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66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转轴和两个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两个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转动杆、连接单元、两个固定杆和若干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传动机构和两个通风机构,该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散热机构中的转动杆转动,利用散热单元中的传动机构使两侧的散热机构中的第一活塞保持方向相反的往复移动,在第一活塞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清除通风管内壁上的灰尘,还能够带动滤网与清洁板发生相对移动,便于扫除滤网上的灰尘,保证了通风流畅,实现了良好的防尘散热效果,提高了该电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或者是带有电机驱动的混合动力车型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对于电动汽车中所用的电机,由于电机一般设置在汽车的前舱内,汽车前舱的环境也较为封闭,电机在通电运行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实施对电动汽车电机的散热,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电机的外壳上设置散热风扇,通过风冷的方式对电机实施散热。但是现有的电机在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时,会将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引入外壳内,造成空气堵塞,并影响通风散热,即使电机在通风孔的位置增设滤网,但是也无法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滤网的孔径过大,虽然有利于通风,但是较小的灰尘还是容易通过网孔进入外壳内部,滤网的孔径过小,不仅通风不畅,而且灰尘附着在滤网表面,容易堵住网孔,进一步阻碍了空气的流通,进而造成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转轴、定子、转子绕组、若干扇叶、两个轴承和两个散热机构,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轴承套设在转轴上,所述定子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转子绕组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扇叶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的外周,两个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的两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两个散热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转轴上,两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锥齿轮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转动杆、连接单元、两个固定杆和若干散热单元,所述固定杆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单元与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散热单元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转动杆上;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传动机构和两个通风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动杆上,两个通风机构分别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两侧,所述通风机构与固定杆一一对应,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清洁块、通风管、过滤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气缸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与清洁块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固定在外壳上,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和两个第一弹簧,所述滤网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与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滤网的远离通风管的一端。作为优选,为了固定转动杆的旋转位置,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套环和两个支架,两个支架分别位于套环的两侧,所述套环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套环通过支架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防止转动杆上下滑动,所述转动杆上还设有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分别位于套环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夹板固定在转动杆上。作为优选,为了使两个通风机构中的第一活塞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半齿轮、框架、两个齿条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半齿轮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半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所述半齿轮与齿条啮合,两个齿条分别固定在框架的两侧的内壁上,两个传动组件分别位于框架的两侧,所述传动组件与通风机构一一对应。作为优选,为了通过框架的移动带动第一活塞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的靠近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二活塞的另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第一活塞的移动范围,所述第二气缸的直径为第一气缸的直径的两倍。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对滤网的清洁除尘,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两个清洁单元,两个清洁单元分别位于滤网的两侧,所述清洁单元包括清洁板、侧杆、第二弹簧和若干毛刷,所述侧杆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上,所述侧杆的另一端与清洁板铰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侧杆的远离通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清洁板连接,所述毛刷分布在清洁板的靠近滤网的一侧。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对通风管的内壁进行清洁,所述清洁块的竖向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清洁块的等腰梯形截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通风管的内径,所述述清洁块的等腰梯形截面的下底的长度大于通风管的内径,所述清洁块的等腰梯形截面的下底所在的边与第一活塞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清洁块的弹性,所述清洁块的制作材料为海绵。作为优选,为了加固固定杆与第一气缸之间的连接,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气缸为一体成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散热机构中的转动杆转动,利用散热单元中的传动机构使两侧的散热机构中的第一活塞保持方向相反的往复移动,在第一活塞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清除通风管内壁上的灰尘,还能够带动滤网与清洁板发生相对移动,便于扫除滤网上的灰尘,保证了通风流畅,实现了良好的防尘散热效果,与现有的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在保证通风的同时实现了对滤网和通风管的清洁,保证通风流畅,从而提高了该电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转轴,3.定子,4.转子绕组,5.扇叶,6.轴承,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转动杆,10.固定杆,11.第一气缸,12.第一活塞,13.清洁块,14.通风管,15.滤网,16.第一弹簧,17.套环,18.支架,19.夹板,20.半齿轮,21.框架,22.齿条,23.第二气缸,24.第二活塞,25.清洁板,26.侧杆,27.第二弹簧,28.毛刷。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转轴2、定子3、转子绕组4、若干扇叶5、两个轴承6和两个散热机构,两个轴承6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轴承6套设在转轴2上,所述定子3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转子绕组4套设在转轴2上,所述扇叶5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2的外周,两个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的两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7和两个散热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7固定在转轴2上,两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锥齿轮7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8、转动杆9、连接单元、两个固定杆10和若干散热单元,所述固定杆10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8固定在转动杆9的一端,所述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单元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所述散热单元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转动杆9上;该新能源汽车电机中,利用外壳1内壁上的两个轴承6辅助支撑转轴2,便于转轴2旋转,在转轴2转动过程中,带动扇叶5旋转,使扇叶5产生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转轴(2)、定子(3)、转子绕组(4)、若干扇叶(5)、两个轴承(6)和两个散热机构,两个轴承(6)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轴承(6)套设在转轴(2)上,所述定子(3)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转子绕组(4)套设在转轴(2)上,所述扇叶(5)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2)的外周,两个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的两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7)和两个散热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7)固定在转轴(2)上,两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锥齿轮(7)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8)、转动杆(9)、连接单元、两个固定杆(10)和若干散热单元,所述固定杆(10)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8)固定在转动杆(9)的一端,所述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单元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所述散热单元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转动杆(9)上;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传动机构和两个通风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动杆(9)上,两个通风机构分别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两侧,所述通风机构与固定杆(10)一一对应,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1)、第一活塞(12)、清洁块(13)、通风管(14)、过滤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气缸(11)与固定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11)内,所述第一活塞(12)的另一端与清洁块(13)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14)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通风管(14)的一端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15)和两个第一弹簧(16),所述滤网(15)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16)与外壳(1)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滤网(15)的远离通风管(14)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转轴(2)、定子(3)、转子绕组(4)、若干扇叶(5)、两个轴承(6)和两个散热机构,两个轴承(6)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轴承(6)套设在转轴(2)上,所述定子(3)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转子绕组(4)套设在转轴(2)上,所述扇叶(5)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2)的外周,两个散热机构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的两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7)和两个散热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7)固定在转轴(2)上,两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锥齿轮(7)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8)、转动杆(9)、连接单元、两个固定杆(10)和若干散热单元,所述固定杆(10)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8)固定在转动杆(9)的一端,所述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单元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所述散热单元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转动杆(9)上;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传动机构和两个通风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动杆(9)上,两个通风机构分别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两侧,所述通风机构与固定杆(10)一一对应,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1)、第一活塞(12)、清洁块(13)、通风管(14)、过滤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气缸(11)与固定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11)内,所述第一活塞(12)的另一端与清洁块(13)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14)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通风管(14)的一端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15)和两个第一弹簧(16),所述滤网(15)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16)与外壳(1)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滤网(15)的远离通风管(14)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套环(17)和两个支架(18),两个支架(18)分别位于套环(17)的两侧,所述套环(17)套设在转动杆(9)上,所述套环(17)通过支架(18)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散热效果良好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上还设有两个夹板(19),两个夹板(19)分别位于套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