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660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过程:(1)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30~35份、有机溶剂40~50份,研磨至纳米级别,然后与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20~25份复合,使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充分进入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的空心,加热预烧制得核壳结构的粉体材料;(2)将粉体材料浸入锂盐溶液中,在70~90℃下快速搅拌2~2.5h;(3)进行过滤、烘干,然后在300~350℃下固相烧结3~5h,即得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三元正极材料的容量高,有效解决了传统富锂基三元材料首次脱锂引起的容量衰减剧烈的问题,首次放电衰减小,三元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好,应用前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锂离子电池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一路走高,目前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的主要来源。其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都难以被其他动力所取代。锂离子电池是以2种不同的能够可逆地插入及脱出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2次电池体系。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的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后插入到负极材料的晶格中,使得负极富锂,正极贫锂;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材料的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后插入到正极材料的晶格中,使得正极富锂,负极贫锂。这样正负极材料在插入及脱出锂离子时相对于金属锂的电位的差值,就是电池的工作电压。其中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具体过程为:(1)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有机溶剂,研磨至纳米级别,然后与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复合,使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充分进入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的空心,然后置于富氧环境下,加热至120~140℃烘干预烧2~3h,制得核壳结构的粉体材料;(2)将步骤(1)制得的粉体材料浸入锂盐溶液中,同时在70~90℃下快速搅拌2~2.5h;(3)先对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过滤、烘干,然后在300~350℃下固相烧结3~5h,制得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具体过程为:(1)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有机溶剂,研磨至纳米级别,然后与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复合,使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充分进入微孔空心球状富锂化合物的空心,然后置于富氧环境下,加热至120~140℃烘干预烧2~3h,制得核壳结构的粉体材料;(2)将步骤(1)制得的粉体材料浸入锂盐溶液中,同时在70~90℃下快速搅拌2~2.5h;(3)先对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过滤、烘干,然后在300~350℃下固相烧结3~5h,制得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富锂化合物为Li2TiO3、Li2MoO3、Li2WO3、Li2MnO3、Li2SiO3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为Ni1-x-yCoxMny(OH)2或Ni1-x-yCoxMnyCO3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廖健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