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保险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57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插保险丝,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表面与转动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转动机构的底端与凹槽的下表面卡接,转动板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和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三固定板的左侧。该直插保险丝,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弹簧、第三固定板、第一滑动机构、第一滑套、第一滑杆和第一拉手,将盒体正面的第二固定板置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滑杆之间,且使得第一卡槽与第一滑杆位于同一水平方向,然后松开第一拉手,使得第一滑杆在第一弹簧的恢复力下卡进第一卡槽,从而使得便于对盒体的固定安装,即对直插保险丝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插保险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部件设备
,具体为一种直插保险丝。
技术介绍
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并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电路中的某些重要器件或贵重器件,也有可能烧毁电路甚至造成火灾。若电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根据专利号CN206451678的中国专利,它通过设置蓄电池固定支架和保险丝盒等,解决了传统的大功率保险丝通常是多路集成在一起,所占体积过大,不利于布置维修的问题,然而它存在保险丝盒安装不便捷,使用螺钉安装,这样就需要一些辅助工具,降低了安装效率,且安装方向不能调整,功能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插保险丝,解决了现在的保险丝盒安装不便捷,使用螺钉安装,这样就需要一些辅助工具,降低了安装效率,且安装方向不能调整,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插保险丝,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插保险丝,包括固定支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设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的下表面与转动机构(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13)的底端与凹槽(11)的下表面卡接,所述转动板(10)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的下表面和第三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位于第三固定板(7)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右侧面与第二固定板(3)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4),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背面与盒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的内部容纳有直插保险丝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保险丝,包括固定支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设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的下表面与转动机构(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13)的底端与凹槽(11)的下表面卡接,所述转动板(10)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的下表面和第三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位于第三固定板(7)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右侧面与第二固定板(3)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4),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背面与盒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的内部容纳有直插保险丝本体,所述盒体(1)的下表面与转动板(10)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三固定板(7)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滑动机构(8),所述第一滑动机构(8)的右端与第一拉手(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4),所述固定支架(12)上表面的左侧与固定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5)的右侧面与连接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动机构(20),所述第二滑动机构(20)的顶端与连接块(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8)的上表面与第二拉手(19)的底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8)包括第一滑套(81),所述第一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纳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