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式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6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摇把式绕线方式,其漆包线会出现扭转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包括机架、轮盘组件、中心轴组件和绕线管,轮盘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中心轴组件设置在轮盘组件上,绕线管设置在轮盘组件上。优点:本周转式绕线机构,绕线方式采用周转式绕线,使漆包线在牵引线管内保持直线状态,不会出现扭转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转式绕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属于绕线设备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生产过程中,在转子芯上绕设绕组的工序通常需用到转子绕线设备,现有的转子绕线设备的绕线方式采用摇把式绕线,在绕制较粗的漆包线时漆包线会出现扭转,增大了绕制阻力,影响漆包线的绕制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摇把式绕线方式,其漆包线会出现扭转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使漆包线在牵引线管内保持直线状态,不会出现扭转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包括机架、轮盘组件、中心轴组件和绕线管,轮盘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中心轴组件设置在轮盘组件上,绕线管设置在轮盘组件上,机架为一个两面开口的四方体壳体,开口的两面相对设置;机架由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构成;在左板和右板的板面上均同轴开设通孔,轮盘组件包括左轮盘、右轮盘、第一齿轮环、三个连接杆、内齿太阳轮环、双联齿轮左轮、双联齿轮右轮、惰轮、驱动齿轮、过渡齿轮和电机,三个连接杆同时连接左轮盘与右轮盘,三个连接杆沿左轮盘的周向均布设置;右轮盘位于机架右板板面的外侧,右轮盘与右板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右轮盘和第一齿轮环固联,第一齿轮环位于右板的外侧;第一齿轮环的外圈设置外啮合齿,右轮盘和第一齿轮环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机架上的轴向定位机构进行轴向定位,右轮盘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右板上的第一径向定位导轮进行径向定位;三个轴向定位机构均包括安装杆、左导轮和右导轮,安装杆水平设置在右板上,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右板的外侧和内侧,左导轮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一端,左导轮抵住第一齿轮环的内侧面;右导轮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另一端,右导轮抵住第一齿轮环的外侧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均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右板的外侧面上,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均抵住右轮盘的外环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均位于右板与第一齿轮环之间;左轮盘位于机架左板板面的外侧,左轮盘与左板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内齿太阳轮环与左板固联,内齿太阳轮环位于左板的内侧,内齿太阳轮环的内环面上设置内啮合齿;左轮盘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左板上的第二径向定位导轮进行径向定位;三个第二径向定位导轮均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左板的外侧面上,三个第二径向定位导轮均抵住左轮盘的外环面;双联齿轮左轮与双联齿轮右轮同轴设置,双联齿轮左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左轮盘上,双联齿轮左轮与内齿太阳轮环上的内啮合齿啮合,双联齿轮右轮通过惰轮啮合中心轴组件;惰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左轮盘上,惰轮同时啮合双联齿轮右轮和内齿太阳轮环上的内啮合齿;电机设置在机架的右板上,电机位于右板的内侧,驱动齿轮设置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过渡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过渡齿轮啮合第一齿轮环上的外啮合齿;过渡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右板上;中心轴组件包括中心轴、中心齿轮、联接套和引导块,中心轴同时转动设置在左轮盘和右轮盘的中心,中心齿轮固定在中心轴上,中心齿轮啮合惰轮;引导块通过联接套固定在中心轴的一端端部,中心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轮盘;双联齿轮左轮的齿数与内齿太阳轮环上的内啮合齿的齿数的齿数比等于双联齿轮右轮的齿数与中心齿轮的齿数的齿数比;绕线管同时贯穿插入左轮盘和右轮盘,绕线管与中心轴平行设置;在绕线管内插入导引管。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右轮盘和第一齿轮环一体成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导引管为陶瓷或硬质合金等耐磨光滑导管,镶嵌在绕线管管内。绕线管与轮盘组件固定,带动穿在管内的漆包线做旋转运动,导引管起保护漆包线的绝缘成和引导作用。本专利技术周转式绕线机构的工作原理,内齿太阳轮环,中心齿轮、双联齿轮左轮、双联齿轮右轮构成了周转轮系,内齿太阳轮环与机架固定,双联齿轮左轮、双联齿轮右轮装在左轮盘上作为周转轮,随着轮盘的绕线转动做公转;双联齿轮左轮与内齿太阳轮环啮合,使双联齿轮做自转运动。为了保证中心齿轮保持不转动,增加了惰轮,使双联齿轮右轮通过惰轮与中心轴上的中心齿轮啮合,同时必须保证双联齿轮左轮的齿数与内齿太阳轮环的齿数的齿数比与双联齿轮右轮的齿数与中心齿轮的齿数的齿数比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周转式绕线机构,绕线方式采用周转式绕线,使漆包线在牵引线管内保持直线状态,不会出现扭转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周转式绕线机构的第一总图。图2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中心轴组件、轮盘组件和引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中心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周转轮系关系图。图6是本周转式绕线机构的使用总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反应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机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反应本专利技术中摆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周转式绕线机构的第二总图(反应出第二径向定位导轮)。图11是周转式绕线机构的第三总图(反应出第一径向定位导轮和轴向定位机构)。图12是轴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周转式绕线机构,包括机架1、轮盘组件、中心轴组件和绕线管61,轮盘组件设置在机架1上,中心轴组件设置在轮盘组件上,绕线管61设置在轮盘组件上。如图2所示,机架1为一个两面开口的四方体壳体,开口的两面相对设置;机架1由上板11、下板12、左板13和右板14构成;在左板13和右板14的板面上均同轴开设通孔。如图3所示,轮盘组件包括左轮盘21、右轮盘22、第一齿轮环23、三个连接杆24、内齿太阳轮环41、双联齿轮左轮421、双联齿轮右轮422、惰轮43、驱动齿轮81、过渡齿轮82和电机。如图1和3所示,三个连接杆24同时连接左轮盘21与右轮盘22,三个连接杆24沿左轮盘21的周向均布设置。如图1和3所示,右轮盘22位于机架1右板14板面的外侧,右轮盘22与右板14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3固联,进一步,进一步,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可以是3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加工后装配连接到一起。第一齿轮环23位于右板14的外侧;第一齿轮环23的外圈设置外啮合齿,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3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机架1上的轴向定位机构进行轴向定位,右轮盘22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右板14上的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进行径向定位。如图1、3、11和12所示,三个轴向定位机构均包括安装杆、左导轮71和右导轮72,安装杆水平设置在右板14上,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右板14的外侧和内侧,左导轮71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一端,左导轮71抵住第一齿轮环23的内侧面;右导轮72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另一端,右导轮72抵住第一齿轮环23的外侧面。如图1、3、11和12所示所示,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右板14的外侧面上,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抵住右轮盘22的外环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位于右板14与第一齿轮环23之间。如图1、3和10所示,左轮盘21位于机架1左板13板面的外侧,左轮盘21与左板13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内齿太阳轮环41与左板13固联,内齿太阳轮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轮盘组件、中心轴组件和绕线管(61),轮盘组件设置在机架(1)上,中心轴组件设置在轮盘组件上,绕线管(61)设置在轮盘组件上,机架(1)为一个两面开口的四方体壳体,开口的两面相对设置;机架(1)由上板(11)、下板(12)、左板(13)和右板(14)构成;在左板(13)和右板(14)的板面上均同轴开设通孔,轮盘组件包括左轮盘(21)、右轮盘(22)、第一齿轮环(23)、三个连接杆(24)、内齿太阳轮环(41)、双联齿轮左轮(421)、双联齿轮右轮(422)、惰轮(43)、驱动齿轮(81)、过渡齿轮(82)和电机,三个连接杆(24)同时连接左轮盘(21)与右轮盘(22),三个连接杆(24)沿左轮盘(21)的周向均布设置;右轮盘(22)位于机架(1)右板(14)板面的外侧,右轮盘(22)与右板(14)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3)固联,第一齿轮环(23)位于右板(14)的外侧;第一齿轮环(23)的外圈设置外啮合齿,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3)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机架(1)上的轴向定位机构进行轴向定位,右轮盘(22)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右板(14)上的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进行径向定位;三个轴向定位机构均包括安装杆、左导轮(71)和右导轮(72),安装杆水平设置在右板(14)上,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右板(14)的外侧和内侧,左导轮(71)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一端,左导轮(71)抵住第一齿轮环(23)的内侧面;右导轮(72)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另一端,右导轮(72)抵住第一齿轮环(23)的外侧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右板(14)的外侧面上,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抵住右轮盘(22)的外环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位于右板(14)与第一齿轮环(23)之间;左轮盘(21)位于机架(1)左板(13)板面的外侧,左轮盘(21)与左板(13)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内齿太阳轮环(41)与左板(13)固联,内齿太阳轮环(41)位于左板(13)的内侧,内齿太阳轮环(41)的内环面上设置内啮合齿;左轮盘(21)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左板(13)上的第二径向定位导轮(9)进行径向定位;三个第二径向定位导轮(9)均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左板(13)的外侧面上,三个第二径向定位导轮(9)均抵住左轮盘(21)的外环面;双联齿轮左轮(421)与双联齿轮右轮(422)同轴设置,双联齿轮左轮(421)通过转轴设置在左轮盘(21)上,双联齿轮左轮(421)与内齿太阳轮环(41)上的内啮合齿啮合,双联齿轮右轮(422)通过惰轮(43)啮合中心轴组件;惰轮(43)通过转轴设置在左轮盘(21)上,惰轮(43)同时啮合双联齿轮右轮(422)和内齿太阳轮环(41)上的内啮合齿;电机设置在机架(1)的右板(14)上,电机位于右板(14)的内侧,驱动齿轮(81)设置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过渡齿轮(82)与驱动齿轮(81)啮合,过渡齿轮(82)啮合第一齿轮环(23)上的外啮合齿;过渡齿轮(82)通过转轴设置在右板(14)上;中心轴组件包括中心轴(31)、中心齿轮(32)、联接套(33)和引导块(34),中心轴(31)同时转动设置在左轮盘(21)和右轮盘(22)的中心,中心齿轮(32)固定在中心轴(31)上,中心齿轮(32)啮合惰轮(43);引导块(34)通过联接套(33)固定在中心轴(31)的一端端部,中心轴(3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轮盘(22);双联齿轮左轮(421)的齿数与内齿太阳轮环(41)上的内啮合齿的齿数的齿数比等于双联齿轮右轮(422)的齿数与中心齿轮(32)的齿数的齿数比;绕线管(61)同时贯穿插入左轮盘(21)和右轮盘(22),绕线管(61)与中心轴(31)平行设置;在绕线管(61)内插入导引管(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转式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轮盘组件、中心轴组件和绕线管(61),轮盘组件设置在机架(1)上,中心轴组件设置在轮盘组件上,绕线管(61)设置在轮盘组件上,机架(1)为一个两面开口的四方体壳体,开口的两面相对设置;机架(1)由上板(11)、下板(12)、左板(13)和右板(14)构成;在左板(13)和右板(14)的板面上均同轴开设通孔,轮盘组件包括左轮盘(21)、右轮盘(22)、第一齿轮环(23)、三个连接杆(24)、内齿太阳轮环(41)、双联齿轮左轮(421)、双联齿轮右轮(422)、惰轮(43)、驱动齿轮(81)、过渡齿轮(82)和电机,三个连接杆(24)同时连接左轮盘(21)与右轮盘(22),三个连接杆(24)沿左轮盘(21)的周向均布设置;右轮盘(22)位于机架(1)右板(14)板面的外侧,右轮盘(22)与右板(14)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3)固联,第一齿轮环(23)位于右板(14)的外侧;第一齿轮环(23)的外圈设置外啮合齿,右轮盘(22)和第一齿轮环(23)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机架(1)上的轴向定位机构进行轴向定位,右轮盘(22)通过三个均布设置在右板(14)上的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进行径向定位;三个轴向定位机构均包括安装杆、左导轮(71)和右导轮(72),安装杆水平设置在右板(14)上,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右板(14)的外侧和内侧,左导轮(71)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一端,左导轮(71)抵住第一齿轮环(23)的内侧面;右导轮(72)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安装杆的另一端,右导轮(72)抵住第一齿轮环(23)的外侧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右板(14)的外侧面上,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抵住右轮盘(22)的外环面,三个第一径向定位导轮(5)均位于右板(14)与第一齿轮环(23)之间;左轮盘(21)位于机架(1)左板(13)板面的外侧,左轮盘(21)与左板(13)板面上的通孔同心;内齿太阳轮环(41)与左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峰刘晓强王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