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56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其悬挂组件包括4K径向拉杆、4K轴向拉杆和50K径向拉杆,上述三个拉杆的一端均与300K外筒固定连接,而4K径向拉杆会在径向方向上对4K环形筒体提供拉力,而4K轴向拉杆会在轴向方向上对4K环形筒体组件提供拉力,而50K径向拉杆会在径向方向上对50K环形筒体组件提供拉力,从而分别在径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上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进而提供超导磁体足够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在颈管中的一级防对流板与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二级防对流板与螺杆固定连接,从而有效减少颈管中热对流的发生,进而减少颈管的漏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超导磁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核磁共振系统是超导磁体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在现阶段,超导磁体通常均为全身性超导磁体,即现阶段的口径较大,通常是将人体全部进入超导磁体的端口,从而实现对人身体病灶的扫描。相应的在现阶段并没有一种专用于对人体肢端进行成像的小口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同时在现阶段,超导磁体中颈管位于低温与室温的过渡位置,是电流引线及输液管与磁体连通的通道,从颈管处可以有大量的热量进入超导磁体。二传统方法仅仅是在开口处设有隔绝外界室温端的封堵,但这并不能有效减少颈管处漏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可以使得小口径的超导磁体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同时,极大的减少冷却剂的挥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所述超导磁体包括密封的圆环形300K外壳体、设置于所述300K外壳体内部的50K环形筒体、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体包括密封的圆环形300K外壳体、设置于所述300K外壳体内部的50K环形筒体、设置于所述50K环形筒体内部的4K环形筒体、悬挂组件、颈管和设置于所述颈管内部的一级防对流板;其中,所述4K环形筒体内部用于设置超导线圈;所述外壳体包括300K外筒、300K内筒和两个300K端环;其中,所述50K环形筒体和所述4K环形筒体分别通过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300K环形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组件包括50K径向拉杆、4K径向拉杆和4K轴向拉杆;其中,所述50K径向拉杆的一端与所述300K外筒固定连接,所述50K径向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50K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体包括密封的圆环形300K外壳体、设置于所述300K外壳体内部的50K环形筒体、设置于所述50K环形筒体内部的4K环形筒体、悬挂组件、颈管和设置于所述颈管内部的一级防对流板;其中,所述4K环形筒体内部用于设置超导线圈;所述外壳体包括300K外筒、300K内筒和两个300K端环;其中,所述50K环形筒体和所述4K环形筒体分别通过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300K环形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组件包括50K径向拉杆、4K径向拉杆和4K轴向拉杆;其中,所述50K径向拉杆的一端与所述300K外筒固定连接,所述50K径向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50K环形筒体沿所述300K外壳体径向方向固定连接;所述4K径向拉杆的一端与所述300K外筒固定连接,所述4K径向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4K环形筒体沿所述300K外壳体径向方向固定连接;所述4K轴向拉杆的两端分别与300K外壳体组件和4K环形筒体组件沿300K外壳体的轴向方向固定连接;所述颈管从所述300外筒外侧连通至所述4K环形筒体内部,所述颈管内部设置有用于设置电线以及输入冷却液的管道,所述一级防对流板与所述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勇王兆连张义廷魏黎明齐玉宁葛珉昊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