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熨两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86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熨两用机,属家用电器产品。它由吹风机16和位于其下方的,与其离、合方便的电熨斗31组成,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吹风机16和电熨斗31发热源不同,电熨斗31的发热源为PTC材料,与下方的铝底板6之间充填导热脂4,电熨斗31的电源插座13位于吹风机16内,且通过导线并联在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中,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一机两用,电熨斗温度高的优点,是家庭及旅游的理想产品。(*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熨两用机,属家用电器产品。现有的电吹风机和电熨斗一般仅具单一功能,达不到既能吹风,又能熨烫衣服的目的,给使用带来不便,外出旅游尤为突出。有的虽能达到吹熨两用,但是靠电吹风机吹出的热风加热铝板来熨平衣物,底板温度不超过80℃,热效率低,熨烫效果不理想,未充分达到吹熨两用机应有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吹风机、电熨斗具有不同发热源,二者可交替工作,电熨斗温度达130℃以上的吹熨两用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吹熨两用机,具有吹风机16和位于其下方的,与其离合方便的电熨斗31,其特殊之处是电熨斗31的发热元件5由传热底板24,位于传热底板24之上的PTC发热体20,与PTC发热体20上、下端分别直接相接的电极35,及载有电极出孔与传热底板24结合将发热体20封闭的壳体22组成。传热底板24与位于其下方的电熨斗铝底板6之间设导热脂4。电熨斗插头11与PTC发热体20之间的电连线上设一开关2,电熨斗插头11对应的电源插座13位于吹风机16内,且通过导线并联在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中。发热元件5的个数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两个即可,较小的电熨斗一个,较大的电熨斗可多于两个。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元件5内,两电极35与PTC发热体20之间,PTC发热体20与壳体22之间,电极35与传热底板24之间最好都铺设导热脂21,以利PTC发热体20生成的热尽快传递到铝底板6上。本技术方案的吹风机16内,最好设一互锁装置30。互锁装置30的两常闭静触点15通过导线串接在吹风机16的一条供电线路中,常闭静触点15上触点的延长部分位于顶杆14的上端,顶杆14的下端套上弹簧17后从吹风机16的壳体中穿出。固定在吹风机壳体上的支架29将弹簧17的上端、顶杆14定位。顶杆14的上端具有绝缘性能。因此顶杆14可由塑料制成,也可由带绝缘橡胶套的金属杆制成。该装置进一步保证了在电熨斗工作时,吹风机16处于断开状态。本技术方案中吹风机16与电熨斗31结合处的结构是,在吹风机16头部的外壳上有凸块28,电熨斗31头部外壳9的内壁设与凸块28相吻合的槽32。由于两者的外壳均由塑料制成,故都具有弹性,这种结构形式可使两者方便的结合、分离。由于本技术的吹风机、电熨斗采用了不同的发热源,且电熨斗的发热源用PTC材料,电熨斗的电源插座位于吹风机16内并并联在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中,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吹熨两用,电熨斗温度高的优点。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图1的C-C向剖视图。图5-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6-聚风罩的主视图。图7-图6的A-A向剖视图。其中1-开关旋钮,2-开关,3-导线,4-导热脂,5-发热元件,6-铝底板,7-压板,8-熨斗下外壳,9-熨斗上外壳,10-风网,11-电熨斗插头,12-吹风电热器总成,13-插座,14-顶杆,15-触点,16-吹风机,17-弹簧,18-吹风开关,19-电源线,20-发热体,21-导热脂,22-壳体,24-传热底板,25-聚风罩,26-接线片,27-螺母,28-凸块,29-支架,30-互锁装置,31-电熨斗,32-槽,33-过热保护器,34-电吹风发热件,35-电极。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中的电熨斗31有两个并联的发热元件5。发热元件5的传热底板24,壳体22均为氧化铝陶瓷。底板24为平板型,其四周内侧设有凸台边,壳体22有五个面组合为一体,其中四个立面的底部设有槽,以便与传热底板24结合。壳体22的上盖与两个立面上设电极出孔。壳体22内的PTC发热体20与电极35之间,PTC发热体20与壳体22之间,电极35与传热底板24之间均充填导热脂21。两电极35通过导线3引出。然后将两发热元件5放入充填有导热脂的铝底板的凹形槽内,并用螺钉和压板7将发热元件5固定在其内。两发热元件5的导线并接后,一条直接接在电熨斗插头11的接线片26上,另一条为了控制两发热元件5的通断,串接开关2的两端点后再接电熨斗插头11的另一接线片26上。再将电熨斗插头11用螺母27固定电熨斗上外壳9上。电熨斗上外壳9的尾部装入与开关2相配合的开关旋钮后,用螺钉将熨斗的上、下外壳连为一体,这样就形成了电熨斗部分。在吹风机16内,将电熨斗的两插座13固定在吹风机电热总成右侧的壳体上,再从插座13上引出两根导线并联在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中。位于插座13右侧的互锁装置30的常闭静触点15通过导线串接在吹风机16的接有过热保护器33的一条供电线路中,其中上触点的金属臂较下触点的金属臂长,延长部分的下端是套有绝缘橡胶套的金属顶杆14,顶杆14下端套上支架29和弹簧17后从吹风机16壳体的预留孔中穿出,弹簧17下端卡在顶杆14下端的槽内,支架29的另一端固定在吹风机16的壳体上。与顶杆14下端对应的电熨斗上外壳9较其它部分高。吹风机的吹风开关18设高、低、关三档,分别用HI、LO、OFF表示。吹风机16与电熨斗31接合处的结构是,吹风机头部外壳上设两个相对的凸块28,电熨斗31上外壳9头部空腔的内壁上设与两凸块相吻合的槽32。吹风机16的其它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工作原理是熨烫衣服时,首先将吹风开关18打到OFF位置,开关旋钮1打到ON位置,然后将电源线19接入供电线路中,这时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断开,电熨斗31的供电线路接通,电流通过发热元件5将电能转变成热能,并迅速传递到铝底板上,7分钟后,温度可达到130~150℃,这时,就可熨衣物了,另外由于互锁装置30的顶杆14被电熨斗上外壳9的突起部分强迫向吹风机16内推进,顶杆14的上端与触点15上触点的延长部分接触,并迫使它与下触点分离,使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再次切断,这样即便未将吹风开关18打到OFF位置,吹风机16也不工作,进一步保证了电熨斗工作时,吹风机断开的可靠性。当需电吹风时,先切断电源,再两手分别拿吹风机头部,电熨斗的头部,并给一分开的拉力,这时吹风机16外壳上的凸块28从电熨斗上外壳9的槽中脱出,则吹风机16与电熨斗31分离。若需温度高的热风,则将吹风开关18打到HI档,这时由于顶杆14未受外力作用,则在弹簧17的作用下,下移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则触点15上下触点闭合。将电源线19接到供电线路中,则吹风机的发热元件工作,在带有风叶的直流电机作用下,从吹风机中源源不断的流出热风,这时即可吹发或进行热疗。若将图6、7所示的聚风罩套接在吹风机16的外壳上,则热风更集中,吹风效果更好。吹风机的出风口还可与发梳、卷发器组合,以便于做各种发型。当需温度低的热风时,则将吹风机开关18打到LO档即可。若再想熨烫衣服,则切断电源后,将吹风机16的头部插入电熨斗31头部的空腔内即可,这时,吹风机16头部外壳上的凸块28恰进入电熨斗31头部空腔内壁的槽中,电熨斗插头11也恰进入吹风机16内的插座13内,电熨斗上外壳9的突起部分迫使互锁装置30的触点断开,通过调节旋钮与开关,接通电源,即可保证吹风机16断电,电熨斗31通电。以后就可重复上述使用电熨斗的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吹熨两用机,它具有吹风机16和位于其下方的,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熨两用机,它具有吹风机16和位于其下方的,与其离、合方便的电熨斗31,其特征是电熨斗31的发热元件5具有传热底板24,位于传热底板24之上的PTC发热体20,与PTC发热体20上、下端分别直接相接的电极19,及载有电极出孔,与传热底板24结合将发热体20封闭的壳体22,传热底板24与位于其下方的电熨斗铝底板6之间设导热脂4,电熨斗插头11通过导线与PTC发热体的电极35相接,电熨斗插头11对应的电源插座13位于吹风机16内,且通过导线并联在吹风机16的供电线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兴李涛仲兆友王君华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菲达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