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林斌专利>正文

加热高效能烤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21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03
加热高效能烤锅,主体包括大身、反射罩、加热器、降温风扇、食物容纳器、开口,其特征是所述大身上设置一个单向或双向开口的立体加热腔用于支撑和容纳食物容纳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立体加热腔两侧;所述加热器将食物容纳器上下夹持加热或左右夹持加热;所述食物容纳器由上至下从大身上的开口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侧向从大身上的开口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内;所述降温风扇至少一个设置在立体加热腔或加热器的外围,降温风扇至少将一部分外部冷空气沿反射罩的外围或内侧流动进入到立体加热腔;所述大身上至少设置一个开口,或大身开口前后贯通开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烹饪效果好、易装拆、易清洁、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高效能烤锅
本技术涉及加热高效能烤锅。
技术介绍
传统的炒锅一般包括可提供加热第二大身和加热大身。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烘烤功能很难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状况,有些厂商作了些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341751U于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特别是一种家用小型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包括铰接在第一传热体上的锅盖,第一传热体内设有内置锅胆的烹饪腔,翻转装置设置在锅胆内,其锅盖对应锅胆顶部设置有上辅助发热组件,其产生热流和热辐射对食物顶部和侧部加热;第一传热体对应锅胆的底部设置有下主发热组件,其对食物底部传导加热;锅盖或者第一传热体内设置有环绕锅胆内循环的加热风道。第一传热体与锅盖共同围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锅盖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热组件的防护罩,防护罩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加热风道环绕在锅盖顶部,或者环绕在第一传热体烹饪腔的外部。本技术的内循环加热风道,使锅胆内产生对流,对食物立体加热,食物的受热面积得到最大化,受热更均匀,彻底解决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其缺点是功率大,机体外盖温度高,需要高温材料价钱贵,机体外观配件老化快,清洗不方便,生产成本较高,所以需要改进。市面上还有一种烤板,烤板通过上下夹持加热食物,由于没有降温风扇相对降温加热的方式,将水蒸气排除,所以不能实现多功能一机多用,不防烫热效率低所以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烹饪效果好、易装拆、易清洁、适用范围广的加热高效能烤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加热高效能烤锅,主体包括大身、反射罩、加热器、降温风扇、食物容纳器、开口,其特征是所述大身上设置一个单向或双向开口的立体加热腔用于支撑和容纳食物容纳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立体加热腔两侧;所述加热器将食物容纳器上下夹持加热或左右夹持加热;所述食物容纳器由上至下从大身上的开口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侧向从大身上的开口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倾斜从大身上的开口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内;所述降温风扇至少一个设置在立体加热腔或加热器的外围,降温风扇至少将一部分外部冷空气沿反射罩的外围或内侧流动进入到立体加热腔;所述反射罩向心设置加热器和食物容纳器;所述大身A轴向平放开口侧向,加热器上下加热设置,或者,大身B轴向纵向,开口侧向或向上,加热器左右加热设置;所述食物容纳器的加热面积大于大身开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大身上至少设置一个开口,或大身开口前后贯通或左右贯通开口设置;所述大身前后的开口相对应设置。进一步,所述食物容纳器独立设置或食物容纳器由第一传热体和第二传热体盖合组成,所述加热器由第二加热器和第一加热器组成,或者,第二加热器和第一加热器一体组成;所述立体加热腔空腔设置,立体加热腔空腔的上下或左右相对应设置低温出风口、反射罩、加热器,与降温通道、降温风扇、进气孔贯通连接。所述立体加热腔将食物容纳器包容,立体加热腔与食物容纳器之间设置间隙;至少一部分的低温气流转换成升温气流在立体加热腔与食物容纳器之间的间隙流动,将立体加热腔与食物容纳器内的湿热空腔沿大身上的缝隙或开口流出到外部。所述大身由中部向外围设置食物容纳器、加热器、反射罩、降温风扇、外盖或底座;或者,所述大身由中部向外围设置食物容纳器、加热器、反射罩、隔热层、降温风扇、外盖或底座。所述降温风扇设置在反射罩的外围或降温风扇设置在食物容纳器的外围或一侧。进一步,降温风扇设置在反射罩与底座或外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食物容纳器下部或侧部设置油壶,油壶口向上接油,油壶随主体转动开口侧向不渗漏,油壶口设置在侧壁的中部或上部;所述大身缝隙或开口为侧向或向上。所述第一加热器给食物容纳器底部食物或侧部食物提供传导加热或热辐射加热或升温气流的热源;或者,所述第二加热器给食物容纳器上部食物或侧部食物提供传导加热或热辐射加热或升温气流的热源;或者,所述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相对应给食物容纳器由两侧部至食物中部或由上、下至食物中部提供传导加热或热辐射加热或升温气流的混合热源;所述反射罩为第二反射罩和第一反射罩,第二反射罩和第一反射罩的加热空腔开口相对应,将食物容纳器夹持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设置在食物容纳器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上下两侧的受热面积总和或左右两侧的受热面积总和大于食物容纳器上下两侧连接部位或左右两侧连接部位的面积;或者,上、下一侧的受热面积或左、右一侧的受热面积大于食物容纳器上下两侧连接部位或左右两侧连接部位的面积;进一步,所述第二反射罩给食物上表面或侧部提供定向加热的空腔;所述大身用于固定第一加热器、第一反射罩,或所述第一反射罩给食物容纳器下表面或侧部提供定向加热的空腔;第二反射罩和第一反射罩的加热空腔开口相对应指向食物容纳器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所述大身平放,第二反射罩和第一反射罩的加热空腔开口相对应指向食物容纳器的上下面;所述大身纵向放置,第二反射罩和第一反射罩的加热空腔开口相对应指向食物容纳器的左右面;食物容纳器的上下加热空腔或食物容纳器的左右加热空腔一致,随主体平放至纵向放置而相互转换。所述大身转动角度至少度至度设置;所述立体加热腔外围设置降温风扇用于给立体加热腔内定向恒温吹气或给立体加热腔内定向相对降温加热吹气;进一步,降温风扇一端与外部空气贯通连接,另一端与立体加热腔的第二出风口或缝隙或开口贯通连接,降温风扇将外部低温空气定向吹气与立体加热腔内部高温混合,给立体加热腔内恒温或给立体加热腔内相对降温加热;所述降温风扇鼓气将立体加热腔内水蒸气沿出气口或主体上的缝隙或开口排出;所述食物容纳器由大身上的开口由一端到另一端进入到立体加热腔内,立体加热腔内设置滑槽或定位将食物容纳器支撑或悬挂;便于气流在食物容纳器周围流动;至少一个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用于限制加热腔内的加热温度。所述降温风扇或降温通道近距离设置在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的一侧贯通连接降温,或者所述降温风扇远距离通过降温通道与温控器或温控探头贯通连接降温;所述降温风扇的风速至少小于每小时三公里;低风速加速加热器对周围的环境或立体加热腔或食物容纳器加热均匀;所述气流为外部空气或至少主要的气流为外部空气;所述降温风扇风道固定连接在主体上;所述降温通道为独立设置或降温通道由外盖、反射罩组合而成,或降温通道由隔热层、反射罩组合而成;进一步,所述第一降温风扇和第二降温风扇设置在大身上一起工作,或者第一降温风扇或第二降温风扇设置在大身上独立工作,或者,第三降温风扇提供大身立体加热腔两侧降温气流;食物容纳器外围还包括用于取放食物容纳器的把手;进一步,所述大身之间设置条形隔层烤架,隔层烤架设置定位将单一的串烧件托起,隔层烤架至少一个设置,隔层烤架定位多个设置,隔层烤架设置在大身的开口,位于大身的上部或侧部或下部。所述反射罩上部或一侧或外围设置定向出风口,低温外部空气沿上第二出风口或第一出风口由外至内向立体加热腔内流动,同时对大身的外盖进行降温,低温外部空气带动立体加热腔内的热空气由外侧至内部移动混合;所述反射罩外围设置隔热层,反射罩与隔热层之间设置间隙;所述大身一侧至少有第二反射罩,第二反射罩外围设置第二隔热层,第二反射罩与第二隔热层之间设置低温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热高效能烤锅,主体包括大身(1)、反射罩、加热器、降温风扇、食物容纳器(3)、开口(01),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上设置一个单向或双向开口(01)的立体加热腔(55)用于支撑和容纳食物容纳器(3);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立体加热腔(55)两侧;所述加热器将食物容纳器(3)上下夹持加热或左右夹持加热;所述食物容纳器(3)由上至下从大身(1)上的开口(01)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3)侧向从大身(1)上的开口(01)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3)倾斜从大身(1)上的开口(01)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所述降温风扇至少一个设置在立体加热腔(55)或加热器的外围,降温风扇至少将一部分外部冷空气沿反射罩的外围或内侧流动进入到立体加热腔(55);所述反射罩向心设置加热器和食物容纳器(3);所述大身(1)A轴向平放开口(01)侧向,加热器上下加热设置,或者,大身(1)B轴向纵向,开口(01)侧向或向上,加热器左右加热设置;所述食物容纳器(3)的加热面积大于大身(1)开口(01)的开口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2 CN 20161025373201.加热高效能烤锅,主体包括大身(1)、反射罩、加热器、降温风扇、食物容纳器(3)、开口(01),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上设置一个单向或双向开口(01)的立体加热腔(55)用于支撑和容纳食物容纳器(3);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立体加热腔(55)两侧;所述加热器将食物容纳器(3)上下夹持加热或左右夹持加热;所述食物容纳器(3)由上至下从大身(1)上的开口(01)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3)侧向从大身(1)上的开口(01)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或者,所述食物容纳器(3)倾斜从大身(1)上的开口(01)插入或放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所述降温风扇至少一个设置在立体加热腔(55)或加热器的外围,降温风扇至少将一部分外部冷空气沿反射罩的外围或内侧流动进入到立体加热腔(55);所述反射罩向心设置加热器和食物容纳器(3);所述大身(1)A轴向平放开口(01)侧向,加热器上下加热设置,或者,大身(1)B轴向纵向,开口(01)侧向或向上,加热器左右加热设置;所述食物容纳器(3)的加热面积大于大身(1)开口(01)的开口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上至少设置一个开口(01),或大身(1)开口(01)前后贯通或左右贯通开口设置;所述大身(1)前后的开口相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立体加热腔(55)空腔设置,立体加热腔(55)空腔的上下或左右相对应设置低温出风口、反射罩、加热器,与降温通道、降温风扇、进气孔贯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立体加热腔(55)将食物容纳器(3)包容,立体加热腔(55)与食物容纳器(3)之间设置间隙;至少一部分的低温气流转换成升温气流在立体加热腔(55)与食物容纳器(3)之间的间隙流动,将立体加热腔(55)与食物容纳器(3)内的湿热空腔沿大身(1)上的缝隙(31)或开口(01)流出到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由中部向外围设置食物容纳器(3)、加热器、反射罩、降温风扇、外盖或底座;或者,所述大身(1)由中部向外围设置食物容纳器(3)、加热器、反射罩、隔热层、降温风扇、外盖或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降温风扇设置在反射罩的外围或降温风扇设置在食物容纳器(3)的外围或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缝隙(31)或开口(01)为侧向或向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反射罩为第二反射罩(35)和第一反射罩(38),第二反射罩(35)和第一反射罩(38)的加热空腔开口相对应,将食物容纳器(3)夹持加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为第一加热器(44)和第二加热器(41),第一加热器(44)与第二加热器(41)设置在食物容纳器(3)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上下两侧的受热面积总和或左右两侧的受热面积总和大于食物容纳器(3)上下两侧连接部位或左右两侧连接部位的面积;或者,上、下一侧的受热面积或左、右一侧的受热面积大于食物容纳器(3)上下两侧连接部位或左右两侧连接部位的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反射罩的第二反射罩(35)给食物上表面或侧部提供定向加热的空腔;或所述反射罩的第一反射罩(38)给食物容纳器(3)下表面或侧部提供定向加热的空腔。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食物容纳器(3)的上下加热空腔或食物容纳器(3)的左右加热空腔一致,随主体平放至纵向放置而相互转换。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大身(1)转动角度至少0度至180度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立体加热腔(55)外围设置降温风扇用于给立体加热腔(55)内定向恒温吹气或给立体加热腔(55)内定向相对降温加热吹气。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高效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食物容纳器(3)由大身(1)上的开口(01)由一端到另一端进入到立体加热腔(55)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周林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