常用的检测和治疗手段,通过固定的中心静脉导管,可进行输血、补液、输入各种治疗用药、肠外营养等。与传统的一次性穿刺方法比较,静脉导管有更高的安全性,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效率,该方法以及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使用静脉导管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固定静脉导管的过程繁琐;固定效果较差,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贴合件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将导管接头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具有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辅助翼,辅助翼能够卡设导管本体,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穿刺点与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容纳件和贴合件连接且容纳件与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穿刺点,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具体的,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贴合件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将导管接头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可选的,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翼,两个固定翼相对设置且两个固定翼之间形成固定通道,两个固定翼的彼此相对靠近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槽。可选的,贴合件具有用于粘接辅助翼的第一粘接部,第一粘接部位于穿刺点的靠近容纳件的一侧。可选的,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一粘接带,第一粘接带与贴合件连接,第一粘接带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可选的,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二粘接带,第二粘接带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贴合件连接,第二粘接带具有第二粘接部和第三粘接部,第二粘接部相对于第三粘接部靠近连接部,第二粘接部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第三粘接部用于粘接穿刺点的远离第一粘接部的一侧。可选的,第二粘接部和第三粘接部之间设置有观测部,观测部对应穿刺点,观测部透明。可选的,贴合件还设置有转向件,转向件具有用于使导管本体转向的转向通道,转向通道的一端朝向穿刺点,转向通道的另一端朝向容纳腔的开口。可选的,第一缺口的靠近穿刺点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引导件具有用于引导导管本体的引导口,引导口向穿刺点内倾斜延伸。可选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输出端,贴合件还设置有输出端固定件,输出端固定件具有用于容纳且固定输出端的盲孔。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具有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该静脉导管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贴合件将人体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外部分分隔开,避免其对人体造成压力伤,通过容纳腔将导管接头进行容纳,也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整个装置将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通过分隔作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皮肤过敏的现象,还增强了皮肤的透气性。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佳,使用效果较佳,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辅助翼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第二粘接带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转向件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0-贴合件;101-穿刺点;102-第一缺口;11-固定件;111-固定翼;112-固定通道;113-固定槽;12-容纳件;121-容纳腔;122-穿刺孔;13-第一粘接带;131-第二粘接带;1311-连接部;1312-第二粘接部;1313-观测部;1314-第三粘接部;14-转向件;141-转向通道;1411-第一槽;1412-第二槽;142-分隔部;15-引导件;151-引导口;16-输出端固定件;161-盲孔;17-第一粘接部;200-中心静脉导管;201-输出端;202-辅助翼;2021-卡接部;2022-第二缺口;2023-固定部;203-导管本体;204-导管翼;205-导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静脉留置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辅助翼,辅助翼能够卡设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所述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所述穿刺点与所述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所述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所述容纳件和所述贴合件连接且所述容纳件与所述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穿刺点,所述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辅助翼,辅助翼能够卡设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的贴合件,所述贴合件具有用于穿刺的穿刺点,所述穿刺点与所述贴合件的边缘通过第一缺口连通,所述贴合件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件和用于放置导管接头的容纳件,所述容纳件和所述贴合件连接且所述容纳件与所述贴合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导管接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穿刺点,所述容纳件设置有穿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翼,两个所述固定翼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翼之间形成固定通道,两个所述固定翼的彼此相对靠近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固定导管翼的固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具有用于粘接辅助翼的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穿刺点的靠近所述容纳件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一粘接带,所述第一粘接带与所述贴合件连接,所述第一粘接带用于粘接且固定辅助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件还设置有第二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