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件组合式窗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227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件组合式窗擦,包括一U形支架,U形支架两侧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一根转轴,该转轴的一端设有一旋钮,转轴处分别设置有一刮水片组件、一组合式窗擦组件,U形支架的下端与伸缩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产品引入了功能性更强的清洗组件结构,利用转轴配合旋钮来实现各清洗组件之间的功能切换和定位,其中的刮水组件采用多层刮片的设计理念,每层刮片都单独实现其功能,利用自身材料特性配合刮片胶条边缘结构,确保玻璃表面不会残留水渍且不损伤表面。伸缩式连杆使得产品的适应性更加广泛。伸缩连杆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缩放,伸缩连杆的末端设有了挂钩孔,伸缩连杆的末端手柄处覆有防滑硅胶层,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件组合式窗擦
本技术涉及清洁用具的
,尤其是一种二件组合式窗擦,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比文件一,专利号:201620780348.1,申请日:2016.07.20,专利权人:朱益升,本案公开了“一种商用擦窗器”,包括伸缩杆和Y形刷头,所述Y形刷头一端活动连接擦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刮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擦窗器包括活动杆和中间杆,所述Y形刷头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一端,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间杆一端。对比文件二,专利号:201520351909.1,申请日:2015.05.27,专利权人:曾云兵,本案公开了“一种新型窗擦”,包括:支座;擦板,该擦板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于支座上,擦板上设置有用于擦拭的毛巾;安装于支座上的刮头;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于支座上,第二铰接轴垂直于第一铰接轴;延长杆安装座,该延长杆安装座的一端连接有一延长杆;弹性连接件,该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和延长杆安装座的另一端。从上述现有技术中不难看出,现有的窗擦一般包括,位于端部的擦板和用于连接擦板的伸缩杆,两者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擦板表面可单一设置有毛巾、绒布或PVA胶棉,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条刮水片,产品功能比较单一,适应性差,清洁效果也不甚理想。故仍然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件组合式窗擦,其采用两种不同功能的清洁组件,利用转轴和旋钮来实现组件之间的切换和定位。刮水组件采用组合式多层刮板结构,每一层刮板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其单独的功能,配合宽体式清洁布面,能一次完成玻璃表面的清洗,并确保无水渍残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二件组合式窗擦,所述窗擦包括一U形支架,该U形支架两侧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一根转轴,该转轴的一端设有一旋钮,该旋钮用于转轴拨动旋转和定位,转轴处分别设置有一刮水片组件、组合式窗擦组件,U形支架的下端与伸缩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件组合式窗擦,产品引入了功能性更强的清洗组件结构,利用转轴配合旋钮来实现各清洗组件之间的功能切换和定位,其中的刮水组件采用多层刮片的设计理念,每层刮片都单独实现其功能,利用自身材料特性配合刮片胶条边缘结构,确保玻璃表面不会残留水渍。伸缩式连杆使得产品的适应性更加广泛。伸缩连杆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缩放,伸缩连杆的末端设有了挂钩孔,方便产品的日常存放,伸缩连杆的末端手柄处覆有防滑硅胶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舒适性。产品整体设计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清洁效果显著,同时具备了清洗玻璃窗和纱窗的功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总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伸缩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旋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旋钮侧视图。其中:1、U形支架;2、转轴;3、旋钮;4、刮水片组件;5、组合式窗擦组件;6、滑槽;7、伸缩连接杆;8、刮片;9、基板;10、胶条;11、四牙卡扣;12、清洗布;13、胶垫;14、上管;15、下管;16、螺牙组件;17、螺母组件;18、中套;19、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二件组合式窗擦,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窗擦包括一U形支架1,该U形支架1两侧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一根转轴2,该转轴2的一端设有一旋钮3,该旋钮3用于转轴2拨动旋转和定位,转轴2处分别设置有一刮水片组件4、组合式窗擦组件5,U形支架1的下端与伸缩连接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转轴2表面沿着转轴轴向开设有两条滑槽6,刮水片组件4、组合式窗擦组件5后部通过上述滑槽6与在转轴2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组合式窗擦组件5的截面近似成三角形或扇形,组合式窗擦组件5靠近下缘处至下缘之间的表面呈弧面状,组合式窗擦组件5上缘至弧面状表面之间的表面呈平面状,组合式窗擦组件5的表面覆有玻璃清洁布或纱窗清洁布。上述组合式窗擦组件5通过滑槽结构固定在转轴2上。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刮水片组件4由位于上部的一组刮片和位于下方的清洗布12构成,一组刮片由三片刮片8构成,三片刮片8之间存在间隙,该刮片8由基板9和胶条10构成,该胶条10的内缘与基板9的外缘固定连接,该基板9嵌在刮水片组件4的壳体内,清洗布12覆于壳体表面。上述刮水片组件4通过滑槽结构固定在转轴2上。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三片刮片8中,位于最上层刮片8的胶条10的外缘处形成40°-50°的倒角面,位于中间层胶条10的外缘处形成25°-35°的倒角面,位于最下层胶条10的外缘处形成弧形端面11,该设计结构能确保刮水过程中无水渍残留,最下层胶条10的外缘的弧形端面11能引导水流方向,中间层胶条10能刮除玻璃表面的污渍,最上层胶条10能刮去残留的污渍。在具体实施时,所述U形支架1的上端面处覆有一层胶垫13。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伸缩连接杆7由上管14和下管15构成,上管14的管径小于下管15的管径,上管14的下端位于下管15内,上管14的下端内嵌入有一螺牙组件16,螺牙组件16的外部旋接有一螺母组件17,下管15通过螺母组件17与上管14内的螺牙组件16旋接,下管15的上端套接有一中套18,下管15的下端设有一手柄19。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柄19外壁上覆有一层防滑硅胶层,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舒适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旋钮3内侧设有四牙卡扣,可实现转轴的定位。根据工程力学设计,该“四牙”转动设计比传统转两次一周更省力。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二件组合式窗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擦包括一U形支架(1),该U形支架(1)两侧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一根转轴(2),该转轴(2)的一端设有一旋钮(3),该旋钮(3)用于转轴(2)拨动旋转和定位,转轴(2)处分别设置有一刮水片组件(4)、组合式窗擦组件(5), U形支架(1)的下端与伸缩连接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二件组合式窗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擦包括一U形支架(1),该U形支架(1)两侧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一根转轴(2),该转轴(2)的一端设有一旋钮(3),该旋钮(3)用于转轴(2)拨动旋转和定位,转轴(2)处分别设置有一刮水片组件(4)、组合式窗擦组件(5),U形支架(1)的下端与伸缩连接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件组合式窗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窗擦组件(5)的截面近似成三角形或扇形,组合式窗擦组件(5)靠近下缘处至下缘之间的表面呈弧面状,组合式窗擦组件(5)上缘至弧面状表面之间的表面呈平面状,组合式窗擦组件(5)的表面覆有玻璃清洁布或纱窗清洁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件组合式窗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片组件(4)由位于上部的一组刮片和位于下方的清洗布(12)构成,一组刮片由三片刮片(8)构成,三片刮片(8)之间存在间隙,该刮片(8)由基板(9)和胶条(10)构成,该胶条(10)的内缘与基板(9)的外缘固定连接,该基板(9)嵌在刮水片组件(4)的壳体内,清洗布(12)覆于壳体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件组合式窗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片刮片(8)中,位于最上层刮片(8)的胶条(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脱普日用化学品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